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享受工作 感恩生活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婧出生在六朝古都南京,看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可是骨子里的那份倔强,让她勇于北上,追寻心中的梦想。如今的她,事业稳步提升,这都与她的坚持和努力分不开。当面对成就和荣誉时,刘婧感激并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得到认可。一直以来,她就是这样一个努力工作,懂得感恩的人。



  找到自己喜爱的,并为之努力
  从小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刘婧,在高中时,因为一次机缘巧合,让她决定报考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
  初入大学,刘婧似乎没有很快进入状态,但一次电视课后,让刘婧发现了她真正喜爱和擅长的东西。“记得当时的教课老师突然对我说‘刘婧你今天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是有去实习过吗?’,老师的这一句话点醒了我,我才发觉,原来我在摄影机前会表现得更加从容和自信。一个人在配音间的时候,只面对一个话筒,总是抓不住做主持人的感觉,而当面对一个摄像机的时候,我不会觉得自己面对的只是那个摄影师,我会感受到镜头背后那千千万万的观众,对象感很强。从此,我就明确地知道自己适合做电视,并且热爱这个事业。”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喜爱的事情,而它又能给自己带来自信与满足的时候,就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并想延续这个过程。所以,刘婧之后进入电视台,成为一名主持人,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能做自己真正喜爱的工作,似乎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不过,任何工作到了一定的时期都会产生阶段性的瓶颈和疲态,刘婧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大概在4年前,我的工作进入了一个疲态期,但是自己当时对这种状态是浑然不觉的,因为我是一个对工作很认真的人,不觉得哪里出错。不过,当时台里一个资深的导播发现了我的问题,那就是每次只是在完成任务,而没有尽100%的努力。然后他对我说了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话,也是这句话点醒了我,他说‘你把每一次的节目当成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你想一想自己那时会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然后就知道怎么做了。’此后,我便开始珍惜每一次的上台机会,而整个人的状态也随之改变了。”刘婧表示,就因为这一句话,改变了她4年前的工作状态,而这句话的影响力不仅在过去、现在,而且还将延伸到未来;也不仅是在工作领域,生活的各个方面,遇到了类似的瓶颈,她对会想起这句话,并得到新的领悟。
  努力付出,就会收获美好
  虽然是播音与主持专业出身,可刘婧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主持一个养生节目。“当时制片人找到我的时候,我感觉非常荣幸,也非常愿意加入这个集体,但医学背景知识的缺乏,让我有些犹豫。记得主持第一期节目时,有一个中医词汇叫‘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包括身体的疾病是因为哪一个造成的,只这些我就背了整整一天。”不过,后来刘婧发现,恰恰是因为这种“不懂”,才让她问出了电视机前普通观众最关心的实质性问题,“我的不懂就是观众的不懂,这样问出来的东西才是观众最想知道的。”不过,刘婧也坦言,主持养生堂栏目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和观众共同成长的过程。“观众的知识也在不断积累,所以作为主持人的我也必须在医学常识上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到观众,让这个节目更加有意义。而不是主持一年后,仍然问一些很基础的问题。观众也是在成长的,我们要成长得更快才行。”积累医学常识的过程,在刘婧看来,不仅对她的工作有帮助,对她整个的人生阅历都是非常有益的。
  主持养生堂至今已有3年的时间了,提到一路走来的感触,刘婧坦言它带来的不只是工作上的成就和荣誉,还有工作以外的收获,比如情感上的积累。“我记得我们有一个观众,她本身患有抑郁症,她的那些姐妹儿就带她出来散心,来参加养生堂的录制活动,这对于她来说不仅学习到了健康知识,还帮助她分散了注意力,缓解了她的抑郁症。我就跟阿姨说,心情不好一定不要憋在家里不出门,也可以来台里找我聊聊天,后来阿姨的状态逐渐好了起来,还送给我一个她亲手绣的十字绣。”类似的事情很多,在刘婧看来,主持养生堂这个节目,已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那么简单了,它是一个传播健康与爱的过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别人感受到幸福,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劳逸结合,享受生活
  生活中的刘婧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因为她觉得读书是能让她在闲暇时光中储备知识的最佳途径。对于书籍,刘婧不算“挑食”,无论是与工作相关的医学书籍,还是社科、小说类书籍,刘婧都爱看。“从每一种类型的书籍上,都能汲取到不同的养分,不一定是多高深的书里,也许就藏着最受益的真谛。”刘婧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这类书,不仅可以对历史知识做一个梳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且它用一种诙谐的风格写历史书,看起来颇有新鲜感。当然,读书的过程还能促进与父亲的沟通,则是更加意外的收获。“记得最开始,还是爸爸推荐我看的这本书,他对这本书很推崇,于是我也开始看,后来真的迷上了。那段时间,我每天下班回家后最幸福的时间,就是和他一起聊聊今天看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悟,彼此有一个沟通,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闲暇时,刘婧喜欢去旅游,除了欣赏不一样的风光外,当地的人文气息也是她想要探寻的。比如一次台湾之行,就让刘婧感受颇多。“台湾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诱人的小吃外,当地人的礼貌程度更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平常也会说‘谢谢’,但在台湾,听到的大多是‘谢谢你’,一个‘你’字代表了对每一个人的尊重。”此外,刘婧觉得去台湾旅游挺适合老年人的,因为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年轻人不妨带父母去转一转。



  Q:工作会有累的时候吗?如何调节呢?
