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1-000-01
摘 要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犯规的判罚效果,给出了整场比赛的判罚尺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裁判员必须努力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增强判罚犯规的预见性;积极跑动和恰当的选位;正确运用有利条款。做好临场执法的“预见性”[1]。
关键词 足球 裁判 犯规 判罰 预见性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运动的职业性变得越来越强,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足球比赛中出现裁判判罚错误的问题是时有发生的,尤其在国内的职业足球联赛中影响很大,也限制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足球裁判员判罚的准确性,培养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预见性”,这是需要我国足球界及时解决的问题。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17年了[2]。联赛整体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也随之提高。由于裁判员在足球比赛中的特殊地位,其执法水平也反映着联赛的水平。客观的说,国内足球裁判员判罚准确性的能力与国际高水平裁判员相比确实有着一定的差距。国外足球强国整体的水平高,同联赛制度规范、运行的机制符合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心理素质,公正准确的判罚,有助于维护裁判员的良好形象。而判罚犯规的准确性则是衡量裁判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准确性又依赖于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预见性”。
要提高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预见性”,裁判员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场上队员的情况和技术特点,并能根据场上队员的特点对攻守双方所做动作的预见性,这是篮球裁判员必须具备的素质[3]。这样裁判员能感知运动员所做,所想的和习惯做的事,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规则中提到的裁判员对比赛的感觉和认知,如果缺乏预见性,就不能做出合理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就会出现措手不及和应急迟钝的现象,因此可能出现漏判、误判、判罚不及时的现象。若裁判员事先有预见性,就可大大提高裁判的准确性。
一、掌握犯规规律
所谓犯规规律,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什么样的犯规。从比赛中的抢截动作看,正面抢截容易出现蹬踏、踢人一类犯规:侧面抢截容易出现推、拉、绊一类犯规:背后抢截容易出现推、绊、踢人连带踢球一类犯规;空中争夺容易出现撞、推一类犯规。裁判员如果掌握了犯规规律,就能根据场上争抢的不同情况,预测发生什么样的犯规,及时跑位和选位,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可以对出现的犯规做出较为准确的判罚。
二、了解比赛双方队员的情况
如果是动作幅度大、作风剽悍的队和技术细腻、讲究配合的队比赛,裁判员既要注意前者的凶猛抢截,采用战术犯规,又要注意后者采用隐蔽性犯规。倘若处理不好,发生了错、漏判,就容易引起争执。若两队有历史矛盾或该场比赛胜负涉及升降级等,更要对比赛的激烈程度有足够的估计,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一旦发生情况,就能够牢牢控制比赛的局面。
三、注意场上的比赛气氛
比赛场上的气氛常常变化,有时风平浪静,有时风波骤起,一旦出现紧张的气氛犯规必然增多。裁判员除了思想高度集中和大胆判罚外,还要分析导致气氛紧张的原因,有时是裁判员的错漏判引起的运动员有情绪,有时因对方犯规采取报复的手段,有时是个别队员故意挑起事端,只要裁判员摸清情况找到原因,有足够的思想准确,就会提高判罚的自信心和准确性。凡预见性强的裁判员都是在赛前对各种情况有深入了解,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充分的准备,这样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不会惊慌失措,从而避免判罚上的失误,引导比赛顺利进行。
四、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
正确区分合理动作和犯规行为是每个裁判员的基本功,也是做好裁判工作的前提。根据当今足球比赛攻守节奏快、拼抢凶狠、身体接触频繁、犯规增多的特点要求,裁判员既要对明显的犯规及时判罚,也要对十分隐蔽的甚至以假象迷惑观众欺骗裁判员的犯规动作作出及时准确的判罚,这在高层次的比赛中更为必要。因此,裁判员必须研究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了解各种战术打法的特点并进行必要的训练。注意观察队员的踢球动作,依照规则分析动作是否合理及产生犯规的原因,这样才能对运动员的心理比赛的规律动作准确与否有更深的体会,观察队员的动作是提高识别动作能力的关键。判断踢球动作是否合理首先看其动作的目的是对人还是对球,凡是目的对人就是故意犯规,运动员在不可能踢到球的情况下,采用不顾后果不考虑对方安全的粗野动作或不择手段地采用踢打推绊拉等侵犯他人身体含隐蔽性犯规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都应视为动作的目的不是对球而是对人。不管最后是否触到球都应判犯规。
五、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掌握犯规规律,了解比赛双方队员的情况,裁判员的体能状况和顽强的品质,裁判员合理的抢位,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加强跑动与选位有效性等,都可以提高裁判员判罚的预见性。
参考文献:
[1] 吴海乐。中国与欧洲高水平足球裁判员犯规判罚现状的对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 耿小平.论提高足球裁判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3] 刘红兵.我国足球裁判员在罚球区与威胁区判罚尺度的观察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3).
