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并从阅读中享受到乐趣。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中创设一种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便获得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输入的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于漪老师说:“现在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应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解所学的材料,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技能的训练,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英语阅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才会有阅读的自信心。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使阅读成为一件令人愉快的活动,是有效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根本保证。
  1、 充分利用“热身”环节来激发兴趣
  英语阅读应当是轻松愉快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扩宽学生知识面,调动其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己查阅相应的背景知识。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还应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努力使学生由“要我读”转变成“我要读”。教师还可以用笑话、猜谜、游戏等导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及内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乐读。
  不同的阅读活动需要有不同的导入形式。如果课前活动中有多媒体的加入,一节小学英语阅读课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图片、歌曲、预测故事等的导入,或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资源来引导学生联想,甚至是利用多媒体动画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都会增加对阅读内容的兴趣。
  二、教师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环境,精心选择阅读材料。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是保证成功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前提。阅读材料的精心筛选是非常重要的,文章的难度、篇幅、题材都必须要符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年龄特征,对学生成长有一定的意义。我们可以根据课本所学的知识,编写和收集一些英语小故事、小短文等。在材料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小学生所熟悉的童话故事,日常生活情景、各国各地区文化介绍等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内容。
  三、重视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阅读策略。
  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在教师的阅读策略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得以提高。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穿插一些阅读策略的讲解,通过练习等查漏补缺,补充学生没有掌握的阅读技巧和策略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创造有利于启发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条件,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使用,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1、猜测词义。
  当学生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里面必然有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单词。在这时,教师不应该让学生直接查询或询问,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来搞明白单词的意思。
  2、问题引领,剖析主干。
  这是我们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关系。而提问是检测学生理解与否的主要方式之一。提问可以按目标分三个阶段:读前提问、读中提问和读后提问。读前提问的原则是围绕主题提出一些发散性问题,一般以“wh”问题为主,如“when”、“where”、“who”、“what”等,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有关背景图式,同时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这是学习动机的一个主要驱动力。读中提问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读后提问是将学生的理解引向更高一级阶段,即在获取语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判断、评价性问题,训练学生综合概括和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
  3、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有技巧的阅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进行快速阅读时,指导学生运用略读和寻读,了解文章大意,查找特定内容;培养学生依据文章的标题,开头段落或是首句对所读材料进行预测,基于文章内容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态度;利用上下文或是句子的意思猜测词义。系统地训练学生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的使用,能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自信心逐步提高。
  4、“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使阅读与写作相得益彰。
  广泛的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输入,但仅仅依靠语言的输入是不可能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说”和“写”来检验和促进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始终占有主导地位,“写”成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难题。为此,我们运用了“以读导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法。“以读导写”就是老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定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然后运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5、对学生的阅读策略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与反馈。
  教师除了教学生如何使用阅读策略,还应通过师生互动和布置阅读任务等了解学生对策略的掌握情况,对策略的使用进行评价,给出反馈意见,以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达到让学生形成系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目的,切实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其反馈信息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之处,摸清楚学生的强项与弱点,为今后的教学起到指引性作用。
  总之,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能力的提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是有限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自主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学会了应变和自我调节才能够称得上提高了阅读能力。而培养自主阅读的学习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遵从新课改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等,使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  阅读教学本身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鲜活的、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场域,如何在知识达成的基础上做到阅读教学的松弛
期刊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1例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回顾和总结。结果:101病例中,其中2例未经临床干预因肺栓塞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对作文教学方面的感受还真不少。在作文教学中需要探讨的东西太多了,它不但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宽窄、认识水平的高低,还关系到社会的影响、家庭的熏陶等。对于十来岁的儿童来说,如何将他们自己的所做、所见、所感用书面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重在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教给学生怎样写,还要教给学生会写、写好。今天,我冒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位置,而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鼓励学生“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言我情”,写出“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习作,不断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厚积薄发,丰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