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业的新引擎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zq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10年中,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中国,PC业的增长速度都意味着整个IT产业的景气指数,PC业始终处于产业中心。但现在,属于它的那个时代似乎过去了。
  无论是Intel的酷睿2,还是微软的Vista,都不是改变PC市场低迷状况的救世主。
  PC业能否重回舞台中心?它还会成为IT业成长的引擎吗?PC业的新引擎在哪里?
  双核、欢跃平台、64位、移动64位、移动64位双核、大屏液晶显示器普及……2006年的PC市场并不缺乏热点。
  但跟以往相比,这个年份似乎又不是PC的欢跃之年。双核产品推出之后迅速进入主流价位,64位并未像预想的那样给PC业带来革命性的冲击;与此同时,7月21日,全球第一大PC供应商戴尔公司发出业绩预警,并引发了华尔街与香港股市动荡,惠普公司与联想集团的股价分别应声下滑4%与2.64%,而戴尔本身股价则重挫10%.
  香港的分析师们表示:戴尔业绩下滑表明科技股进入低迷期,整个电脑行业的利润率都在不可挽回地大幅下滑。
  
  果真是这样的吗?
  
  不可挽回地“衰退”?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断言,“PC产业进入了衰退期。”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学原理》中指出,产品要经历一个开发、引进、成长、成熟、衰退的阶段,这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入成熟期的特征是,“市场成长趋势减缓或饱和,产品已被大多数潜在购买者所接受,利润在达到顶点后逐渐走下坡路。”
  中国市场经历了PC产业从辉煌进入低谷的过程。经过1995年~1997年和1999年~2000年两个高速增长阶段后,中国PC市场的增长日趋缓慢。IDC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PC市场增长率达到了49.7%,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值。而1995年~2000年的6年中,增长率超过30%的竟然有5年。
  现在,当年的风光不再。2005年,中国PC市场增长率仅为19.6%;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销量同比增长更是低至12.6%,寒冬渐渐逼近。
  一直坚持优惠价格策略的戴尔,也开始改变。6月初,戴尔在中国发布了XPS系列高端游戏笔记本,集成了当前顶尖的配置,价格最高达两万多元。7月中旬,戴尔宣布对价格策略进行重大调整,减少了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折扣的次数。Pacific Crest证券公司分析师Brent Bracelin认为,这从侧面反映出戴尔提高价格的意图。
  Brent Bracelin表示,戴尔的收入中有15%来自于消费市场,但净利润中仅有4%来自于消费市场。“我们预计其运营利润率不足3%,” Brent Bracelin说。
  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场中,戴尔仍居全球首位,占据了19.2%的市场份额,比第二名的惠普高出了3.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庞大的销量却没有弥补戴尔的利润率,PC产业进入了超低利润时期。有数据表示,PC厂商的毛利率已经下降到5%~10%,甚至很多厂商在无利或亏本之间徘徊。
  由于品牌影响力小,抗风险能力差,首先受到冲击的还是中小品牌厂商。2004年,超群、金恒生等品牌消失了。风光一时的“十大品牌电脑”,诸如爱必得、科海、科电、王子、同创、可为、国合、柏安、八亿时空、实达电脑、华禹邦甲、大亚东海等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1998年-2002年是新企业进入PC产业的最好时期,客户群在迅速膨胀,市场存在很多未定因素,比如产品的定价、渠道的建立、市场的开拓等,任何厂商都有可能成功。”汤捷回忆说。
  然而这个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汤捷预测,2005年-2007年上半年,是DIY市场逐渐萎缩的时期;2007年以后,品牌厂商将展开残酷竞争,整个产业进入寡头垄断时期;当某一个时间点,出现一种革命性产品把PC取代的时候,这个产业就结束了。
  敏感的观察家们也感受到了PC业在IT产业中所占据的地位的变化。在过去,PC产业始终是IT产业景气指数的代名词。如今,PC所能拥有的话语权越来越弱。对PC业而言,“冬天”似乎不可挽回地到来了。
  
