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写回忆录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迈进小区,邻居张大妈就在楼下拦住了我:“有时间劝劝你爸妈,老两口最近经常吵架,声调一个比一个高。”我笑着对张大妈说:“他们没吵架,只不过是在为写东西争辩罢了。谢谢您啊。”
  “不对,你说得不对。”刚推开门,母亲的大嗓门就从书房传了出来。我放下包,走进书房,问争得面红耳赤的父母:“又写到哪儿了?”“在写咱们以前的车把式呢,你爸没有赶过车还总是充内行。”老妈一脸愤怒的表情。“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在农村住过20年,还能没有见过?”老爸大声反驳。
  把老两口拉到饭桌上,二老还在不停地争辩。我和妻子一边微笑着当和事老,一边继续听他们争来争去。难怪邻居们会误会他们在吵架,其实呢,他们在写回忆录呢。
  故事的起因是由于我的一篇文章在网络上的热传。两年前,有相熟的编辑向我约有关春节的稿子,我在书房抓耳挠腮之际,老爸说了句:“给你讲个不一样的春节吧。”于是,老爸老妈就和现在这样争先恐后地给我讲了“文革”时期“革命化的春节”的故事。文章发表后,在网络上转载颇多。当父亲喝着我用稿费买来的酒,一边看着样报上的那句“本文据作者父亲的回忆整理”时,得意地对我说:“以后要素材的话就找我。”我灵机一动,对老爸说了句:“要不你写个回忆录吧。”听了我的话,年轻时发表过诗歌、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有所触动,在母亲的撺掇下,老爸开始写起回忆录来。
  刚开始的时候,老爸一直冥思苦想,迟迟不敢动笔。一个星期过去了,稿纸上还是空空如也,老妈急了,拿过稿纸说:“这个还不好写?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老爸也不再抓耳挠腮,动起笔来。内容五花八门,从种田到割草,从合作社到改革开放,应有尽有。
  教了一辈子高中政治的老爸很有思辨能力,一点小事都能琢磨出其中的道理。在写作过程中,他告诉我,过去北方农村的土坯房之所以坚固耐用,是因为所用的土坯砖并非纯粹的黄土,而是加了麦秆,其功效相当于现在的钢筋。当写到土炕的时候,老爸在总结土炕具有睡眠、保暖、排烟等常见功能的基础上,还加入了防盗功能。
  老爸老妈对自己写的回忆录是精益求精,不但时不时地争论一番,而且还经常挎着相机四处拍摄。最有趣的是,前段时间,老爸老妈居然不辞而别返回老家去寻找当年的浪漫去了。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个宝藏,我很庆幸自己的父母能够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给我们还原几十年前的历史。我也很庆幸,父母的晚年因为这个回忆录,变得如此充实。
其他文献
从烟台莱州召开的全市实施“银龄安康工程”工作会议上获悉,“银龄安康工程”在该市启动以来,惠及7万余人,提高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抗风险能力,让老年人的健康晚年有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据莱州市老龄办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参保方式主要以企事业单位赞助、村居集体统一购买、老人自愿购买或子女为老人购买等参保方式为主。如今不少人已经意识到参保好处,今年继续争取扩大保障覆盖面。同时,将最低参保年龄由50周岁调整
期刊
《常州市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正式施行,此办法将市区没有任何养老保障的近4万居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范围。   《办法》规定,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人员,可以参加市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是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等);二是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类组织就业、也没有参加其他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到了规定的年龄(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以后没有其他社会养老保障收入;三是具有常州市市
期刊
