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作为重要的骨干,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状况,对于完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必须通过对标先进学习模范、奋勇争先自我革新、激励后进加强教育监督的方法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对策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中,高校辅导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兼职到专职,从流动到固定等阶段的转变,在高校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尤其是在新时代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中必须发挥着更加重要作用。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保证。
  《论语》有云:“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立人先立己,正人先正己,高校辅导员必须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传道者首先明道、信道,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强化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真正有助于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使命任务,才能确保在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做到不偏不倚,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辅导员要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信赖和倚重的政治骨干,就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理想信念是人生之基,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最新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规定,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因此辅导员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员是一致的。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首先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必须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以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必须始终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努力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更加好地开展工作。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始终做到为实现人类解放而奋斗。最后,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要守住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始终严守红线与底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1]这就说明马克思主义是闪耀着真理光芒的科学理论,是超越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的行动指南。高校辅导员首先应该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育人工作,为培养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这里说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说作为辅导员要始终熟记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条文,而是应该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指导自己的育人工作。
  2.要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一经诞生,就写进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2]高校辅导员的事业首先应该是为了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也是辅导员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高校辅导员不仅自己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还要始终将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育人实践之中。
  3.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只有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意义。尤其是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高校辅导员更加需要善于运用好新理论和新思想,科学运用新方法,使广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事业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
  4.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和信念是职业素养的核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职业理想对职业的成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决定着职业成功与发展的重要导向,对于职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支配作用。崇高的职业理想是推动职业走向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塑造职业认同感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种职业,就必须具备能强化辅导员自身发展的职业理想,促进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辅导员只有具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真正对辅导员工作充满热爱,对辅导员工作有足够的信心与信念,在前进路上不断努力奋斗。辅导员的职业理想包括崇高的社会理想、良好的奉献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要将职业理想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责任与使命,强化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推动辅导员队伍自我建设和自我提高的应有之义。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意义主要有:
  1.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需要我们高校辅导员不断去贯彻落实,推动全方位的育人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任务有赖于一个又一个高校辅导员的艰辛努力,也需要辅导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方式,适应不断变化的思政工作实际。比如说贯彻落實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加速发展的时代,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要真正做到触及学生灵魂,润物无声、春风化雨,变得尤为重要,也变得尤为急需。高校辅导员必须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真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前进。   2.加强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加强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应该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内容,更应该成为我们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策,推动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3]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作为一支值得信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必须始终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理应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任务。
  3.加强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2017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第一条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这就要求辅导员应该逐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培养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是让这支队伍能够不断壮大、值得信赖的重要前提,也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表现
  诚然,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从初步调研来看,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主流是好的,部分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缺失,亟需改进。主要表现在:
  (一)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在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层次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加强了自身政治理论知识,个别辅导员对马列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理解不深不透,马列经典著作不读不看,新理论新思想不学不做,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也就很难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加之,许多辅导员受困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导致其很少有时间潜心研读马列经典著作,深刻学习和领会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此外,近年来,高校辅导员的培训教育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党和国家对这支队伍的重视也在逐步增强,但是高校辅导员参与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方面难以准确把握。随着个别辅导员年龄的增长,存在着热情消退的现象,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完成政治理论学习任务,政治理论素养有待增强。
  (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是辅导员在工作中体现出的特殊意志、品质、能力和修养。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在崇高的职业理想引领下,不断培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还应该包括良好的奉献精神,怀有大爱为辅导员的初心和使命奉献终身。“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辅导员面临着许多现实方面的问题,如职业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职业幸福感和责任感有待提高。许多辅导员并未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做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职业素养水平不高。
  (三)思政工作能力不强
  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是辅导员加强自身崇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应有之义。2017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就说明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工作的核心。要开展好理想信念教育,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是将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贯穿到具体的育人实践中去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时刻充满着新变化的工作,也在面临着各方面的新变化,这里的变化不仅仅是教育对象的变化,还有媒介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客观环境的变化等,这都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始终围绕学生、關爱学生、服务学生。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思政工作不断创新,以适应形势变化。然而因为能力不足和方法陈旧,我们辅导员很难在每份工作中都有创新和亮点,因此不同的工作内容效果存在着差异。