  A:至今为止,我还没有特别感觉到工作带来的“累”,因为这是我喜欢的工作啊,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所谓的累,可能是之前我本身的身体状况不好,才会出现身体上的一些疲惫感,但从心理层面来说,对于这份工作,我没有感觉过“累”。
  比如,前几个月,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养生堂组织了一个老区行活动,那段时间就是两头跑,不是在演播室录节目,就是奔波在去各个老区的途中,大概连轴转了一个月的时间,但那时候人的整个身体处于一种工作状态,一点儿都没有觉得累,因为很充实。
  还有一次,头天晚上高烧不退,身体非常不舒服,而第二天要做一个很重要的节目,大家都很担心,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一量体温是36.8℃,神清气爽地工作去了。其实有时候“累”是源于心里而非身体的,只要从心底喜欢这份工作,就不会觉得累。只要一投入到工作状态,身体也会奇迹般地“自愈”。
  Q:平常的运动量怎么样?
  A:我原来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运动的人,但是自从做了养生堂之后,很多专家都说运动非常好,它能够有效地调动你身体的机能,体力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好,这对工作和生活都是有力的保障。所以后来我就坚持运动,比如一周会打两三次网球,一次两个小时左右,以及其他的一些有氧运动。坚持运动到现在,明显感觉自己的体力好了很多。
  Q:很多人认为养生是老年人应该关心的事情,你怎么看?
  A:很多年轻人不重视养生,大部分是把养生这件事复杂化了,觉得它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这个麻烦不仅是养生的过程很麻烦,最重要的是要从心态上格外重视才行。养生有时候很麻烦,但有时候也可以很简单。所谓养生,完全可以从生活的小细节入手,多一分注意,便多一分健康。我在这里分享3个养生小方法,它们一点儿都不难。
  早起那杯“白开水”,切记勿贪凉:很多人都知道早上起床后喝一杯白开水对身体非常有益,但这杯白开水一定不能太“凉”。早上正值阳气上行之时,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如果起床就喝一杯“凉白开”,一下子就把“阳气”浇下去了,对身体非常不好。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切记不要贪“凉”。
  晚8点后勿进餐:太晚吃饭,或者晚饭过饱,首先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容易发胖,这个很多爱美的女孩是绝对要注意的,平常再怎么节食不如管住嘴,不要在晚上吃太多;其次,当你脾胃开始进入休息状态的时候,你还大吃大喝的话,就容易造成积食,积食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老年人尤甚。所以,要特别注意,别让自己的脾胃太累。
  刚吃完饭别躺着:吃完饭后,尤其是晚饭后,一定不要马上进入“卧倒”状态,至少要等40分钟。贲门是食管和胃的接口部分,是胃上端的入口。如果汤汁从贲门反流进食管或肺部,可能会导致食管反流性胃炎,甚至更严重的疾病。
其他文献
当男人成功时,你也许会认为他是好男人,问题是,你印象中的好男人,究竟能不能担起这高贵的赞美呢?    终于证明了,爱因斯坦其实是个坏男人。他抛弃发妻,拒认亲女,对儿子不闻不问,甚至幼子因此患上精神病,他也从不关心……  但是又如何呢?他还是爱因斯坦。   因此提到他不怎么样的私生活,我们更多的不是谴责,而只是隐约地遗憾:为什么,这个彪炳一代的伟大人物不可以像《真实谎言》里的施瓦辛格,在英雄之外,还
期刊
拯救主粮,马铃薯来了!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原产于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目前已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我国也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需要开辟增产的新途径。  马铃薯变主粮的优势  许多专家认为,
期刊
香煎带子配红薯泥  材料:  U10带子60 g,红薯泥60 g,蜜豆10 g,时令蔬菜少许。  做法:  将U10带子洗净放入热锅中煎至5成熟取出,以红薯泥和时令蔬菜搭配即可。  低温慢煮银鳕鱼  材料:  银鳕鱼80 g,鳕鱼骨汤,芹菜20 g,树莓5 g。  做法:  将银鳕鱼放入真空袋后放入低温机以59.5℃温度烹煮11分钟左右取出备用,然后将芹菜放入鳕鱼骨汤中煮沸,再放入烹制好的鳕鱼最后
