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途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技能的高低和教师在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设想与操作有很大的关联。以教学时间为标志进行分析(以达成课程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为共同前提),下面分四种实验:
  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学、练、评的统一),效率最高;
  课前无预习,课后有作业,先教后学(后练),效率是常规效果(效率一般);
  课前有预习(先学),课后无作业,先学后教,效率改革探索中(效率不明);
  课前有预习(先学),课后有作业,先学后教,效率低下遭摒弃。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得出结论即(当堂完成)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学、练、评的统一),效率最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少教,努力使学生从“课前”和“课后”解放出来,让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当然,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里教师就要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处理好学与习的关系,光是学,是不够的,还要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所谓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是新的东西,习是旧的知识,新的容易有趣味,旧的容易厌倦,当按一定的时间去学习,从旧的东西中发现了新的东西,就会感觉到兴奋与高兴。探求原因,不难发现,这里学习的东西的新与旧存在着辩证关系:新与旧不但是相关的,而且是相反的。在相反的、对立的成分中,看到相成的,在矛盾中看到转化。在复习旧知识时,发现了原来学习中忽略的或遗漏的新知识,把不知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由知之少到知之多的过程,这就是辩证转化的关系,带上了哲理的色彩。
  讲究学习方法还包括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就是所谓的合作与探究,在学习中显得很重要。
  孔子的“不耻下问”便揭示学与问的关系。自己很聪明知道很多的知识,是不是就够了呢?孔子说不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得向他人学习。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向上请教,没有心理障碍;而向下请教,心理障碍就很大了。孔夫子把心理问题提得很尖锐:耻。向下讨教,心理障碍是羞耻感。孔夫子的理想人格是不以向下讨教为耻。学问的追求,要超越世俗的羞耻感。这里只有虚心,认清自己的不足,不管学习对象地位的高低是贫是富,谦虚地向人家学习讨教,学到知识。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互相协作与探究,才能互为促进,共同进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便是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这里却包含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价值取向。作为教师,应诲人不倦。这里就包含着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指导技巧,学高为师是一方面,不倦的耐心的指导精神不可或缺,更得讲究指导的方法,我们不妨来看看孔子的诲人之道,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孔子把诲人之道放在三个范畴的矛盾中加以分析。这种分析以层次递进为特点。
  第一个范畴:知之。即让他知道,让他理解。也就是通过讲解课文传授给学生知识,这是我们当下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这是得到很多教师肯定的。但是不排斥一种倾向,就是满堂灌,把学生弄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失去了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因而还不够,所以需要第二个范畴。
  第二个范畴:好之。就是让他爱好知识与学习方式,让他对学习的内容有兴趣。不是老师要他学,而他自己喜欢学,对知识产生了由衷的兴趣。
  第三个范畴:乐之。即从学习中获得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感到快乐。爱好、喜欢,当然是主动性了,但是主动性也有层次高低之分。对学习的知识和过程爱好了,也许只是对知识的浅尝,还要让他在学习、钻研中感到快乐,感到幸福。这样的学习主动性就更为理想了。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快乐幸福的境界呢?
  就是在教学知识解答问题时,不能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去苦苦思考。即使看着他不得要领,也不轻易去启发。不到他百思而不得其解,或有所意会而不能言传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学生学习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不再轻易地教授更多的知识,因为这时的学生不得要领,即使教的再多,也是枉然。这就是迫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能独立思考、自由拓展,这样学生学习才有创造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高中课程改革为什么一直强调学生要自主性、研究性、创造性学习的原因。
  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做法,是迫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思考问题,不到临界点上,不给以启发。而对学生而言,思考问题已经到了临界点上了,还一味苦苦思索,就有可能钻进牛角尖,这时,与老师同学询问、讨教、对话,就显得很重要。这就所谓的“受学重问”。
  我们也可以从孟子教人读书的方法中得到一些体会,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得”,由学生在学习中去领悟,去获得,而不是在学生无思考时就告知。只有学生自己体悟到的,才能长久保有,才能巩固,才能积累深厚。积累深厚了,在运用的时候,才能左右逢源。就是孟子所谓的自得之、居之安、资之深、取之左右逢源。
  孟子用心良苦地运用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学生。如其善于运用寓言比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课文中“弈秋诲人”的故事,就是一例。这里不但有故事情节,而且有细节。如“一心以为有鸿鹄之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很生动形象地告知启发学生心无两用,专心致志的重要性。又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等。这些与当下提出的高中课程改革中的启发式、问题式教学相吻合。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市侨光中学。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2002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进入了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近年,电力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电力建设、结构调整、技术进步、装备能力提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主体性的激发,这要我们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指出学习方法和方向之后,少讲精讲,让简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够自主的去阅读、思考和发现;通过回归简约,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提升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提升的平台。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实现语文教学回归  传统语文教育方式比较简单,就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形式多是老师唱主角,但是课堂形式简单,学生
2010年5月23日-26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8届年会在越南河内召开,会议期间举办了"大坝与可持续水资源开发"国际研讨会、"促进非洲水电发展圆桌会议"和国际大坝委员会第78届执行会议
从线性浅水方程组出发,在Arakawa A-E网格和Z网格上,从频率和群速方面讨论了这六种网格对大气中的两种重要的波动:惯性重力波和Rossby波的描述能力.结果表明:C、Z、E网格比其
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气候系统模式(CSM-1)的基础上,通过使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T63/L30全球海洋环流模式替代CSM-1的海洋分量模式以及其它一些必要的改
2009年3月26日,河北省水利厅在涉县组织召开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初步验收会议,列入2006-2008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扩大试点项目区建设的涉县、平山、涞源和赤城四个县的试点项目建设
在近些年的高考阅卷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考场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几点缺陷:  1.字迹潦草,书写不够规范 有的学生字迹潦草,难以辨认,阅卷老师只能上下文联系,连蒙带猜,才能勉强读懂句意;有的学生不懂书写格式,如开头不懂空格,文中不懂分段,段中不懂得正确书写和运用标点符号。  2.扩写材料,没有认真审题立意 近些年,全国新课标卷中的作文都是新材料作文——即讲一个故事(事件),让学生提出观点写作文。但有些学生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必须转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仅把承继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视为最重要教学内容的思想,而应把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和途径,为未来社会培养创造性人才。  一、明确语文教改的要求  关于“语文”,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学,有人说是语言文化。叶圣陶老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
以宁波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及统计分析,发现现今网络购物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相当高,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们认为通过网络购物快捷方便以及网上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和拉美企业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与此同时,拉美企业在中国和中国企业在拉美的现象也随之普遍。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对中拉美文化差异的了解,探讨跨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