  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思政工作能力,是辅导员自身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必须自身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在注重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中,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实效。
  四、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对标先进,向先进模范学习,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的发展壮大,一代又一代先行者和探索者,不断求索与创新,为我们辅导员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标杆,确立了一个又一个典范。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熏陶教育,要在向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先进模范学习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励着辅导员不断奋勇前进。优秀辅导员都有共同的特质,在崇高的理想信念下,愿意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努力奋斗,不会因为挫折和困难所打倒,也愿意为了应对新形势、新变化,锐意进取、创新创造、改革创新、不断奋进。曲建武、徐川、陈小花等辅导员队伍的先进模范,正是在崇高的理想信念的激励下让自己不断前行,也激励着辅导员后辈们不断奋斗,向先进典范学习。尤其是曲建武教授,之所以能在教育厅厅长的位置上急流勇退,选择回到自己挚爱的辅导员岗位,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源自于他崇高的理想信念,也源自于辅导员工作的初心与使命。向先进模范学习,就是能给人一种力量与方向。高校辅导员想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首先要认真学习自己队伍中的先进模范,自觉向他们看齐,以他们为标杆,不断努力奋斗,使自己在繁杂琐碎的辅导员工作依然能相信自己的选择,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与素养。
  (二)奋勇争先,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增强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激发辅导员的内生动力是非常重要的。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就应该让广大辅导员充分认识到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长期复杂的工作中建立起对辅导员工作的浓厚感情,也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与行动,使自己真正愿意为辅导员工作奋斗。这不仅意味着要不断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重要的是让广大辅导员主动意识到自我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成就自我的过程之中,积极培育时代新人。当前,新时代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善于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就要始终善于学习总结,在新使命中开拓新局面。首先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使命意识,在辅导员这份工作中感到强大的责任与崇高使命,带着使命感去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就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其次,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应急应变能力、心理辅导技术等等。最后,作为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改革创新,具有求新求变意识,推动各项工作科学发展。   (三)激励后进,健全理想信念教育监督机制,增强辅导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落实新使命,开展新工作,不仅仅需要辅导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提高,还应该着力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理想信念教育监督管理机制,逐步构建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体系,真正让每一个高校辅导员都成为模范与精英。首先,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真正让辅导员受教育、长才干、悟真理、会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培训过程中,尤其要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高校辅导员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应认真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自觉接受革命精神教育,自觉向革命烈士学习,学习他们敢于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其次,要着力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考评体系建设,真正实现高校辅导员分级,着力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行动自觉,自觉加强和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能力体系建设,让广大高校辅导员真正能经历起时代的考验、思想的洗礼,自觉参与科学研修、文化教育。最后,要着力加强高校辅导员理想信念教育监督考核机制建设,只有监督考核机制建立起来,使辅导员在压力与危机中,主动接受各类教育,才能真正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固本强基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高校辅导员先行者的行動自觉带动思想自觉,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自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勇担合格辅导员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学习先进中主动对标,在自我教育与管理过程中主动提高,在教育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6-07-01)[2020-06-30].https://www.ccps.gov.cn/zt/xjp95znjh/tt/201812/t20181211_117827.shtml.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责任编辑  姜淑娟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越来越看重任课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和教学实施等能力。辅导员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职业责任所在,也是职业发展的要求。夯实辅导员的教学基本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发挥好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的心理健康素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课异构;高职  教研活动中,集体
期刊
摘 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大疫情,高校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网格化管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通过合理设置网格单元、配置网格人员、建设网格化平台,形成多级管理模式,提高疫情下的精准化管理及数字化服务水平。但高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仍面临网格间协同能力不足、网格人员服务能力意识有待提高、网格化平台与现实需求存在差异等挑战。为此,在重大疫情面前,高校需要在目标聚合、人员整合、功能融合上进
期刊
摘 要: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依法治校已成为教育治理的根本要求。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并在其指导下推行全面依法治校,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本文从树立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推动“良法”的制定、营造法治的文化环境、强化“善治”的工作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探索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法治化方面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高校学生情绪的疏通、教学管理秩序的维护和校园和谐的稳定带来巨大的影响,完善高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势在必行。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及时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降低事件的负面影响、做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提高舆论引导与监控、把控学生健康信息统计和疏导学生不良心理情绪,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要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三全”参与、良好生态营造、全面系统融合(入)和科学确定着力点这五个维度入手,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植入广大大学生的心中,将其确立为他们人生永远的
期刊
摘 要:共享领导模式是随着共享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克服了科层制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冗余、官僚作风严重、活动形式呆板、组织成员功利性突出、价值实现不畅等弊端,有着互联网时代协同创新、个性张扬、价值驱动等特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运动休闲学院以共享领导模式为指导,对学院的学生组织进行重构,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院的管理道路。  关键词:学生组织;共享领导模式;高校  作为一种采用严格的规章制
期刊
摘 要:学生党员在独立学院基层党建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处置不合格学生党员是永葆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和纯洁性、落实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党建工作科学发展和助推学生党员自警自省的现实要求。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学生党组织功能作用弱化、专职党务干部缺失、基层党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和党员再教育体系不完善的四大共性问题。独立学院及民办院校应建立不合格学生党员的认定和评价体系,科学
期刊
摘 要: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媒介,本文从语言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學角度出发,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和实效进行梳理。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政治性、时代性、主体性、实践性和特色性出发探索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话语实效  话语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
期刊
摘 要:高校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青年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才储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外来思想的冲击日益严重,高校大学生党员党规党纪意识容易淡化。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信仰不坚定、初心易偏失;二是在行动上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党性修养不高。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力量。进入新时代以来,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新时代高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德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基本宗旨,在学校德育发展和创新上成绩斐然。梳理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学校德育的实践路径,对于进一步促进和深化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概言之,广东学校德育实践的基本路径涵摄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推进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坚持齐抓共管的合力育德模式;打造广东德育发展的新亮点;深化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