期刊
鳄鱼,古称鼍龙,又名舵鱼(《神农本草经》),其药用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做了更为详尽的描述,清代《医林纂要》称鼍肉“用熬膏,溃坚拔毒,去瘀生肌”。口感滑嫩,有美食家称之为“肉像蛙,皮像牛。”枇杷果有止咳润肺、止渴和胃之功效,口感淡甜鲜嫩。二者搭配,不仅口味清新淡雅,更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功效。  鳄鱼  鳄鱼肉具有补气血、滋心养肺、壮筋骨、祛湿邪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哮喘、咳嗽、风湿、身体虚损
期刊
大冬天窝在被窝里呼呼什么的最舒服不过了,如果有几只眯眼大睡的萌兔在你困的时候陪你眠,饿的时候给你能量,又该是一件多么贴心的事儿。  笛子  本名欧小丽,1984年的金牛座,分身技术型宅女一枚,不知不觉在厨房摸爬滚打了7年,自认厨艺仍停留在“菜鸟”阶段,有《特懒的懒人菜》 《最爱家常菜》等书。  萌兔胖面包  材料:  高筋粉200g,酵母粉2 g,白砂糖25 g,盐2 g,鸡蛋1个,奶粉10 g,
期刊
提到新疆美食,人们会马上联想到浓郁的西域风情。新疆聚集着四十多个民族,各民族美食文化交融汇聚,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美食。新疆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食材资源。地道的新疆美食其实不会加入过多的香料,主要是以突出食材本身的鲜味为主,基本不会过度烹饪。  新疆印象之烧烤拼盘   材料:  羊前腿肉、胡萝卜、恰玛菇、洋葱、番茄、香菜、辣椒、盐、胡椒粉、花椒等。  做法:  将锅内放入食用油烧热后加入白糖翻炒成
期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中,淮扬菜宛若一个大家闺秀,风格雅丽、妆容细致,看上去落落大方,品起来又耐人寻味。淮扬菜伴随着历史上的名人轶事走过了一段又一段辉煌,而现如今承担着国宴主菜之责的它也将不辱使命,继续在餐桌上熠熠发光,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食客。  精致婉约,淮阳雅馔  淮扬菜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始于秦汉,鼎盛于明清,现代淮扬菜系则形成于清末民初,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系的“淮
期刊
在他乡早已消退的女红,而今在苏州镇湖却依然是很多女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里有着许多像周丽琴一样的绣娘,绣针、花线凝聚了她们的灵巧和聪慧,成就了一幅幅畅销世界的苏绣作品。那么,是什么让她们放弃了都市的繁华,每天甘于寂寞忙碌在绣架前呢?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这位才艺双全的绣娘,让我们一同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素有人间天堂美名的苏州有三绝:评弹、刺绣和园林。这三样中无论哪样都是那么的精致、清新、秀丽
期刊
李德美,国内葡萄酒行业一个无人不晓的名字,盛名之下,这些年无论外界给予多大的光环,李德美还是认为大学老师这个身份才最为体现自己的本色。他曾担任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首席酿酒师;目前担任国内多家酒庄技术顾问,指导酿造的贺兰晴雪酒庄“加贝兰”获得2011英国Decanter(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国际金奖;2012年荣获“世界葡萄酒商业十佳人物”奖;2013年被誉为“世界葡萄酒界最有影响力
期刊
5岁那年,小院的黄瓜藤上慢慢冒出了几颗翠绿的小瓜,清香味道扑面,娇生生煞是可爱,每每放学回家总要围着瓜藤转上几圈,“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会是什么味道”“甜不甜”类似的疑问总是伴随着口水的吞咽不时在体内回荡。终于有一天,好奇心让我鼓起勇气,凑上去将其中一根咬了半截下来,“那脆爽”至今难忘!原以为剩下的半截还能继续生长,不料几天之后,剩下的半截黄瓜开始失水枯干,最终还是被我硬生生地摘下来饱了口腹之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