“我一个人守望在高山教书,只做了老师的份内事!”  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前往北京参加教育部的表彰大会,她是一名乡村教师,在高山上守望30载,点燃600名农村娃娃希望。她也是升县今年唯一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的教师。     上山:只要有路就能爬上去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王洪春回忆,30年前的那天,她选择到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书,从县城赶到小学报到,因
期刊
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许多不幸家庭的不幸,都在57岁的方冬梅身上出现了:  年轻时连失三个亲人,以为可以相伴终生的丈夫精神失常;她以拾荒为生,艰难养活两个女儿,年老时,却发现自己患上了晚期癌症。  日前,在阴暗的出租屋内,头发花白的方冬梅泪眼矇眬,“我不治病了,谢谢好心人帮女儿找个稳定工作吧。”  一段不愿触及的往事  方冬梅现在的“家”在江汉区
期刊
核心提示:江夏区山坡乡元丰村58岁的村民秦盛林突发脑溢血,长期昏迷不醒,变成“植物人”。老伴和4个孩子对他不抛弃、不放弃,全力抢救、细心照顾。不久前,秦盛林终于清醒过来,现在还可以自己吃东西,和女儿一起唱歌。     4兄妹尽力,挽救昏迷父亲  秦盛林以前可是村里的能人,他当过兵,懂技术,村民家里需要安装水电、修理电器,大伙都乐意找他。除了种田,秦盛林还开了一个碾米加工厂。4个孩子都上班了,小日子
期刊
她出身贫寒,母亲长年患病,父亲在外打工。她背着患病的母亲去上大学,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钱,一边照料母亲。生活的苦难赋予她异于常人的乐观与坚韧。这个平凡的90后女孩,叫石秀琴,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生。  在安徽师范大学教工宿舍区的一角,石秀琴正在晾晒刚刚洗好的床单,额头上虽挂满汗珠,脸上却飞扬着阳光般的笑容。  “我简单而平凡,只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我该做的事。”这是石秀琴的座右铭,也
期刊
张家界永定村教学垭镇军家垭村,胡翠兰与伍传胜夫妇,已成为村里的一个符号。   伍传胜瘫痪了将近20年,胡翠兰不离不弃照顾了20年。“外人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我知道这有多苦。”伍传胜不忍妻子受累,曾十多次提出离婚,但妻子笑他太傻,“我要照顾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情与爱在此刻交融到了一起。在安静的小村里,人们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一对身影,胡翠兰推着伍传胜漫步在村里,沿着村里弯弯曲曲的小道,慢慢一步步走去
期刊
核心提示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曾感动众生,而在台山茫洲岛,每天都上演着真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36年来,海岛教师赵稳对和郑少明伉俪,一路风雨同行,默默无私地在杏坛上辛勤耕耘。  据统计,36年来,从茫洲岛毕业的学生近千人,如今两位老教师最大的愿望是教好他们唯一的学生郑雅静。    奉献  海岛夫妻36年默默耕耘杏坛  茫洲是名副其实的“岛外岛”,距离台山下川岛略尾圩西8海里,全岛仅8.6
期刊
目前我国收藏爱好者中,中老年人占到了60%以上,而且是藏品拍卖中的主力。当今老年人之所以热衷于搞收藏,主要有三个原因。   为了健康快乐   许多搞收藏的老年人,由于经常动脑筋,经常走乡串巷逛古玩市场,与藏友交流,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调节了无序的枯燥生活。国外医学临床证明,收藏对高血压、胃病、神经衰弱、精神烦躁等病症的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已有20多个国家把收藏列入心理疗法的正式科目。   弘扬民族文化
期刊
老爸退休后爱上了钓鱼。他有一辆面包车,若是周五见他急匆匆地外出,不用问,一定是跟老友们约好了去野钓。  一日,老爸听说郊外的水库上鱼了,于是,他跟着两位老友兴冲冲地跑去了。他们带的东西真不少:帐篷、睡袋,还有不锈钢锅、矿泉水、鸡蛋、榨菜、方便面。总之,准备好了长期作战,好好地钓上一大桶,美美地吃上一顿。  “我们运气不好,遇上前一晚有人用电打鱼了,钓了一天,愣是一条鱼都不上钩,是夜,仅以方便面果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