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挽救患者生命。方法我科2012年6月17日——2013年7月13日共30批群体突发事件,共184人,其中男83人,女60人,其中颅脑伤21人,胸腹部伤16人,四肢伤27人,颈椎伤3人,多发伤32人,食物中毒14人,废气、火灾烟雾吸入9人,其它61人。通过启动群体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和有序的抢救及统一的指挥。结果病人通过启动群体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仅32人收治入院,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实施成批伤员急救流程,规范急救程序和各部门紧密合作,急诊护士娴熟的急救技术,综合协调能力是成批伤员急救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成批伤员;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40-02大批意外伤害事故由于在同一时间出现伤情,不仅数量多、伤情复杂,且救治难度大。如何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使大批伤员快速分流,妥善救治,是我们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卫生部们和政府部门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1]。因此,切实做好成批伤员的急救及管理是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17日至2013年7月13日共30批群体突发事件,共184人,其中男83例,年龄3-82岁;女60例,年龄14-78岁,颅脑伤21例,胸腹部伤16例,四肢伤27例,颈椎伤3例,多发伤32例,食物中毒14例,废气、火灾烟雾吸入9例,其它61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2群体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2.1执行报告程序急诊预检护士接到“120”总台预报,有批量伤员救治时,应立即启动院内群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即刻报告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根据伤员和急救物资情况向总值班和护理部报告,在院领导和医务处统一指挥下,调配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物质设备和药品,并组织配合抢救,做到工作有序、忙而不乱。
2.2物质设备及药品的准备我院配有急救设备机动中心,中心内配备呼吸机、监护仪、除颤机等各类急救设备备用机,若发生突发急救,需要使用急救备用机时,可调拨使用。如若由于某些原因,院内药品、物资设备无法完成急救工作时,院领导或医务处可联系外院寻求物质设备及药品的支援,确保临床的急救工作能及时、顺利地进行。
2.3人员调配伤员在3-9人时,由急诊科护士长或值班护士长,调动急诊科护士参加救治。伤员10人以上,由急诊科护士长或值班护士长,日间报告护理部,夜间报告夜查房护士长,抽调病房护士增援,方案如下:伤员在10-20人,日间由护理部从骨科、外科片抽调3-5位病房护士增援,夜间首先由夜查房护士长到现场增援,如有需要,抽调外科片、骨科片、值班护士增援。伤员情况在20人以上,日间由护理部从外科片、骨科片抽调5-10位护士增援,夜间除护理部夜查房护士长和片内值班护士长增援外,再抽调外科、骨科、内科等病房二头夜班或中班加强班5-10人增援。
2.4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开放绿色通道在伤员未到达之前,迅速做好人员、物资、药品、器械、敷料等准备,对参加救护人员进行分组,实行定人定任务的责任制。当批量伤员被送到急救室时,应由l-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指挥工作,迅速逐一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成批伤员分类时可应用START(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程序[2];该程序要求医务人员依据伤员呼吸、循环、意识3方面的情况,对伤员进行分类。START程序要求使用统一的分类卡片,用4种颜色标记伤员,分别是:死亡组(黑色),代表不可挽救的伤员;紧急组(红色),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员;延期组(黄色),可以延迟处理的伤员;轻伤组(绿色),能够走动的伤员。分类的关键是快而准,每位伤员分类不能超过60秒,依据伤情轻重,安排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对危重病人发放绿色通道卡片,开放绿色通道。对尚未清醒的危重患者,在无法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应按顺序编号,并始终保持不变,以便核对。使用此方法后,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有明显缩短。3结果
病人通过启动群体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仅32人收治入院,经精心护理治疗均已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4体会
4.1建立批量伤员抢救有效机制。在批量伤员抢救中,由于伤者人数多,伤情复杂,情况紧急,发生突然,必须由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到急诊科现场指挥救治工作,在抢救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控制住现场局面,维持好抢救秩序,并做好各科间的相互配合,人员既相对分工又密切协作,使救护工作有序进行,真正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职。
4.2急诊护士要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急诊科在接待大批伤员时.护士要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明确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應准备好哪些急救器材?要想方设法排除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4.3急救护士要反应敏捷,有应变能力当大批量伤员到来时,抢救工作要突出一个“快”字,迅速疏散伤员,集中力量抢救特重者,护士在各种应急中,要勤动脑、多动手,开拓思路,才能解决急救中的各种难题。
4.4急诊护士必须具备娴熟多能的抢救护理技术,在紧急情况下能独立承担起各种抢救工作,如心电监护、心电图分析、呼吸机使用。电除颤、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等。急诊护士还需不断更新知识,有计划地安排业务学习.对重大抢救要总结经验教训。经常组织演练,不断改进一些抢救方法,对每一批新调入的护士及轮科实习的护士学员,进行专题讲座,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大批伤员的急救方法,不断提高急救护理水平。
4.5对伤员进行救护的同时,做好身心护理。成批伤病员因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心身受到很大的伤害,往往出现焦虑、恐慌。在对伤员进行救护的同时,做好身心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娴熟的技术、亲切的抚慰既能减少工作忙乱又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多一份安全感,有利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
[1]季萍萍,沈秀琴.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9):108-109.