  成熟期性格特征
  
  7月28日,英特尔宣布推出酷睿2,这款新的CPU被英特尔称为是对产业“革命性的贡献”,被寄予厚望。在全球,它第一次选择了两家完全不同类型的电脑制造商作为首次搭载此平台的合作伙伴。一是戴尔,一是海尔。前者是以配置与价格为主要诉求的全球第一大电脑制造商,后者则是从家电领域切入PC市场的传统消费电子厂商。
  海尔在搭载了酷睿2的极光A808产品面世说明中表示,酷睿2“前端总线达到了惊人的1066MHz,二级缓存为4MB,比当前主流的处理器二级缓存增大了一倍”,针对配置数据的宣传非常醒目。与此同时,在戴尔的新产品说明中,酷睿2的战略意义被强化了。
  这跟其他两家主要PC厂商的诉求大相径庭。在此之前,7月11日,联想集团推出了扬天系列新品,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国区总裁陈绍鹏公开指出,“应用决定价值——PC产品的价值将依托于由功能应用所决定的全新价值体系”。在这一系列产品中,分别针对特殊环境下用户的“影子键盘”功能、针对无力承担视频会议系统高昂成本的中小企业用户的视频会议功能、没有IT部门的中小企业的安全密钥等五大功能。
  在联想推出扬天前约半个月,惠普公司则针对PC产品推出了全新的品牌战略——“惠普电脑,掌控个性世界”,把个性化作为主打策略。惠普表示,希望能通过开发、推广和宣传创新性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个人领域的最佳体验。
  全球三大厂商在道路选择上出现了重大分歧。在过去,英特尔多年以来主导着PC行业的发展模式,完成了从小型机到X86架构、从精英用户到个人用户的革命。但在近几年来,这一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PC厂商高层表示,现在能主导PC发展模式的角色已经不再是英特尔,而是用户。“用户如果对CPU不再感兴趣,我就没有必要跟英特尔跟得那么紧。”
  PC产品的日益标准化,在完成了PC普及化的同时,也对PC业造成了影响。
  清华同方副总经理李健航认为,“PC产品的标准化,一方面带来了产业的规模化,另一方面带来了同质化。”
  联想大中国区商用台式营销部总经理汤捷指出,PC诞生初期,明显地处于供小于求、厂商占主导的阶段。制造产品的人只关注自己的产品,并把CPU、硬盘、内存等一系列配置数据作为宣传的重点。用户购买时,也就自然关注电脑的配置。“那时候,用户是被厂商牵着鼻子走的;而厂商,则要跟着上游芯片商走。”
  “但是现在,厂商与上游芯片商之间的合作是不稳定的。”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PC厂商高层表示,各家厂商跟芯片商的合作的惟一区别就是芯片供货价格的高低。而事实上,芯片价格是一路走低的。
  
