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政程序中的听证制度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6672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我国也于1996年通过的《行政处罚法》中第一次确立了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行政听证能否有效创设和顺利运作,与其遵从的理念、概念、冲突及权威方面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行政听证;理念;概念;冲突;权威
  行政听证制度作为行政程序的核心制度,顺应现代法治要求,已成为当今世界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一次正式规定了行政听证程序。2003年《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不仅扩大了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而且规定了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决定的案卷排他原则。这些都标志着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
  一、行政听证理念
  行政听证根植于普通法上的程序正义理念。程序正义观念是以发生、发达于英国法并为美国法所继承的"正当程序"思想为背景而形成和展开的。 [1]
  1、英国"自然公正"原则
  英国 "自然公正原则"一般被认为是西方行政听证最早法律渊源,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规则:任何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充任法官;任何人在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方意见,每一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2]听取对方意见就是听证的直接渊源。20世纪,行政权不断膨胀。为更好监督、限制行政权,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人们开始设想在行政权运作中设置监督机制。在程序控权的理念下,行政听证应运而生。
  2、美国"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在"正当法律程序"宪法条款指引下,美国1946年颁布了《联邦行政程序法》。它是世界上最早规定行政听证程序的成文法。它要求行政机关作出一切涉及行政相对人生命、自由或财产时必须听取行政相对人意见。行政听证成为美国行政程序法核心制度,获得广泛运用。该法对很多国家的行政程序立法有影響。联邦德国1976年行政程序法、日本1993年行政程序法等均以这部法典作为范本。
  二、行政听证概念
  行政听证概念,各国略有不同。如日本规定,听证是指行政机关作出了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决定时,就与该行政决定有关的事实及基于此的法律适用问题,提供申述意见,提出证据的机会的程序。[3]韩国规定,听证是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之前,直接听取当事人的意见,调查证据的程序。[4]我国学界认识基本一致。有人认为行政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由行政机关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陈述意见、提供证据及行政机关听取意见、接纳证据并作出相应决定等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5]有人认为,行政程序听证制度是指有关行政主体在制定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行政政策,及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之前,由行政主体告知相对人拟作出决定的主要内容、理由、主要依据、相对人听证权利,行政相对人据此向行政主体提供证据、发表意见,及行政主体听取其意见、接纳其证据的一系列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基本程序制度。[6]虽表述各有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行政听证就是行政机关在作出对行政相对人实质影响的行政决定前,接纳其证据,听取其意见的程序。
  三、行政听证中的冲突
  公平与效率这一对矛盾贯穿于行政程序法的始终,在听证中也不例外:
  1、听证范围
  行政听证的范围和形式都会影响到效率。随着行政权的扩张,公民权利范围的扩大,客观上使得听证的范围逐渐扩大。听证范围越广,越利于保证相对人的参与,确保行政的公正,但相应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致使行政效率低下。听证并非适用于所有行政行为,有些行政行为没有必要或不适宜听证,因此,听证要有一定的范围限制。[7]如何在保证公平的同时兼顾效率,较好的界定免除听证范围及正式听证的范围已成为一个紧要问题。
  2、听证主体
  听证主体从直接受影响的人扩展到间接受影响的利害关系人,使更多主体参与到听证中来,符合现代行政程序法发展趋势。但这样就影响到效率。为保证听证能够有效迅速进行,就需要控制听证进程,要求所有参加听证的人不偏离所争论的问题,不提出重复或无关证据。若听证时间过长,那就同拒绝给予相对人、相关人听证的做法没二样。因为多数情况下,无休止的等待就意味着相对人、相关人期待的某些权益失去意义。这也是公正原则的内在要求。所以强调及时原则是非常必要的。但及时并不等于仓促。相对人、相关人有权得到包含足够信息的通知,充足的准备时间。
  四、行政听证权威体现
  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许可法》 48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即听证笔录中没有记载的不得作为做出行政许可决定的依据。行政许可法确立了案卷排他原则。这正是我国立法中行政听证权威性的重要体现。
  《行政处罚法》42条规定:"……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听证应当制作笔录;笔录应当交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38条规定,调查终结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不同的决定。一般认为行政处罚法虽规定了听证,却没有规定案卷排他。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发现38 条中"调查结果"正是42条规定的听证中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事实、证据,当事人进行申辩质证达成的结果。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的"审查"只是对违法行为性质的确认。在行政处罚听证中,事实认定是遵循案卷排他原则的。[8]
  地方听证实施办法也有对该原则的有益探索。如《上海市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试行规定》26条就规定:"听证笔录应当作为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
  案卷排他原则利于确保公民权利不受政府行为侵害。听证笔录上记载的证据由于经质证取得,更具客观真实性,理当作为决策的唯一依据。案卷排他原则已在法律法规确立,相信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案卷排他原则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结语
  行政听证由于其 "以权利制约行政权"的特性,被认为是现代民主的标志。而我国行政听证的建立更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尽管行政听证在我国还不成熟,但它对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该立足本国国情,不断完善行政听证制度,使之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周颖.中国行政听证程序之价值研究[J].社科纵横,2007,(10).