摘 要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犯规的判罚效果,给出了整场比赛的判罚尺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和比赛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裁判员必须努力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增强判罚犯规的预见性;积极跑动和恰当的选位;正确运用有利条款。做好临场执法的“预见性”[1]。
关键词 足球 裁判 犯规 判罰 预见性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运动的职业性变得越来越强,裁判员的执法水平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足球比赛中出现裁判判罚错误的问题是时有发生的,尤其在国内的职业足球联赛中影响很大,也限制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那么,如何提高足球裁判员判罚的准确性,培养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预见性”,这是需要我国足球界及时解决的问题。中国足球职业化已经17年了[2]。联赛整体水平有一定的提高,比赛的激烈程度也随之提高。由于裁判员在足球比赛中的特殊地位,其执法水平也反映着联赛的水平。客观的说,国内足球裁判员判罚准确性的能力与国际高水平裁判员相比确实有着一定的差距。国外足球强国整体的水平高,同联赛制度规范、运行的机制符合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心理素质,公正准确的判罚,有助于维护裁判员的良好形象。而判罚犯规的准确性则是衡量裁判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准确性又依赖于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预见性”。
要提高裁判员临场执法的“预见性”,裁判员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场上队员的情况和技术特点,并能根据场上队员的特点对攻守双方所做动作的预见性,这是篮球裁判员必须具备的素质[3]。这样裁判员能感知运动员所做,所想的和习惯做的事,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规则中提到的裁判员对比赛的感觉和认知,如果缺乏预见性,就不能做出合理的观察和准确的判断,就会出现措手不及和应急迟钝的现象,因此可能出现漏判、误判、判罚不及时的现象。若裁判员事先有预见性,就可大大提高裁判的准确性。
一、掌握犯规规律
所谓犯规规律,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什么样的犯规。从比赛中的抢截动作看,正面抢截容易出现蹬踏、踢人一类犯规:侧面抢截容易出现推、拉、绊一类犯规:背后抢截容易出现推、绊、踢人连带踢球一类犯规;空中争夺容易出现撞、推一类犯规。裁判员如果掌握了犯规规律,就能根据场上争抢的不同情况,预测发生什么样的犯规,及时跑位和选位,进行有效的观察,从而可以对出现的犯规做出较为准确的判罚。
二、了解比赛双方队员的情况
如果是动作幅度大、作风剽悍的队和技术细腻、讲究配合的队比赛,裁判员既要注意前者的凶猛抢截,采用战术犯规,又要注意后者采用隐蔽性犯规。倘若处理不好,发生了错、漏判,就容易引起争执。若两队有历史矛盾或该场比赛胜负涉及升降级等,更要对比赛的激烈程度有足够的估计,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一旦发生情况,就能够牢牢控制比赛的局面。
三、注意场上的比赛气氛
比赛场上的气氛常常变化,有时风平浪静,有时风波骤起,一旦出现紧张的气氛犯规必然增多。裁判员除了思想高度集中和大胆判罚外,还要分析导致气氛紧张的原因,有时是裁判员的错漏判引起的运动员有情绪,有时因对方犯规采取报复的手段,有时是个别队员故意挑起事端,只要裁判员摸清情况找到原因,有足够的思想准确,就会提高判罚的自信心和准确性。凡预见性强的裁判员都是在赛前对各种情况有深入了解,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充分的准备,这样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不会惊慌失措,从而避免判罚上的失误,引导比赛顺利进行。
四、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
正确区分合理动作和犯规行为是每个裁判员的基本功,也是做好裁判工作的前提。根据当今足球比赛攻守节奏快、拼抢凶狠、身体接触频繁、犯规增多的特点要求,裁判员既要对明显的犯规及时判罚,也要对十分隐蔽的甚至以假象迷惑观众欺骗裁判员的犯规动作作出及时准确的判罚,这在高层次的比赛中更为必要。因此,裁判员必须研究足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了解各种战术打法的特点并进行必要的训练。注意观察队员的踢球动作,依照规则分析动作是否合理及产生犯规的原因,这样才能对运动员的心理比赛的规律动作准确与否有更深的体会,观察队员的动作是提高识别动作能力的关键。判断踢球动作是否合理首先看其动作的目的是对人还是对球,凡是目的对人就是故意犯规,运动员在不可能踢到球的情况下,采用不顾后果不考虑对方安全的粗野动作或不择手段地采用踢打推绊拉等侵犯他人身体含隐蔽性犯规达到投机取巧的目的都应视为动作的目的不是对球而是对人。不管最后是否触到球都应判犯规。
五、结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掌握犯规规律,了解比赛双方队员的情况,裁判员的体能状况和顽强的品质,裁判员合理的抢位,提高识别动作的能力,加强跑动与选位有效性等,都可以提高裁判员判罚的预见性。
参考文献:
[1] 吴海乐。中国与欧洲高水平足球裁判员犯规判罚现状的对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
[2] 耿小平.论提高足球裁判员判罚犯规的准确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3] 刘红兵.我国足球裁判员在罚球区与威胁区判罚尺度的观察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