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对接为目标改进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模式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教学的必要性,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法陈旧、实训不系统、重视操作教学忽视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实训教学仅停留在“模仿”的层次等问题,提出从校内实训教学模式、校外实训教学模式两方面探索基于岗位对接目的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岗位对接 会计实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C-0184-02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尤其是会计类专业毕业生由于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增大,许多毕业生无法从事对口的会计专业,这其中不乏高职学生由于在校学习期间动手能力较差,以至于无法与岗位对接。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训教学,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岗位对接,为高职学生更好地就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学生在就业中与同专业的本科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劣势:一是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深度不够,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问题无法通过自己有效解决;二是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往往更愿意选择那些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具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高职学生就业之路比较艰辛。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很多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用人需求、企业的用人标准来定向培养学生,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灌输,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職院校会计专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但是由于会计资料的特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账目是不现实的,因此以岗位对接为目的,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岗位适应力势在必行,由此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应“需”而生。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教学是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实践应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它让学生在学习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了专业实践技能,对于毕业之后快速融入工作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当前,会计岗位中存在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要求标准与财务人员具备的能力素养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加深,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升,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基本的账目处理能力,更希望财务人员能够发挥好管理这一职能,通过自身的创造性、综合性来加强财务预算、核算深度,从而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依然停留在传统时期,教学模式也没有改善,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岗位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与那些本科毕业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出现就业难等问题。对企业而言,每年应聘会计岗位的人极多,不仅仅有应届毕业生,还有很多具有工作经验人员的再就业,因此企业在选人时可选范围很宽广,在同样的工资水平上企业更愿意选择具有工作经验或者学历较高的人,这样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只会“纸上谈兵”的毕业生将被残酷淘汰。
  (二)教学手法陈旧,实训不系统
  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虽然也将某些企业的经济业务拿到课堂让学生进行练习,但是练习的内容基本以记账、算账以及制作会计报表这三项内容为主,那些稍微有难度或者较为先进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被学校列为练习内容。由于练习量的不足和内容的不充分,加上学生后期的遗忘,学生在真正投入工作后只能进行简单的、不系统的记账,与企业的用人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会计专业老师的思想意识松懈,认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等不能相比,学生能力和水平有限,因此在教学计划中本着简单的原则施行;二是资金的缺乏导致教学硬件设备比较落后,会计信息无法得到有效更新,即使某些老师想要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学生本身的求知欲不强,对现在的就业形势了解不充分,不知道作为一名会计应该具备哪些技能,这样在学习中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会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主动学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三)实训仅重视操作教学,忽视岗位职业道德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在安排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会计职能,往往选择一个学生做到总揽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审工作,会计岗位和出纳由一人完成。这样的实训教学方式,既与财会工作实际不相符,也与学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了解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在实训教学中就开始违规操作,今后即使成功应聘到企业当中,走上工作岗位也必定会受之前影响做出很多违反会计行规的事情,一旦为企业招来财务风险、政策风险,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四)会计实训教学仅停留在“模仿”的层次
  高职院校经费有限,在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很多设施与条件都与企业财务部门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形成了仿而不真的局面,并且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应该遵循的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并不健全,学生们不能将走进实训室学习视为到实际企业工作”。学校也很少将企业的财务工作标准拿来作为学生考评的依据,学生在实训结束后仅仅将账目、报表等逐一上交即记为合格,这样的实训对学生和老师而言虽然十分轻松,但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学生,当他们真正步入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对今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以岗位对接为目的改进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模式
  现在企业在会计岗位人员的招聘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工作经验。因此,高职院校会计岗位实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仿真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此,笔者在实训教学模式改革中将实训地点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
  (一)高职院校会计岗位校内实训教学模式   1.校内实训逐步仿真化。针对上文所述的高职院校实训中仿而不真的情况,建议学校要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教学环境优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的实训环境。首先,可以先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资金补助,引进一部分教学设备,例如计算机、会计专用软件等硬件设备;其次,完善高仿真实训室,一个完备的实训室应该有一定的规模,能够满足全部学生同时进行实训,尽量保证此实训室能够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完成多种教学内容,达到全方位的教学目标。
