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与巴身小苗寨“常胜”乐器文化管窥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n78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巴身小苗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由于封闭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在这里诞生了许多别具特色的古老传统乐器。“常胜”(音译)是巴身小苗寨地区一种传统民间乐器,属双管单簧气鸣乐器科乐器,音色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从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角度对常胜乐器文化进行探究,研究其社会功能及审美特征,这对于该地区器乐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要,为巴身小苗寨地区的器乐文化保护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常胜;巴身小苗寨;乐器文化;非遗保护
  一巴身小苗寨与器乐文化
  巴身小苗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紫云、镇宁三区县交界的大山深处,这里世世代代几乎只由苗族这一单一民族构成。传说巴身小人是经过战争洗礼后从“活人坟墓”中走出来的一只苗族后裔,属于蒙正苗族,自称是夜郎国“竹王”的后裔。封闭的群山保留了他们的原始思维,同时也保存了他们古老而奇特的文化。直到今日,他们还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虽然和其他地区的苗族一样,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祖先留下的文化被他们用多种艺术形式世代承袭下来,无论是深沉久远的民歌、律动强烈的舞蹈或是肃穆凝重的戏剧表演,都是古老的历史文化在他们身上烙下的鲜明印迹。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这里保留了大量古老苗族独特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最近,随着大量的田野考察和当地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巴身小苗寨文化逐渐被世人所知。
  经过田野考察发现,巴身小苗寨所使用得许多传统乐器与其他地区的苗族存在着较大不同。在这里除了苗族地区常见的芦笙、木鼓等乐器以外,还保留着该地区独有的双管双簧气鸣乐器“常胜”、单管边棱气鸣乐器公母笛、筒形弓拉弦鸣乐器“马身四弦胡”等。部分乐器在应用中分为“公母”,音质相似,分为不同声部,在演奏之中高低音搭配得当,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风格。这些乐器在历史资料记载中出现较少,在形制、音色、演奏技法等方面也与其他同科乐器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独树一帜。总的说来,这些独特的乐器承载了巴身小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带有当地独特的民俗与地域文化印记,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
  二“常胜”文化及其审美
  “常胜”(音译,当地人亦称之为“枪笛”)是巴身小苗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乐器,按照分类,应属于双管双簧气鸣乐器,由两根大约12至18厘米的管身绑在一起组成,多为木制或竹制,每根管身上有8个音孔。乐器顶端的管口直径约1-2厘米左右,装有两根约3厘米长的稻草或芦苇所制作而成的哨嘴,在哨嘴根部有一个金属制的气盘用于调整唇部位置。在演奏常胜时演奏者把哨嘴含在嘴里,用管乐中常见的循环换气法(当地人也叫作“鼓腮换气法”)来吹奏,这样可以使演奏者的气息不间断地鼓动哨片震动,使得两管同时发出连绵不断的声音。常胜在实际运用时主要是独奏或几人合奏的形式,它有着魔幻般的音质,音色高亢清亮、苍凉深邃,略带有悲凉幽怨之感,有时又可以通過改变节奏或者音阶而演奏情绪欢快的曲子,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与地域特色。据不完全统计,在当地保留至今大约有数十首古老的曲目,在不同场合演奏的曲目也不一样,常演奏的代表性曲目有《邀情曲》、《望郎曲》等。
  常胜在巴身小苗寨的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乐器、法器、礼器。作为“乐器”,它主要是当地人在日常劳动生活之余所使用自娱或者娱人的载体;而作为神圣的“法器”,它又在部分庄重的祭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常见的民俗活动之中(如婚丧等),作为“礼器”的常胜更是不可或缺的。多重社会功能赋予了常胜非常丰富的审美意象,在当地人的生活里,通常用来表达庄重、悲伤、欢乐、情爱等不一样的思想感情。当地老人在被采访时,曾多次提到巴身小苗寨是夜郎王的后裔,古时因避难而迁徙到深山之中,而他们祖先用身边常见的木头等材料制作了常胜传给后人。许多巴身小人认为演奏常胜可以表达对祖先的尊重,故他们会在重要的祭祀场合使用常胜演奏一些庄重深沉的古曲。此外,当地有的老人说双管齐奏的常胜就如同两位亲人紧紧依靠在一起,这也象征着巴身小人心中的“依恋”与“不舍”,亦可用来表达对故土和对离散族人的思念,这与一种同类相似的乐器“芦管”(筚篥类乐器)的审美意象相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另外在男女恋爱或婚礼等喜庆场合,常胜演奏的曲目却通常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每当月亮出来时候,当地的青年男女就会走出家门来,拿起心爱的常胜等乐器,在月光下演奏起一首首充满幸福感的乐曲,以此来表现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祝福。综合来看,常胜在当地人生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不一样的社会功能。
