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与现实依据

来源 :福州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求社会和谐发展是中华文化的深层底蕴,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据和现实动因,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央精神,更积极自觉地逐步推进并最终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的核心理念.中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的根本目标是建立起公共服务型政府,促进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改革,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
当前党内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不断蔓延和难以根治,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之所以如此艰巨,究其原因,与党内监督制度的严重缺失有着直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
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实施,使神华准能矸电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在运作过程中能及时发现、解决管理问题,进而规范了成本核算、盈亏分析、责任追究等管理行为,让每一环节的操作都能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让我们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吧。  参加工作20年来,在此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今天,看了《师德启思录》,我的心反倒平静了许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这句话很有道理,毋庸置疑。《师德启思录》不正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吗?  《师德启思录》向我们展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对于我来说这确实是一种教育,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