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近一段时间普遍流行的教学趋势,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纲领开展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同时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增长以及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而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利用好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而是获得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是在新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最受关注和重视的教学理念,是提升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变革和创新,是为学生未来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教学需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给基于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开展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并不明显,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向核心素养方向发展的引导,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是非常必要的。
  一、立足文本语言,加强内容解读
  语文的实质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兼具人性与工具性的属性,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将工具性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注重引导学生对文字听说读写的教学,而忽略了语文人文性内容的教学,而立足于核心素养框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在这个圈子里,阅读文本不仅是语言文字,其中蕴涵着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学生要通过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学习得到其中内涵韵味的熏陶,对此,教师要立足于阅读文本的语言,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详细的理解和鉴赏,加强对文本内容的深刻解读,从情感、审美、德育等角度出发实施阅读教学。
  例如,在《燕子》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课文的燕子的观察与描写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描写燕子特点的据仔细阅读把握,进而帮助学生体会作者对燕子喜爱之情,同时使学生学会相信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通过对课文段落的阅读,教师可以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燕子的外形特征,作者主要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是怎样描写的,如课文在描写燕子飞倦时对“落、痕、像”词语的运用,让学生仔细阅读体会,感悟燕子形象。
  二、重视课堂对话,点亮阅读思维
  想要在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是依靠传统的教师对学生单向、机械的知识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甚至会阻碍学生素养的发展,而要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实质性提升,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堂积极主动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对话,加强与学生以文本为中心的课堂交流,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元化对话形式,使有效的阅读思维充分涌流,使学生在不断地交流对话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阅读思考问题,借助问题引导班级全面的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思维运动,可以从作者描写荷花的特点入手,让学生找到并反复阅读相关的段落和语句,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讨论,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对荷花的印象共同概括文本中荷花的形象特点,再结合荷花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的韵味,引导学生在读中议论,在思中感悟,拓展学生的阅读想象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延伸课堂教学,连接文化审美
  要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需要依靠语文阅读教材以陶冶学生的心灵与情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一定的文化与审美意识指导下对学生实施审美与文化教育教学,使学生在审美情趣的提升中实现对其性情和心灵的塑造。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审美与文化的赞赏并不重视,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之下就需要清楚认识到文化审美教学的重要性,对阅读课堂进行恰当的延伸,向更深刻的文化领域拓展,使学生在文化的阅读氛围中逐渐养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有一个良好的审美心境,进而实现阅读教學中实现审美的价值。
  例如,在《童年的水墨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本课的文化与审美进行深刻的挖掘并与阅读教学结合以深化教学意义。在学生能够基本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指明学生读诗并引导其他学生闭眼想象诗歌描绘的内容,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理想最深刻的话,伴随学生的发言在多媒体上呈现诗歌中相关的水墨画,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水墨画的画面美,同时在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中感悟语言美,让学生置身于文化与美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深刻感悟童年的快乐。
  综上所述,实施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同时相对应的,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实施阅读教学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清晰解读下实施小学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卢耀珍.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研究,2017,(23):47-50.
  [2] 蔡志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单),2019,(2):32-33.
其他文献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不断走进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育效果,这是大多数中学教师感兴趣并解读的问题。所以教师需要能够在数学课程的开展中,通过诸多技术支持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父母外出打工挣钱而将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这对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很不利的,对孩子的成长也带来很大的伤害。孩子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龄阶段,父母却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给的照顾与呵护也是有限的,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会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尽管学校尽量给予了学生关爱,但还是远远比不上父母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已逐渐运用于各个学科教育活动当中,给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体育作为学生初中教育阶段学习知识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体质发展、技能提升、素质培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仍然存在“没意思”“不想动”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体质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对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适应时代的转变,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将教育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升至更高的层次。初中信息技术对于人才培养来说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开展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提升高自己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且在当下将课程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一定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教育能量。本文将从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多元教学
期刊
摘要:作为学生系统的接受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在整个数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也一直是许多教师探究的问题。本文立足我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给出了几点个人的建议,分别是游戏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创设生活情境,提高数学能力;开展学习活动,强化概念认知。还望能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游戏;动手;析错;纠错  新时代的教育,鼓励教师采用多元
期刊
摘 要: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知识付费平台知乎、果壳、喜马拉陆续出现,平台用户在三年间迅速增长,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与此同时,新兴知识付费平台运营模式——“知识付费+社群”应运而生。通过用户评论互动、一对一问答、付费购课等互动方式在知识付费平台中逐渐建立起来,拥有相关爱好、兴趣、知识领域影响力与观点交流意愿的用户形成联系,进一步带来社群经济在影响知识付费平台运营中的可观表现。该新兴模式具
期刊
摘要: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不言而喻,尤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开拓思维,发展自己思想的关键性时期。而语文是最贴切他们生活实际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最容易有感触的,能够帮助他们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同时能够极大的提高他们对于语文学习所需要的语感,一定的阅读量和涉猎范围,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构建一个丰富而健全的知识体系,古人云“书读百
期刊
摘要:在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学的教学方法日益完善,要合理的将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其实化学这门学科不易入门,知识点也是比较分散的,需要记忆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如何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然后如何将散乱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到一个合适地、有效地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接受化学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多媒体;动手实验;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偏低的真实状况,从“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现代化教学,提升课堂质量”“绿色化教学,树立正确观念”三个基本点出发,对如何实施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生活化;绿色化;现代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建立被该学科的任课教师摆在了教学任务中的第一位。这也就要求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丰富的阅读活动十分关键,它可以潜移默化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摄取文字信息,也可直接作用于小学生语言系统的发展,同时也可在丰富的文本内涵影响下形成一定的人文认识,初步优化自己的价值观。因此,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做好准备。本文将从呈现直观资源,让学生产生画面感;借助插图资源,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借助角色表演,让学生多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