  说到常胜就不得不提到羌笛和筚篥。在当地常胜有另外一种名字叫做“枪笛”,很容易让人想到羌族传统乐器“羌笛”。常胜与羌笛都是双管演奏,使用两根哨嘴,而哨嘴的制作、演奏技法又与筚篥非常相似。这几种乐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东汉马融《长笛赋》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可见从东汉时期开始,这类乐器就形成了最初的基本形制;而在唐时,羌笛和筚篥也成为比较常见的一种乐器,在许多诗词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相关记载。同样是双管同时演奏的乐器,常胜与其他两种乐器有什么的关系?是否是对其他两种乐器文化的延续?这需要对更多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深入研究。
  三常胜文化与非遗保护
  巴身小苗寨的乐器文化是贵州少数民族器乐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旅游活动的逐渐开展、其他文化的涌入与影响、文化传承的断层,巴身小苗寨乐器文化正在慢慢流失。如何丰富其文化内涵、开拓其音乐表现力、开展对产业化的探索,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特殊文化的实际情况,在非遗保护视阈下对巴身小苗寨传统乐器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保护传承巴身小器乐文化的思路与方案非常必要。我们必须要针对常胜所面临的缺陷和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化改良,从而挖掘这种乐器更大的发展潜力,丰富它的情感表达内涵、让其审美意象更为丰富,让更多人欣赏到常胜的更多艺术魅力。
  从乐器本身上来讲,常胜的制作工序繁琐,作为原材料的竹子、木材个体性差异很大,形制缺少统一的标准,演奏困难较大;而放在整个文化环境之中,青年人学习制作与演奏常胜者较少,乐器的传承青黄不接;乐器的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脱节,缺少新作品,文化的普及与传播面临着许多困难;等等。无论是常胜的制作与演奏技艺还是本身承载的文化,这样的非遗保护都脱离不了民俗学研究中传统文化常面对的两个重要特性——相对的稳定性、历史流变,这就需要权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那个“度”。当地政府对于巴身小苗寨的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常胜也逐渐出现在舞台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并不能唤醒人们心中的文化自觉性,这些文化也没有进行持续有效的生产性自救,发展前景依然不够明朗。
  我们需要对常胜的声学特征进行改良,作曲者需要为其创作更多新曲目,当地政府也应该投入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加强民众文化自觉性,认识到保护这些器乐文化的重要,建立起有序的传承与保护体系;在保持传统文化特征的同时尝试着将新鲜的文化元素融人其中,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唤醒全民文化情感,发掘巴身小苗寨传统乐器的文化魅力,让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挥更大价值,让所有人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精神满足和文化享受——这些都是对常胜的真正保护,也是对巴身小苗寨传统乐器文化的负责。
其他文献
长铃“美人鱼“——CM50QT型摩托车(如图1),是长春长铃集团有限公司新近上市的新产品,又称“美人鱼”。该产品外形美观、性能优越、价格低廉、品种齐全,一投放市场就受到广
献血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很重要的工作。关于血液的供应量问题,我看了一组分析数据,血液需求量在不断增长,而且速度还比较快,但是现在供血量基本上没有增长,还有负增长
是谁把第一辆摩托车请到世界上来的?这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回答起来却有点复杂。 可以这样说,摩托车是从自行车演变而来。当年的自行车前后轮大小相同。用踏板曲柄机构
在1868年的古巴独立战争中,旅古华侨做出了重要贡献。古巴人民的评价是:“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逃兵,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叛徒。”在当代,旅古华侨为古巴社会的进步
188.普吉奥(PEUGEOT,1898年至今) 摩托车、汽车老牌制造厂,向英国诺顿、DOT等名牌大公司提供单缸、双缸发动机,另外,世界上使用该公司发动机的工厂不计其数。1907年第一届马
与冰山白雪、绿荫秋叶等自然美景融为一体,是一种无可取代的精神按摩对于忙碌的经理人来说,户外运动不仅是释放工作、生活压力的渠道,更是品位生活的表现。自助游、攀岩、登
随着体育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大赛的日益增多,运动员出国比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时差问题就成了我们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对时差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将会
MTC先生: 您好,现有几个关于凌鹰车的小问题向您请教,请在百忙中给与答复,谢谢。 1.我现有一辆凌鹰125摩托车,已转行了2380km,并已换油6次(分别在280km、640km、958km、1347
改革开放的浪潮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我国教育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社会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 ,RSV)是婴儿和体弱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 ,每年在世界范围内流行。RSVA、B亚型和基因型划分的流行病学意义尚未明确。有关RSVA、B型在我国流行情况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