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仅仅从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角度去理解是不够的.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状态的三大阶段理论到"重建个人所有制"具有逻辑必然性和内在统一性."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是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实现以自由劳动为基础的自由个性.
其他文献
利用溶胶一凝胶法在LiNi1/3Co1/3Mn1/3O2颗粒表面包覆一层纳米级厚度的Al2O3,提高了其高截止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倍率。陛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
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制的完善以及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法院调解这一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司法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时代赋予法院调解新的价值的同时,也使其原有
一、基本案情    2005年12月26日6时40分许,简某驾驶制动系不符合技术标准且载物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闽E-60560号大货车由广东沿国道福昆线往漳州方向行驶,行至国道福昆线325KM路段,遇郑某无证驾驶制动系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无牌号轻便摩托车由路右路口驶出欲左转弯驶往漳浦方向时,在避让过程中,货车正面于路右快速机动车道内与摩托车左侧发生碰撞,造成郑某受伤及两车局部损坏的交通事故。2006
本案有着缺席审判的“硬伤”,久告不休的缠访经历,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启动再审、二审程序的罕见“履历”。为了求得并给予一个正义,笔者对历史进行了追寻,在惊叹昔日执法简陋之余,反思今天的我们围绕案件所做的点滴注定也会成为历史,被后人拷问。透过本案,我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程序对于案件的意义、对于当事人的意义,责任除神圣之外还有厚重……  ——作者    2010年4月28日,又是我职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一天。
一、要树立法治理念,不断健全证人保障机制    随着轻缓刑事政策的贯彻、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等工作的不断推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司法机关可能会更多地考虑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届时证人面临犯罪嫌疑人及其他人员干扰的可能性也会加大。  对检察机关来说,必须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成熟的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来完善我国的证人保障机制。  一要真正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公权力对证人的保护。  二要在理
本文从人力因素的角度,对企业制度变迁的原因进行分析.人力因素经济价值的提高,越来越要求节约交易费用,因而对企业的产权模式存在选择;知识在诸生产要素中相对重要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