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崇岐致顾廷龙信札考释(1939—1958年)(四)

来源 :高校图书馆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收录并考释原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部主任沈津先生收藏的聂崇岐致顾廷龙35通信函.信札的时间集中于1939年7月至1958年间,内容涉及燕京大学状况,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引得编纂进展,燕京大学图书馆与上海合众图书馆购书事宜,平沪两地旧书业情形,以及聂崇岐个人教学、研究工作等.从这批信札可以窥见1939年之后聂崇岐工作、生活、学术研究及与友朋交谊之情形.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有效举措,对于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所面临的困境,精准号脉、对症下药,就基于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合理化路径与措施。
《我的叔叔于勒》自20世纪60年代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以来,其单元位置、教学目标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主题解读也经历了社会化、工具化、多元化解读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为现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阮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底蕴深厚。现代阮曲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元素,形成风格各异的乐曲。本文研究传统经典曲目《悠远的歌声》、《草原抒怀》、《石林夜曲》,这三首曲目分别具有鲜明典型的民族风格,蕴涵着不同风格的演奏技巧,它们也包含了音乐风格辨识度极其明显的地域性特色。虽然对于阮乐曲繁多的记述来说,这三首曲目只是冰山一角,但是从现代音乐与民族特色融合性角度来说,研究其演奏技巧和风格有着深远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将从每首曲目中的民族性符号着手,提取乐曲民族特征
刺绣是我国传统工艺之一,同时具有审美价值及历史研究价值,在古代刺绣因好耗时长、造价贵、图案华美成为了一种象征着身份的装饰手段。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刺绣已经成为成熟的制作工艺,其制成品远销海外,使刺绣亦演变为文化名片。作为曾经的皇家刺绣——满族刺绣是刺绣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通过分析王氏刺绣,以期为传承满绣文化提供参考。
期刊
文章以中国30所“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图书馆和10所WIPO《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创新指数排名前三的瑞士、瑞典和美国的高校图书馆作为调研对象,对其知识产权素养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教育主体进行比较,分析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相关经验,通过参与微视频的制作、针对性内容设置和深化教育合作等创新举措,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素养教育提供思路借鉴.
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加注重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阿卡贝拉融入到高校合唱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处事和办事能力,这一艺术形式的融入为高校合唱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力量。我们通过将阿卡贝拉融入到高校合唱教学中,在分析其主要特征和应用价值后,提出了具体实施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之后开展高校合唱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在与日俱增。因此,为了不断不仅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需要不断加强基层群众的管理和建设。本文就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解释,包括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等,旨在不断加强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和谐社会。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常态.为进一步推进混合学习教学改革,需要想办法提升在线学习质量.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所达到的认知水平,是评价在线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依托大学专业课程远程教育应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网络学习平台上在线学习行为和大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与认知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改善大学生在线学习行为来提高其认知水平的有效策略,提高在线学习质量.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印发文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系统发展“三农”事业,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新内涵.乡村社区教育是以乡村作为教育地点、以农民为教育主体、以促进社区和社区居民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主体和内容相契合,对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和提升乡村振兴内涵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乡村社区教育的功能出发,提出了乡村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分别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传统文化滋养、推动乡村治理和培育新时代农民等方面发挥乡村社区教育的功能,最后提出了发展乡村社区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