  中国与亚太地区PC市场回顾与展望
  
  这支持了戴尔与神舟这样的侧重配置与价格的厂商的崛起。在这样的时代,由于强调成本控制,戴尔与神舟在很多市场的认可程度较高,并进一步加深了同质化与价格战的力度。从2004年开始,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在价格上开始进入普及期,价格一路探低,7999元、6999元、5999元、3999元,直至2999元和一度有价无市的1999元。PC产业进入“零利润”时期。
  这种竞争模式要求PC厂商必须建立高效低成本的运作体制。当价格竞争非常激烈时,成本控制上落后于竞争对手却又要参与价格战的厂商难免出现亏损。“这是一个规模制胜、全价值链竞争的时期。”联想全球高级副总裁、联想全球COO刘军指出,PC厂商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与规模的较量,将呈现强者愈强的局面。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最近,高性能计算机用户已经开始制订采用x86四核处理器的计划。英特尔公司将于下个月推出四核处理器,而AMD公司的四核处理器也计划于2007年中上市。   到今年年底,高性能计算机网络“路易斯安那光网计划(LONI)”预计将采用一些戴尔服务器来提供高达50TFLOPS的计算能力,这些戴尔服务器总共将采用1440个代码名为Clovertown的英特尔四核处理器。这个网络由8所路易斯安那州
(记者朱泉峰 )IBM系统存储将以“立体成长”为长期战略,即实现磁盘、磁带、存储网络和软件等存储产品,以及解决方案、渠道和服务的共同成长,稳固在中国存储市场的领先地位。  11月8日下午,IBM系统存储部在北京举办了名为“存储军团立体成长 信息价值全面升级”的策略及新品发布会,并借此机会宣布该部门旗下的整合存储解决方案团队正式成立。在本次发布会上,IBM系统存储部表示,今后将以“立体成长”为长期战
本报综合消息 据闪联组织负责人日前透露,闪联将成为我国3C领域内第一个国际标准,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在AVS和WAPI等“国产标准”尚未形成气候之时,同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产业标准闪联却率先在国际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记者日前从闪联工作组获悉,该组织递交给ISO/IEC(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提案已获得了各国专家的高度认可,并且以绝对高票正式被ISO/IEC接纳,这意味着“闪联
去年,Web 2.0特火。弄得一时间有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景象。今年以来,说Web 2.0泡沫将破,严冬已至的说法一天天多了起来。   在今年四月举行的首届Web 2.0年会(事件1)上,3721创始人周鸿说:“Web 2.0到下半年将会有一场血战。”IDG技术创业投资资金副总裁李建光说:“IDG已经投了很多Web 2.0的网站,像土豆网、中搜等。到底这个东西有没有戏我们自己也没有谱。
12月4日,2006年国际电联(ITU)通信展将在香港开幕。据悉,此次展会融合了以往每年秋季在内地举办的通信展,将可能成为历年来参展厂商最多、参展人数最多、覆盖领域最全的ITU通信展。ITU将此次展会的主题设定为“ICT(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通信”。围绕这一主题,本期《产品与市场》版在通信展开幕前夕精心策划推出了《2006 ITU电信展专刊》,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通信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专
本报讯 6月22日,科士达公司一体化柜式机房暨业务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科士达现场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名为“金守护”的国内首款一体化柜式机房。并宣称将由此从单一的UPS产品供应商向整体机房解决方案供应商升级转变。   近年,UPS厂商借产品的升级换代进行转型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科士达一体化机房事业部的廖志仇介绍说,与竞争企业一样,科士达的中小型整体机房产品,也是基于“整体机房产品化”的设计理念,在标
较为封闭的巴西市场正在逐步扩大开放,大量商机蕴藏其中,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超凡的足球艺术、热辣的桑巴、美丽的热带风情和喷香的烤肉,对许多人来说,这就构成了巴西的全部。殊不知,巴西这个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还是“金砖四国”(BRIC——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之一,他的IT业也是蕴藏着无限机会。   一些数据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对拉丁美洲的兴趣正在增加。2006年在拉丁美洲的
本报讯 6月30日,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与香港凤凰卫视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结为海事卫星的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协议,中国交通通信中心将为凤凰卫视提供全部海事卫星服务支持,包括终端设备和各类通信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及适用视频报道的专用传输网,使凤凰卫视的节目传输更加高效、快捷。凤凰卫视将为其全球记者站配备海事卫星作为通信保障,以提高其新闻采集能力,扩大华语媒体在全球的影响力。   中
2月28日,2006年电信发展与政策通报会召开,这是连续第四年面向业界举办开放式的政策通报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娄勤俭率政策法规司、综合规划司、科技司、电信管理局、通信清算司、无线电管理局、人事司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的领导到会发言,详细介绍了2006年中国电信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思路,本期《新闻与评论》版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2月22日,数字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的发布,成为全国范围内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创举,而报告的内容及其所引发的讨论,留给了政府相关部门更多的工作和整个社会更多的思考。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这是北京市第一次发布相关领域的详细报告。该调查是全国范围内的创举,调查中的诸多指标体系、参数,均为参考世行研究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