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类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算法新闻快速占领新闻市场,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平台成为了公众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对传统媒体的权力和功能构成了消解与重构,其本身蕴含的“信息茧房”的特征。本文对信息茧房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探讨,并以当下最热的聚合类媒体为载体,研究信息茧房对用户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应该如何规避信息茧房效应,让人们逃离信息孤岛的限制。
  关键词:聚合类媒体;信息茧房;算法新闻
  一、信息茧房的内涵
  信息茧房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的。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信息茧房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迎合个人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压力,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二、信息茧房出现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
  (一)信息茧房出现的原因
  其一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人们更加主动的接受信息,可以利用互联网轻易的周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使得网络上人们有充分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力和机会。其二是由于技术的发展,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算法新闻的兴起,更加注重用户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平台正逐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最后,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以兴趣为主的“部落化”发展。由于人本来的特质以及大数据技术下算法新闻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多的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和网络论坛,和更多与自己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交流互动,逐渐给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使得个人和群体变得更加极化,疏远了与其他思想碰撞的机会。
  (二)信息茧房的表现形式
  互联网时代使得网络信息的大爆炸,人们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内容信息,这种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人们不再关心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沉浸在个人内容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三、信息茧房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一)信息茧房的危害
  上文我们论述了信息茧房出现的原因,网络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会针对特定的受众兴趣和特点来提供相应的信息,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受众原本固有的喜好。受众本身更愿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喜欢和自己兴趣和认知相近的人一起交流,这使得个人和群体变得更加极化,疏远了与其他思想碰撞的机会。一方面,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群体经过时间的累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群体间异质的特征越明显。另一方面,社会粘性正是由经验、知识和任务的分享而来的,伴随网络的发达,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人在网络上选择信息的自由度随之加大,很容易陷入到信息茧房,脱离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些都大大减少了经验的分享。当每个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缺乏粘性,离散成单一的力量,这无疑极大地弱化了群体的功能。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无法集中,特别是短视频的兴起使得人们的思维跟着视觉听觉的刺激不断在跳跃,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很难再沉下心来看一个字数稍长的文章,更加难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完整的价值判断的独立思想。
  (二)信息茧房的应对策略
  信息茧房会使人们认识越来越狭窄,思考问题变得越来越偏激化,造成群体极化现象,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信息茧房现象呢?第一,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必须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合理运用宣传报道策略,应当积极推广主流价值观,相对成熟的价值走向构成人们的意识中心,支配着人们的行為规范,确定每个人行为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二,积极建设信息公共领域,增强信息聚合与共享。通过向用户提供“计划之外”的信息,让受众有机会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信息,接触到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观点,并让受众参与到公共领域中去交流、讨论,避免孤立,减少“偏于一端的误导”。第三,注重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形象,可以在发生群体极化事件后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对群体极化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最后,应当加强个人的信息认知范围,努力提升个人媒介素养。避免与偏激的言论或他人发生冲突,微博并不是相互攻讦以胜负来判断个人价值的场所,在面对偏激或者极端的行为时,可以选择退避,这对个人并无实质性的负面影响。要做到理性讨论话题,扩宽自身认知范围,避免陷入信息茧房的桎梏,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已经浮出水面,而深度老龄化挑战的巨大压力已经对现有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日益严峻的考验。加快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结合特色边境城市绥芬河市现状经过调研考证,探索适合本市的可行医养模式。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9亿人,占总人口
期刊
摘要:媒介建构观具有全球性的普遍价值,“媒介建构现实”已经成为传播学界的一种共识,包括建构的现实以及如何建构的问题,是一种基于社会现实建构的产物,却又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映射。通过回顾诺邓火腿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前的诺邓村概况,并分析《舌尖上的中国》诺邓火腿片段所呈现的媒介形象,进一步探究此文本是如何对社会现实进行建构的。  关键词:诺邓;诺邓火腿;媒介形象;形象建构  一 诺邓及其火腿在《舌尖上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逐渐的产生了一种新的诉讼解决方式,与其它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种模式是人民法院以民事调解为主导的民事审判权运作模式,但这将导致审判与调解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区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法院对争端解决的强调已逐渐改变,以保持一般规则的普遍性和清晰性,而不是恢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法院调解 法院判决   一
期刊
摘要:工业时代形成的雇主与雇员的传统关系,在知识与互联网经济时代正在逐步瓦解,今天,合伙制度和合伙关系正在组织与组织间以及组织内部间形成一股风潮,加上互联网经济快速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以促使杰出的人才对组织的依赖度越来越低,人才与组织的关系越来越平等,甚至企业组织反而需要依附于关键人才。人才资本时代已然来临,它甚至已经超越财务资本,成为组织最为重要的资源,这必然导致传统以雇佣关系界定的分配模式不
期刊
摘要: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就新农合来说,不同区域参合的农户其程度也呈现了二
期刊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及访谈法对郑州市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缺乏、职业化体系不健全、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滞后导致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低、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水平低。基于此,笔者以郑州市金水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郑州市现有体制、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公众态度对社会工作职业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以期探讨出有效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对策,从而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发
期刊
摘要:物联网技术在军需保障中的应用,可实现对装备技术状态的快速感知、技术信息的实时传输、技术故障的准确诊断、技术保障的远程指导和备件的准确配送,极大地提高了军需装备的技术保障能力。本文探讨了物联网在军需保障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军需保障;应用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代战争对经济和后勤保障的依赖性空前增强。军需保障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执行作战任务中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期刊
摘要:由于近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对其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媒体行业中,现代化的媒体就因此逐渐转为媒体融合时代。这一方面给传统的媒体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问题。所以摄影摄像记者如何依据当前的时代特征去调整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是目前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事情。本文就基于近些年传统摄影摄像记者面临的挑战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媒体融合时代中摄影摄像记者的全新地位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广大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选择互联网进行投资理财。相较于传统的金融投资理财渠道,互联网投资理财操作简便快捷、资金流动性强、投资方式丰富灵活,即便投资者从未有过理财经历,也能立刻上手。在当下我国人均经济收入大幅提高的背景下,使用互联网投资理财自然成为了很多家庭合理利用富余资本增长财富的第一选择。互联网投资理财的出现,也对普通家庭的投资理财思路和方向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新兴的投资
期刊
摘要:在目前煤炭市场深度调整、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与背景下,如何重效能育人才,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主动作为、让人才发展成果转化为企业效益,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煤矿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入手,着力在煤矿企业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几点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煤矿企业 人才培养 机制 思考与探索  一、加强煤矿企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