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探讨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ro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闽侯二中體育课题组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并悟出其中道理,达到举一反三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课题组就“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模块;启发式教学;探讨
  1.研究对象、时间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闽侯二中2015级学生573人(男237人,女336人)
  1.2研究时间: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查阅“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1.3.2问卷调查法:从学生上体育课的态度、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问卷设计。实验的准备阶段发放调查问卷573份,收回57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61份,有效率97.9%,实验一年后,对相同的学生再次发放调查问卷573份,收回57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73份,有效率100%,
  1.3.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前后学生情感变化调查
  从表1、表2可以看出学生上体育课的态度,非常喜欢和喜欢,实验前占29.13%,实验后占79.92%,实验后非常喜欢和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比例上升了很多,上体育课的态度持一般和不喜欢的比例下降了很多,实验前70.85%,实验后20.06%,女生变化明显。
  2.2实验前后学生自主锻炼情况调查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实验后,每周参加2-3次的学生比率从44.67%增加到了61.25%,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学生数量从13.26%增加到了21.98%;不参加的人群从17.10%减少到了1.74%。学生每周自主锻炼的人数比之前增加了,不参加的人群减少了。
  3.小结
  3.1课题组先在篮球模块进行实验,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篮球教学单元。以满足单元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需求为前提,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辅助以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课堂教学变教师“教为中心”为学生“学为中心”,使单元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获得快乐与成功体验,提高发挥潜能的愉快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
  3.2由于实验重在使全体学生均能获得不同水平的成功体验和快乐,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在学习情感方面发生明显变化,在对单元教材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进行检验。具体做法: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完成篮球所学动作较好的学生,第二组,完成篮球所学动作中等的学生,第三组,完成篮球所学动作基础差的学生。篮球大单元教学评价方面,改变以往“大统一”的评价方法而采用以原有起点为基础的灵活的分层次目标评价方式,不同层次学生对新的评价方式都给予肯定。
  3.3篮球大单元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教材健身价值及其内在乐趣,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增加了课内外自主学习时间,每个班级都有篮球队,同时结合篮球实验单元举办年段篮球赛,既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今后除了在篮球单元进行跟踪实验外,将实验扩大到其他单元教材。
  总而言之,“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已经得到验证,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动作技术要领,学会体育知识和技能,“启发式”教学法强调把教学的中心从“教”转到“学”上面。启发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只有坚持不懈地研究教与学才能灵活运用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教师主导作用下进行学习的一个过程,并且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龙.启发式教学法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44+48.
  [2]王月玲.启发式教学在当前新课标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4):134.
  [3]兰 鲲.篮球模块实效性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4,(87):125+126
  (作者单位:闽侯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就英语学科而言,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最终实现英语教育根本目标的必由之路。高中英语是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要构成,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基本内容,一线教师要深刻把握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本质要求,深入探究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内化的培养目标,为助力英语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期刊
摘 要: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认识比的意义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要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既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引导学生用已有知
期刊
摘 要:在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儿童戏剧教育的种类比较丰富。而为了提高儿童戏剧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对教师的较色加以明确的定位,对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开展儿童戏剧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自己作为明智的引导者、勇敢的探险者和谦虚的学习者,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明确的定位,以此通过开展戏剧教育活动,使儿童的率真天性能够真正得以释放,心灵与智慧得到充分的启迪,并感受到自由与快乐。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儿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最迟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殷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并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至今对国内的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教学设计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做好學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带领学生前往潮阳西胪荣德家园参观,实地考察研究这座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的宝贵潮汕工艺美术资料,让书本中有关中国古建筑的知识以最
期刊
摘 要:为把握中医文化价值的历史意义,试图从文化角度对中医学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分析由此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思维模式及其历史延伸, 认为在传统文化与医学的互动关系下,产生了新的文化价值,甚至还超越时空再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这不仅强化了中医文化的生命力,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文化;中医;传统  中医理论的本质,其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
期刊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和谐”观包括个性的整合、关系的协调、势力的均衡、功能的优化等特征。高校班主任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通过构建学生之间人际的和谐、利益的和谐、工作的和谐,班风和学风的和谐,来实现班级的整体“和谐”面貌。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班主任工作;和谐班级  班级是由众多个性特征、家庭背景、文化素养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团体,每个大学生都是有思想、
期刊
摘 要:吴门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深远,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后人把他们合称为吴门四家。但是在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下产生地吴门画派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所以我们要究其原因,以此为戒。  关键词: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  吴门画派,是明代景泰到嘉靖年间,苏州市区(含当时的长州洲县、吴县)出现的画家流派,为我国的最早画派之一。它是在以院画风格为主要特色的浙派之后出现的。这一画派画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教师要把美学欣赏渗透到教学中,结合英语语言材料所具有的的美学特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陶冶,心灵获得激荡,人格得以升华。  关键词:美学欣赏;英语教学  一、文本的形式美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英语语言的韵律美、对称美、节奏美等形式美的特性,都反映在文本的遣词造句中。文本作者通过选用
期刊
摘 要: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其练习曲在对前人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人练习曲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巴赫的复调性创作思维、克列门蒂练习曲浪漫主义因素以及浪漫乐派早期练习曲的继承,在其练习曲中都有体现。这些继承加上肖邦人格的创造,形成了肖邦练习曲的复调性艺术、练习曲中的戏剧性冲突,以及这种技巧与情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从识字开始,识字教学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文章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是关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识字的教学措施与识字教学结合,趣味识字是识字教学中最常见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趣味识字主要是围绕“趣味”来开展识字教学,该教学方式十分适合小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措施  小学阶段是识字的重要阶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