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ST段抬高性室性早搏(室早)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分析,评价患者的预后。
方法2000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韶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心电图检查,符合ST段抬高性室早患者43例(男25例、女18例),分析病因、恶性心律失常类型、QTc间期、QRS波的形态,并均进行心电监护、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电图等追踪检查。
结果43例患者中,3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占79.07%(室性心动过速25例,58.14%;心室颤动6例,13.95%;R on T 3例,6.98%)。34例患者中,病因最常见为急性心肌梗死,20例(46.51%),其次为急性心肌炎,6例(13.95%)。QTc间期>440 m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7.5%;QTc间期≤440 ms,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42%。34例患者分2组:QTc间期延长组21例,发作方式以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多见;QTc间期正常组13例,发作方式以除Tdp外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多见。34例中有24例出现ST段抬高性室早呈碎裂QRS波(fQRS),以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为主,占58.82%;10例为室早无fQRS,以心肌炎为主,占11.76%。
结论ST段抬高性室早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以急性心肌损伤为多见。ST段抬高性室早合并QTc间期延长、fQRS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概率较大,必须及早预防和治疗,可作为早期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