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课外体育俱乐部建设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erv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可以促进高校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能更好的去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了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蓬勃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课外体育俱乐部构建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c)-0233-01
  
  1校园体育文化
  1.1 校园体育文化的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人为主体,在实施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人们所创造出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一种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题,以校园为主要发展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文化是既作为人类在人本身的自然及外部自然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并保存的内容之总和而存在,又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创造活动而演化。
  1.2 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高校体育文化的作用主要是指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和学校的教职工的社会生活、体育生活及个体发展的影响,是体育文化的本质展现。校园体育文化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是具有一定的地位与作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是学生们的精神文化大舞台。有了校园体育文化,就营造出教育的氛围,增添了学校的活力,加强了学生的动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
  1.3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不单纯是为了满足强身健体的需要,它也能促进师生身心的和谐发展,而且对于学校良好的校风形成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营造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环境。要充分利用校报、校电视台、校园网和广播电台等多种校园媒体来进行多渠道覆盖和多形式的宣传,使大家都能够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频率。其次,体育文化推广,其先决条件在于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程度,而体育知识竞赛和讲座都是丰富学生对体育知识了解的重要手段。体育知识竞赛不单纯是来考验学生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会接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然后,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不是单纯开放了几个体育运动场地的问题,而是更需要我们在体育文化的内涵上下功夫。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过程中,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量身定做一套具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2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
  2.1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内涵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的延伸,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氛围的产物。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以高校范围内的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愿性结合为基础,以增进健康和促进相互间的和睦关系为目的,以持续性体育活动为手段的自主性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高校体育俱乐部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与目标性等组织的一般特征。
  2.2 高校課外体育俱乐部的构建
  高校体育俱乐部可以根据本俱乐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制定课外锻炼的计划,每周健身活动课可以控制到2或3次;体育俱乐部还可以根据本俱乐部的特点每学期组织2或3次的理论讲座、裁判学习和理论探讨,来丰富学生的体育专项理论知识,拓宽学生对体育的知识面;体育俱乐部每学期也可以安排不定期的小型多样化的体育竞赛,由体育部和各体育俱乐部共同组织1或2次大型的专项体育竞赛活动。根据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在充分尊重俱乐部自主操作管理的前提下,体育部对各俱乐部的活动来进行指导和检查,并且对活动的效果来进行评定,把参与各个俱乐部同学的活动情况和体育课相互联系,作为课堂教学成绩评定的一项重要因素,从而使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课堂真正的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外体育俱乐部在大学生充分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持续、科学地向前发展。
  2.3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实施
  为了切实可行地帮助到大学生能够达到长期的锻炼身体,增强健康的目的,在实施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的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究。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来进行管理和操作,使其形成科学的体系,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从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建立起多种项目的体育俱乐部,利用校园网络向师生介绍各单项俱乐部的情况与资料,来进行活动的时间安排,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和交流;并且还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自我身体评估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去选择锻炼项目,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始终树立终生强身健体的意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健身文化素养;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建立新型的师生友好关系;多组织观看一些国内外高水平的竞技比赛,提升体育文化品位;把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评价纳入体育成绩。
  
  3结语
  我国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它的建立是处于一个初期完善的阶段。但是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它有着较强的实效性和可操控性,所以应对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和场馆来进行体育活动,引进一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使学校有多元化的状态,开创新的体育教学和锻炼方式使学生既能学习了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一个广阔的体育活动空间和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 林萍仙,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3):50.
  [3] 孙金波,周新.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作用与建设[J],滨州学院学报,2007,23(2):72~74.
  [4] 刘伟,王殿国.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
其他文献
总结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的特点,介绍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在焦化厂硫铵工段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在施工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从课堂上的“主演”转变成“导演”,从学生的“良师”转变成“益友”,从“教书匠”转变成“学者型”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 主演 导演 良师 益友 教书匠 学者型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0(c)-0184-01  引言  “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师说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一种以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渐进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至今尚无好的根治或逆转的药物.胆碱能假说的提出
《:高级会计学》是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目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高级会计学》课程无论是从使用的教材、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理论与应用实践教学培养
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受体有AT1和AT2两种亚型.AT1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向。在分析当前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对测绘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
期刊
目的:观察胃消合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学的影响,以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用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测定方法,观察胃消合剂对正常小鼠、新斯的明所致肠亢进模型小鼠小肠推进运动
期刊
论述了燃气电子测压仪的功能和设计原理,以及在燃气管道气密性试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