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哺乳犊牛成活率的措施

来源 :内蒙古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犊牛常见病及分析犊牛哺乳阶段的饲养和管理是养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过去大同农业局下属奶牛场采用群养犊牛,由于管理粗放,下痢、肺炎、付伤寒、脐带炎等病患病率很高,使犊牛生长发育受阻,死亡率提高,给养牛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犊牛死亡主要以腹泻为主,特别是在7~30日龄表现尤为突出,粪便呈水样,以白痢、黄痢为多见,少数出现血痢,均以下痢大、次数多、病程长为特点,伴有背毛粗乱,严重脱水,体温呈弛张热,一般患病后4~5d虚脱、衰竭死亡.1993~1996年我们统计了本场犊牛的发病情况(表1).
其他文献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鲁刚研究员经过3年多时间。成功培育出“金冠1号”和“金冠2号”两个彩色大白菜新品种,并于近日正式通过了陕西省品种鉴定和新品种登记。
中浙优1号(中浙A/航恢570)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2004年5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青田县于2004年3月引入试种,在章旦、山口、仁庄
1症状菜豆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亦危害叶柄、茎和豆荚.发病初期,叶背产生淡黄色的小斑点,后变褐色,隆起,呈小脓疱病斑,后逐渐扩大呈现红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散出红
赤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是赤峰市农牧业局所属的全额拨款科级事业单位。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名,其中研究生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7名,推广研究员1名,高级职称人员4名,中级职称人员3
赵举(ZHAO Ju)1972年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人,中共党员。1997年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现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学位牛业分配在内蒙古农业
赤峰地区属于我围北方春玉米种植的黄金地带.年播种面积占水浇地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0%以上。所以玉米增产不增收已成为制约本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我们本着稳定粮食产量
通过栽培因子对高粱"赤杂16号"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影响"赤杂16号"高粱产量的因素依次为密度、磷酸二铵、播种期、尿素,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互作.
旱作农业,指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进行的农业生产,是雨养农业和集雨补充农业两种基本节水农业的总称,其本质是提高降水利用牢和水分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温室蔬菜栽培中,科学施肥是重要的增产措施。近年来,尽管蔬菜种植户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根据2004-2006年的调查发现,在施肥管理上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施肥不平衡。大
"奉化芋艿头"圆球形,外表棕黄,顶端粉红色,单个重1.5kg左右,最大的可达2kg以上,皮薄、肉粉有香味,食味极佳.近年又培育出早熟旱芋品种,经全市多点试种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