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职业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必须要掌握必备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和技能。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也理所当然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理应服务好学生的专业成长,其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结合教学实际有机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需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挖掘语文教材,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各种丰富的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教材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如《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地坛使作者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母亲让他彻悟了怎样活的问题。学习之后可以启发学生写读后感并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应正视遇到的挫折,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健康与安全教育知识点不明显,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施教、受教的双边活动中,课堂教学占据的时间最长。那怎样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段,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呢?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堂课正式上课之前我都会拿出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有一阶段我就在前一堂课下课前指定下一堂课演讲的主题就是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由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下一堂课上课时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这样不仅让演讲者锻炼语言基本功,还让包括这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受到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
3.精心设计语文作业,寻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契机
在语文作业中如果简单地直接布置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作业,学生会反感,而且作业质量也不会高。要在语文作业中寻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契机就应该精心设计。如在玉树地震时,我正在讲“工作简报”这一内容。我就因势利导从“工作简报”引到手抄报。自己在课前准备了一份玉树地震的手抄报,讲解之后布置学生围绕地震逃生也分组设计一份手抄报。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课后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找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当他们完成了作业,相关安全方面也随之了解和掌握了。后来我还组织学生对大家完成的手抄报进行交流评比,在评比中有对学生进行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4.巧妙利用课外学习,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课外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学习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等。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课外学习,甚至课外学习获得的知识远远多于课内。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也渗透于其中。
(1)从课外书中吸收专项知识。
课外知识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作为语文教师总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我有个习惯,每学期、每个月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和文章。这时我都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书和文章安排在其中,这样学生阅读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每月一次的课堂读书交流会,学生交流阅读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书和文章的心得,更是加深了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理解。
(2)从语文实践活动中寻找契机。
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很丰富。我组织实践活动时总是注意与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所任教的班每学期都要在每堂课前演讲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有时我就将职业健康与安全作为主题。而演讲之前的作文练习也就相应围绕了这一主题。学生在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这种方式当然比纯粹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1.挖掘语文教材,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各种丰富的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教材健康与安全教育的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如《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地坛使作者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母亲让他彻悟了怎样活的问题。学习之后可以启发学生写读后感并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人生的道路上应正视遇到的挫折,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健康与安全教育知识点不明显,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施教、受教的双边活动中,课堂教学占据的时间最长。那怎样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段,实施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呢?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堂课正式上课之前我都会拿出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有一阶段我就在前一堂课下课前指定下一堂课演讲的主题就是关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由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下一堂课上课时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这样不仅让演讲者锻炼语言基本功,还让包括这位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受到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
3.精心设计语文作业,寻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契机
在语文作业中如果简单地直接布置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作业,学生会反感,而且作业质量也不会高。要在语文作业中寻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契机就应该精心设计。如在玉树地震时,我正在讲“工作简报”这一内容。我就因势利导从“工作简报”引到手抄报。自己在课前准备了一份玉树地震的手抄报,讲解之后布置学生围绕地震逃生也分组设计一份手抄报。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接受。课后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找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当他们完成了作业,相关安全方面也随之了解和掌握了。后来我还组织学生对大家完成的手抄报进行交流评比,在评比中有对学生进行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4.巧妙利用课外学习,渗透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课外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学习包括课外阅读、课外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等。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课外学习,甚至课外学习获得的知识远远多于课内。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也渗透于其中。
(1)从课外书中吸收专项知识。
课外知识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作为语文教师总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我有个习惯,每学期、每个月都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和文章。这时我都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书和文章安排在其中,这样学生阅读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知识。特别是每月一次的课堂读书交流会,学生交流阅读涉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书和文章的心得,更是加深了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理解。
(2)从语文实践活动中寻找契机。
语文课程的实践活动很丰富。我组织实践活动时总是注意与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我所任教的班每学期都要在每堂课前演讲的基础上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有时我就将职业健康与安全作为主题。而演讲之前的作文练习也就相应围绕了这一主题。学生在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接受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这种方式当然比纯粹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