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由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必要性入手,从生活、趣味、质疑、操作、尝误、实践六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
  关键词: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设课堂 情境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中学数学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较为复杂和单调,有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就给教师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增添了难度。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也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对象。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倡导主动学习的今天,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创造性。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就常规教学而言,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而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课堂情景。原因如下:
  从认识论来看,依靠直接感知可以获得某些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性及性质却不是单靠直接感知就能认识到的,必须通过思维方能认识它们,尤其对一些抽象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情景,营造一种氛围,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體化和动态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联想,在思维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样无疑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围,这种外围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透过情景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受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无疑会使课堂教学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目标。
  那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积极探索: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悟”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我在教学两圆的公切线时,用课件出示自行车实物图,观察自行车的两轮与地面,花盘、飞轮与链条的关系。通过实际问题研究,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2.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采用了一位前辈传授的“绝招”: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3.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思”数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疑问是触发学生求知激情,形成良好心境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觉引导法都是设计疑问的极好方式,同时剖析错例也不乏设计疑问的作用。在学生学完“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课本上通过用作图的方法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在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在数学课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为数学课设置既引入入胜,又能启迪思维的问题情境是每个数学教师要进行思考的课题。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时,我设置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程,设置“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对于具体问题情境的选择,既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关注数学本身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内部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
  
  4.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做”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只能使学生单纯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4cm、5cm、6cm、8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我提出下列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3)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又如,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先让学生做一个任意△ABC的模型(各顶点能活动),再分别作出∠BAC的平分线,AF、BC边上的中线AE,高线AD,此时三条线段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由学生自己移动A点,观察AD、AE、AF的变化规律。学生发现:当AB=AC时,D、E、F三点重合,从而AD、AE、AF三线重合,这一情境的创设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5.创设尝误情境,让学生“评”数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教师应当就这种情况创设尝误情境,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我在教学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时,提出探究问题:如何计算2a2•3a3。我在巡回检查时发现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2a2•3a3=6a5,一种是2a2•3a3=6a6。两种答案究竟谁正谁误?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纷纷猜测、讨论,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与当前的课题间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
  
  我在教学八年级《认识概率》时,举了一个案例: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2次,小明认为:“总共有3种可能的情形,出现2个正面、2个反面和一正一反,它们是等可能的,概率都是1/3。”以往学生由于对于概率这一概念认识不清,在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常会发生错误。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发现错误,并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这种自评自改的情境下得出的结果,比教师的灌输要有效得多。
  
  6.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应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目的。
  如,学习“勾股定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如图,一个高18m,周长5m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了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多长?”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理解题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拿一张白纸动手操作,学生一定會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顺利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又如教“认识概率”时,在学生对概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概率为1/8,二等奖概率为1/4,三等奖概率为1/2。请问班上的同学有多大的机会摸中奖?”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会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创设问题情境对各科学习都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对数学这样一门极具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学习”,这符合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当然,要设计得更好,教师仅仅停留在对教科书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主动的创造才是情境的最终源泉。因此,教师应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具有广阔的视野,同时也应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求优秀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2]顾泠沉等.面向2l世纪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2.6.
  [4]臧洪军.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种现象.数学通报,2007.8.
  [5]王俊杰.数学课上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教育学刊,2008,VOL2,(1).
  [6]杨雁斌.创新思维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7]黄火平.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2007.10.18.
其他文献
新课改在努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成乐园,然而任何新事物的诞生,它的影响都是两面的。我们在建造乐园的过程中就必须发扬其正面影响,不断地弱化其负面影响。    一、乐园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新课改席卷了大大小小的课堂。一开始,改革有点倾向于全面撒网,将课堂看作试验田,“一亩田”试验有成效了,马上推广,没有顾及各方“水土”的差异。就如同各区域、各学校学生基础不同一样,我们的教师
本文论述了科普的效益.当前我国科普工作在前进和发展中,科普工作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认识科普是一种社会迫切需要的有重大效益的活动,就会有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去
一、教师教学语言要有效    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語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切入点,要么不能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如
针对具有结构性噪声干扰的稀疏信号处理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感知矩阵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具有加性干扰的稀疏信号模型,通过对感知矩阵进行能量约束,最小化信号的后
作者谈及了当代人类科学技术的前沿活动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还谈了科学的本质和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
雷达通信一体化通过一套共用的硬件设备实现雷达探测与通信传输,相比于传统单一的雷达或者通信设备,更易集成化、小型化和高效利用频谱。该文系统地介绍了雷达通信一体化的原理
摘 要: 本文从开放情境、开放探究、变式教学、开放教材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提高数学课堂开放式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 开放式教学 数学教学 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由封闭走向开放。所以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许多学生写作时往往带有浓厚的“八股”味道:一说到难忘的事,便是有错挨批改过;一写到友谊,就是离别释嫌……作文无个性,缺乏想象与创意.本
摘 要: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如何正确疏导学生束手无策的心理压力,关键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提出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只有坚持从模仿开始,让学生掌握写作思路;学会观察,注重实际材料;关注生活,让学生博采众长,因人而异,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写作,才能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初中学生 写作兴趣 培养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我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
怎样实现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探讨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提出的目标。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新课程的教材要做到以下几点,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把握教材的空白空间,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包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习惯。怎样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传统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