  2.校内实训中做到单个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项目实训要采用模块化,要包含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会计项目实训以及会计岗位项目实训等多项内容。在这三个大项目下还要涵盖其他小项目的实训内容,例如阿拉伯数字的书写、大写书写以及点钞、真假钞的识别等小内容;在基础会计项目实训中主要包含会计报表的绘制、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等主要内容;在会计岗位项目实训中要包括出纳、往来款项、存货、成本核算以及資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只有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统一,学生的技能与水平才能实现质的提升,在毕业后参加工作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节奏,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高职院校会计岗位校外实训教学模式
  1.学生走进企业。校内实训仿真模拟的程度再高,与企业真实的工作状态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学生在心理上不会将实训当作工作,因此实训的过程中依然可能出现玩忽职守、偷懒懈怠等问题。为了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建议在校内实训结束后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与气氛,还应该将实训地点放在企业,开展校外实训。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与企业达成协议,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这不仅为学生的实训提供了地点,也为学生毕业后提供了更多的择业对象。在校外开展实训中,企业可以拿出一些比较老旧的账目让学生参与处理,毕竟真实账目与校内实训账目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通过接触真实账目,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企业处理账目的具体流程,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大量的经验。校企合作是一项互惠互利的新模式,有利于产学结合、互利共赢目标的实现。
  2.企业走入校园。鉴于企业同时间不能接纳大量的学生进行实训,也可以考虑引企入校模式,建立“校中企”,并共建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创建会计岗位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合作向纵深推进。推行“学校+企业”双模子育人方式,按“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实施“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资格考证+职业技能训练”三方融合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优秀“双师型”教学团队,实施多元评价模式的改革,提升专业群的教学质量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当今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账务处理能力要求愈来愈高,企业急需毕业即可上手的“会计能手”而非“会计学徒”,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立足社会需求,以岗位对接为教学宗旨,对会计实训课程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兴俊,王淑平,关凤霞.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岗位对接综合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商业经济,2010(5)
  [2]孙亚红.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与职业岗位对接探讨[J].经济师,2015(2)
  【作者简介】杨 悦(1981—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任教师,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会计教育教学类。
  (责编 王 一)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聚丙烯组、聚乙烯组、酚醛组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达到了I类胶合板与II类胶合板的要求,而脲醛组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值达到了II类胶合板的要求;总体而言,聚丙烯组的物理力学性能明显优于聚乙烯组与脲醛组,并与酚醛组复合材料相当。  【关键词】吸水厚度膨胀率 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 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C-
画竹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一个画题,曾产生许多大家和佳作。但历来对画竹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述却很少。李仲元同志近年来留心于此,通过对历代画迹、画史、画论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撰写了《论竹主题画的源流》一文。文章考证了唐代竹画的产生和成就;论述了宋代两种流派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分析了元代之后文人墨竹画大盛的社会条件、历史背景。肯定了它的成就及思想高度,还指出了它的时代局限性和艺术上的消极影响。并论述了以书法入画、以诗配画等时代特点。这是一篇探讨我国绘画发展史的文章,作者试图通过对历史上某一绘画题材的研究,深入认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民族元素在现代媒体广告中的应用,分析广西民族的地域文化元素,阐述广西民族文化与现代媒体广告的关系,提出从民族形象、民族标志性元素、民族文化等方面将广西民族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媒体广告中。  【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元素 设计元素 现代媒体广告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7C-0180-02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拥有多样
信访制度是一项中国特有的针对诉愿权实现的制度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此制度本身存在有很深厚的理论内涵,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它在密切联系党群关系、发扬人民民主正义
目的观察感觉神经损伤性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血管重构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新生雄性Wistar大鼠在出生后第1天和第2天分别皮下注射辣椒辣素以建立感觉神经损伤性
【摘 要】本文论述微课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个性设计策略,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通过融合情境教学以营造学习氛围、直击教学主题以品读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以促进知识转化、开展实践交流以实现思维互动的微课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高中語文 微课模式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048-02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
本文论述了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引路、推荐读物、榜样影响、开展活动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自主阅读气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授人以
介绍Internet在心血管病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病学的影响.分类介绍Internet在心血管病学中的应用、检索信息的途径、Internet中的心血管病学资源等.Internet为心血
本文论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归纳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经常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科学的归纳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本文论述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通过确定自主学习目标、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内容、自测反馈和教师解疑释疑等步骤实施自主学习过程,并以 What’syour f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