[2]朱明霞.成批伤员急救的护理管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46-47.
【关键词】成批伤员;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40-02大批意外伤害事故由于在同一时间出现伤情,不仅数量多、伤情复杂,且救治难度大。如何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使大批伤员快速分流,妥善救治,是我们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卫生部们和政府部门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1]。因此,切实做好成批伤员的急救及管理是直接关系到抢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1临床资料
2012年6月17日至2013年7月13日共30批群体突发事件,共184人,其中男83例,年龄3-82岁;女60例,年龄14-78岁,颅脑伤21例,胸腹部伤16例,四肢伤27例,颈椎伤3例,多发伤32例,食物中毒14例,废气、火灾烟雾吸入9例,其它61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2群体突发事件应急流程
2.1执行报告程序急诊预检护士接到“120”总台预报,有批量伤员救治时,应立即启动院内群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即刻报告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根据伤员和急救物资情况向总值班和护理部报告,在院领导和医务处统一指挥下,调配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物质设备和药品,并组织配合抢救,做到工作有序、忙而不乱。
2.2物质设备及药品的准备我院配有急救设备机动中心,中心内配备呼吸机、监护仪、除颤机等各类急救设备备用机,若发生突发急救,需要使用急救备用机时,可调拨使用。如若由于某些原因,院内药品、物资设备无法完成急救工作时,院领导或医务处可联系外院寻求物质设备及药品的支援,确保临床的急救工作能及时、顺利地进行。
2.3人员调配伤员在3-9人时,由急诊科护士长或值班护士长,调动急诊科护士参加救治。伤员10人以上,由急诊科护士长或值班护士长,日间报告护理部,夜间报告夜查房护士长,抽调病房护士增援,方案如下:伤员在10-20人,日间由护理部从骨科、外科片抽调3-5位病房护士增援,夜间首先由夜查房护士长到现场增援,如有需要,抽调外科片、骨科片、值班护士增援。伤员情况在20人以上,日间由护理部从外科片、骨科片抽调5-10位护士增援,夜间除护理部夜查房护士长和片内值班护士长增援外,再抽调外科、骨科、内科等病房二头夜班或中班加强班5-10人增援。
2.4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开放绿色通道在伤员未到达之前,迅速做好人员、物资、药品、器械、敷料等准备,对参加救护人员进行分组,实行定人定任务的责任制。当批量伤员被送到急救室时,应由l-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指挥工作,迅速逐一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成批伤员分类时可应用START(simple 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程序[2];该程序要求医务人员依据伤员呼吸、循环、意识3方面的情况,对伤员进行分类。START程序要求使用统一的分类卡片,用4种颜色标记伤员,分别是:死亡组(黑色),代表不可挽救的伤员;紧急组(红色),需要紧急处理的伤员;延期组(黄色),可以延迟处理的伤员;轻伤组(绿色),能够走动的伤员。分类的关键是快而准,每位伤员分类不能超过60秒,依据伤情轻重,安排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对危重病人发放绿色通道卡片,开放绿色通道。对尚未清醒的危重患者,在无法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应按顺序编号,并始终保持不变,以便核对。使用此方法后,创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有明显缩短。3结果
病人通过启动群体突发事件应急流程,得到快速分流,妥善安置,及时救治,仅32人收治入院,经精心护理治疗均已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4体会
4.1建立批量伤员抢救有效机制。在批量伤员抢救中,由于伤者人数多,伤情复杂,情况紧急,发生突然,必须由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到急诊科现场指挥救治工作,在抢救同时配合相关部门控制住现场局面,维持好抢救秩序,并做好各科间的相互配合,人员既相对分工又密切协作,使救护工作有序进行,真正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职。
4.2急诊护士要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急诊科在接待大批伤员时.护士要有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保持冷静的头脑,明确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應准备好哪些急救器材?要想方设法排除抢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4.3急救护士要反应敏捷,有应变能力当大批量伤员到来时,抢救工作要突出一个“快”字,迅速疏散伤员,集中力量抢救特重者,护士在各种应急中,要勤动脑、多动手,开拓思路,才能解决急救中的各种难题。
4.4急诊护士必须具备娴熟多能的抢救护理技术,在紧急情况下能独立承担起各种抢救工作,如心电监护、心电图分析、呼吸机使用。电除颤、心肺复苏及气管插管等。急诊护士还需不断更新知识,有计划地安排业务学习.对重大抢救要总结经验教训。经常组织演练,不断改进一些抢救方法,对每一批新调入的护士及轮科实习的护士学员,进行专题讲座,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大批伤员的急救方法,不断提高急救护理水平。
4.5对伤员进行救护的同时,做好身心护理。成批伤病员因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心身受到很大的伤害,往往出现焦虑、恐慌。在对伤员进行救护的同时,做好身心护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娴熟的技术、亲切的抚慰既能减少工作忙乱又能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多一份安全感,有利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参考文献
[1]季萍萍,沈秀琴.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9):108-109.
[2]朱明霞.成批伤员急救的护理管理[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