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趾骨的FDA1甲瓣与第2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拇指Ⅱ~Ⅲ度缺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带部分FDA1趾末节趾骨的FDA1甲瓣+第2趾近侧趾间关节组合移植修复拇指Ⅱ~Ⅲ度缺损的方法。

方法

2004年5月至2012年7月,对25例25只拇指外伤性Ⅱ~Ⅲ度缺损,根据健侧指近、末节指骨的总长度、末节指骨长度、末节指体最粗处周径、甲床长度及宽度,以及修整后的伤指近节指骨残留长度、近节残指体长度等测量数据,设计同侧足带部分FDA1趾末节趾骨的FDA1甲瓣+第2趾近侧趾间关节移植修复拇指缺损;供区FDA1趾趾端用组织切取后残存的胫侧皮瓣覆盖,FDA1趾腓侧创面移植皮片或用皮瓣修复;第2趾骨缺损区采用FDA1趾末节多余骨质+拇指残端修整后残存骨质,或截取适量髂骨填充,维持第2足趾原长,或者将关节切取后两端骨断面直接对合固定。

结果

本组25例25只再造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6个月,无移植关节退行性变,所有移植组织均成活,供足也均无功能影响,患者满意度高。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0例,良11例,总优良率84%,效果较差4例,其中2例移植骨关节坏死,2例移植关节远端骨折面迁延不愈,均作去除死骨,取髂骨植骨处理。

结论

无论是术后再造指的外形及功能,还是对供足的外形及功能的影响,本手术方法均是拇指Ⅱ~Ⅲ度缺损较好的修复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内斜肌-髂骨复合组织瓣在半侧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3年9月,应用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腹内斜肌-髂骨复合组织瓣,对14例因肿瘤切除所致的半侧下颌骨缺损进行修复。手术分2组同时进行,一组切除肿瘤并准备受区血管,一组切取腹内斜肌-髂骨复合组织瓣。将制备好的组织瓣修整塑形固定后吻合血管。结果14例腹内斜肌-髂骨复合组织瓣均存活,1例受区伤口局部感染,经换药后痊愈。切
期刊
目的评价计算机导航技术在提高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获取患者CT扫描数据并输入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导航工作站,通过镜面成像和差值图像融合法等进行术前手术设计。术中匹配患者和虚拟图像,通过术中导航系统实时定位手术进程并与术前设计相比较。获取患者术后CT扫描数据并与术前设计比较,分析手术效果。结果临床应用3例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患者,数据收集完整,图像质量好,足以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基于骨组织标志点三维坐标的测量分析法在颅面骨骼畸形患者实施轮廓整复术中的作用。方法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0.0软件,调整头颅三维模型在系统坐标系内的位置,使得眶耳平面与坐标系的水平面平行,中矢状面与坐标系的中矢状平面重叠。在三维模型上标记测量点并提取其三维坐标值,分别获取两侧对应测量点三维坐标相对于系统中矢状面的三维差值,以测量结果为指导分块截除多余病变骨,实施轮廓整复手术。结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