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广泛吸引家长的有效参与,是当前家园共育的工作重点。
  家园共育理念要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幼儿提出一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成人的影响不容忽视,只有教师和家长做到行动一致、原则一致、要求一致,才不会使幼儿内心秩序混乱,对于自己的行动也就更加明确。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可以自己背上小书包,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和小朋友们整整齐齐排队,等待家长来接,自理能力很好。但是每天来幼儿园时,总是把两只小手插在口袋,后面跟着的家长帮他们拿着书包,老师提醒时也能感受到孩子并不想自己拿,需要家长跟着拿到教室。于是,老师专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并达成共识以后让孩子自己背书包、拿东西,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孩子自理能力都变得更好了。可见,相同的教育理念,一致的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行为的持续性发展。

  家园共育形式要多样。家园共育的形式要突破以往一学期一两次家长会、一周换一次家园共育园地或家长窗口的传统,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向家长进行反馈,包括幼儿在活动中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表达、如何合作等,家长也可以针对幼儿在家的表现进行记录、反馈,谈谈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用便条的形式,拿到班级进行交流。家长间的互动形式可以通过“结对子”“互助组”等方式,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以家长拉动家长、家长指导家长、家长影响家长,做到家长资源的扩大化。我们积极在家长中间成立互助讨论组,请家长朋友们以5人为单位,经常性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反馈幼儿的突出问题。如有的家长反映幼儿在家总是看手机,针对这个问题,家长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将问题向老师进行反馈,积极探讨共育方法,得出结论:让幼儿有事可做,有同伴交流、玩耍。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了家长的烦恼,也促进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总之,家园共育是成就幼儿的必要途径,要真正发挥其作用,还需不断探讨与完善,但是这需要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所有人朝著同样的目标,用爱架起家校共育的桥梁。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钟家庄街道办事处晓庄幼儿园)
其他文献
2020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虽然不能在前线冲锋陷阵,但管理好自己的学生、看护好自己的孩子是我们力所能及且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这非常时期,我既是平定县九年级化学的“录课教师”,又是两个班的“辅导教师”,还是一个高三女孩和一个两周岁男孩的妈妈……多角色的我从最初的盲从、疲惫,到逐渐的交流、适应,再到最后的分享、热爱,真的是感受到了别样的幸福。  一次次课件的制作,一遍遍录课的尝试
期刊
家校共育,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家、校要一同发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家、校各负何责呢?一、家庭教育:帮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1.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生态。良好的物质生态,保障孩子生命健康。健康的饮食搭配和作息时间,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如果孩子的生命健康得不到保障,学校教育也必然受到影响。同时,良好的精神生态,保障孩子心理健康。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由从小的经历和环境造就,家庭以其血缘的联系
期刊
对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我认为家长和学校应该是合作伙伴,是孩子奔跑的两轮、是孩子飞翔的两翼,两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缺一不可。和谐高效的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和学校的作用,让两者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但是,在实施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家长和学校之间还是要有一定的责任边界。  首先,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孩子、立德树人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责任。家长要明白“身教胜于
期刊
“家校共育”有边界吗?当然有,而且一定要区分、鉴定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了“边界”,不仅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造成不负责任、不尽义务且不自知的后果。  家主“内”,校主“外”。这里的“内”注重的是孩子的情感、情緒和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而“外”指的是做事能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技能技巧能力。想要孩子学习成长得健康、阳光,家校就要职责分明、各尽其责。家长要通过家教和家校沟通等渠道,来正面管教
期刊
“无瑕”,是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教育集团的“掌门人”冯荷霞校长的微信名。人如其名,她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在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她率先垂范,带领集团全体师生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但来势汹汹的“战争”中,力求打一场完美无瑕的“抗疫之战”。抗“疫”之始有远虑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在为集团抗击疫情这盘“棋”谋势布局之时,冯校长高度重视,1月22日上午,太原市还未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冯校
期刊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无论何时,都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所谓“家校共育”,就是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当今时代,“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提升家长,成就孩子”“让家长走进课堂”等理念被越来越多的
期刊
2021年3月5日,农历惊蛰,全国第58個学雷锋纪念日。这天下午,太原市实验中学报告厅不时传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雷锋精神要弘扬,传播社会正能量。巡讲奔波十万里,只求三晋满正气。不要人夸颜色好,只为处处有雷锋!”铿锵有力、慷慨激昂,如滚滚春雷。  这是刘建成第555次学雷锋巡讲,也是他第555次说出这42个字。每一次,刘建成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8年来,这42个字传播至全省11个地市、60余个县(市
期刊
2019年8月1日,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长治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的发布充分体现了长治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也为解决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提供了政策保障。一、《方案》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国家卫健委公布,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近视年龄越来越小,高度近视越来越多,近视诱因不断增加,情况十分严
期刊
孩子的成长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家长应承担起对孩子共育的责任,为孩子成长撑起一片天空。家校共育虽然是当前的主流,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家校双方不如意、相互抱怨,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和冲突行为。故此,厘清家校共育的边界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家长不应该简单地强调学校教育的单向作用,把学校教育当作孩子成长的唯一场域,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义务和家庭教育天然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片面地夸大學校
期刊
近年来,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备受推崇,很多家长也非常明白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家长过于敏感,孩子稍有风吹草动就冠以各种问题,当成一种“病”来看,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有的家长为孩子代办一切,造成孩子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同时也给自身带来很大压力,常常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家长竭尽全力配合学校工作,无意间成了随叫随到的校外辅导员。这些现象无论情有可原的、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