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北疆夏大豆荚粒空间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大区试验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免耕(NT)四种耕作方式对北疆复播大豆的农艺性状、单株荚数、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每荚粒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基本表现为土壤实施耕作处理均优于免耕,其中以翻耕覆膜的效果最好,翻耕次之;单株荚数和粒数的空间垂直分布因耕作方式而异,翻耕覆膜、翻耕、旋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的中层和上层,免耕的主要分布于主茎中层和下层;不同荚粒的数量均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其中2粒荚和3粒荚的数量是构成不同耕作方式单株产量的主体,相关系数
其他文献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本文以金融市场与机构课程为例,分析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内容与工作内
李杲以行气、温通、利水等为治疗思路,从脾胃、元气、阴血等方面论治饮酒过伤,继承前人经验,灵活运用古今方,开创独特治疗方法。通过研究李杲对饮酒过伤的论治,对其临证治疗
我组编的极限邮集曾以《拱门》为题获2002年的全国首届老年邮展镀金奖、广州第二届全国极限邮展大镀金奖,参加首届邮展高级研讨培训班后对这部展集有了新认识,并连题目在内全部
The recent growth of the World Wide Web has sparked new research into using the Internet for novel types of group communication, like multiparty videoconferenci
莲鹤方壶1923年8月出土于河南新郑市南门内李家楼一座曾经被盗的郑国大墓,多数学者认为此墓应是春秋中期郑国成公(前584—前571年在位)或僖公(前570—前556年在位)墓。出土品有
为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价值引领工作,文章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存在缺乏考核入党动机的有效手段、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学生
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奉旨批准由主要在沿海地区施行的海关邮政扩改为向全国推广的国家邮政,同时将邮资计费单位由银两制(关平银)改为较便计算的洋银制(即银元制)。因此邮
In the Cellular Long-Term Evolution (LTE) downlink, the smallest radio resource unit a Scheduler can assign to a user is a Resource Block (RB). Each RB consists
传统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适合培养经济转型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本文以税务筹划课程为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翻转课堂
朱星是从宇宙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落到地面上的天然固态物体,也叫“陨石”,我国民间俗称“天然石”。陨星是早期太阳系形成时的产物.多为宇宙中星体的碎片。它们是人类认识宇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