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犯罪构成要件:行为

来源 :法律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d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成要件行为与实行行为、危害行为rn按照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犯罪的成立需要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与有责性.在构成要件符合性阶层,最重要的是行为要素.rn行为必须是“有体的”和“有意的”.有体性是指行为作为人的身体动静,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呈现于外部,这是行为的客观要素. 单纯的思想无论多么邪恶,都不可能成为刑法上评价的行为. 语言一般来说不是行为,但在诽谤犯罪或煽动型犯罪等例外场合,语言可能对刑法所保护的相应利益造成危险,从而可能被评价为行为. 有意性是指行为必须是主体在意思支配之下的身体动作,这是行为的主观要素. 欠缺意思支配的纯粹的身体动静,如梦游或膝跳等条件反射,不属于刑法上的行为.尽管学说史上关于刑法中行为的含义存在着自然行为论、有意行为论、人格行为论、社会行为论、目的行为论等不同主张,但有意行为论立场获得了更多支持.
其他文献
数据首次作为“关键要素”rn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中央第一份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
期刊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2020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法人口径,以下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
期刊
当下,沉没成本(sunk cost)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本文所要讨论的沉没成本是指人们在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时,不仅要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是否有好处,而且要看自
期刊
“锁定效应”rn相信大部分互联网用户都有这样一种感受:在初次使用和注册一款互联网产品时,对弹出的隐私政策几乎不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是一种对产品使用的打扰.rn更准确
期刊
我国的犯罪概念rn一、形式与实质相混合rn对于犯罪概念,一般分为形式概念和实质概念.犯罪的形式概念是指不涉及犯罪的本质或实质,而仅从法律特征上定义犯罪.这种从形式层面来
期刊
上一期,我们解读和探讨了关于特别法人的新规则.本期,我们将聊一聊关于保护个人权利的那些新规则.rn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rn《民法典》总则编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
期刊
股东的出资责任rn现实中,如果出资存在瑕疵,股东是要承担责任的,因为出资瑕疵会损害公司的法人财产权,危及公司的独立法人资格.出资瑕疵大致可分为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两种情
期刊
笔者办理了数以千计的案件,既见过太多的婚姻“小白”(编者注:网络用语,指某方面水平较低者),也见过太多机关算尽的婚姻“高手”.rn笔者有一位当事人属于婚姻“小白”:这位女
期刊
2021年3月,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引导工作,防范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
期刊
近年来,汽车消费在居民支出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繁荣,汽车消费纠纷也频频出现,让一些购车消费者烦心不已.rn2021年3月14日,为了让社会公众客观、全面地了解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