  [2]卢运辉.行政听证程序的法理基础[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8).
  [3][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M].吴微,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5:178.
  [4]应松年.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513.
  [5]章剑生.行政听证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1.
  [6]姜明安.行政程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4.
  [7]张艳萍,黄国富.对美国行政听证程序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1,(6).
  [8]张琳.浅析我国行政案卷排他制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6).
  作者简介:郑菲(1989-),女,华东政法大学2010级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海上保险法中的保证制度是当前国际法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重点讨论了我国应在借鉴英国 《1906 年海上保险法》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海上保险保证制度中保证的概念及保险解除权的行使等问题。  关键字:保证;性质;解除权  随着经济发展和海上保险业的壮大,英国在《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对保险制度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第33条到第41条分别从保证的性质、明示保证、船舶适航保证、合法性保证等方面加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加强对检察机关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是我国检察体制改革的重点。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果检察机关内部的司法活动失去了制衡与约束,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便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其本身法律监督的地位也丧失了公正与权威。本文拟从建立健全检察机关
期刊
摘 要:反垄断执法和解制度因其能够有效平衡效率价值和公平价值而被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认可。但是,我国对反垄断执法和解制度的立法尚不完善,导致了该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我国应当确立反垄断执法和解的公开原则,明确反垄断执法和解协议履行的期限和制定统一的反垄断执法和解专门规则来提高该制度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反垄断,执法和解,可操作性  随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逐渐走向温和,作为反垄断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正朝着现代法治理念改革和转变,这是法治进步的反映,但是这一转变与我国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国情的冲突导致我国基层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面临着"合法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的困境,转型中国的基层社会生活对法律的内容和实践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如何确定转型中国的基层法院需要的事实发现法律规范和司法理念,没有现成的法制经验可参考,还必须在现有的法律制度资源中寻找实现公平正义的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特免权制度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职业特免权也必将出现在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法中。本文从职业特免权的理论基础分析入手,从功利主义和隐私权的角度阐明了职业作证特免权的正当性。并结合国外职业作证特免权制度的内容,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职业作证特免权制度进行了构建。  关键词:职业作证特免权 功利主义 隐私权 实体构建 程序构建  2011年8月30日,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期刊
摘 要:公司发起人在公司设立过程中实施的各种行为,对公司发起人自身、公司以及与设立活动相关的第三人,乃至对市场经济秩序都会产生影响。然而我国公司立法对公司发起人的规定仍有空白,本文意在对公司发起人的概念、资格、民事责任等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了完善公司发起人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公司发起人的概念;公司发起人的资格;公司发起人的民事责任。  作为我国公司设立必须具备的三大要件之一的公司发起人制度,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提出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角度制定和完善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职责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定和完善司法制度,对未成年犯采取相对不起诉、非刑罚处置制度以及改进审判主体增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功能,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预防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个主要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出租车行业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团体,同时,该行业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深层原因与该行业的特许经营制度密不可分。本文以合肥市出租车为例,对政府的不合理管制进行了分析,政府对出租车行业实行严格的数量管制和准入制度,以行政的力量促成了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经营权的垄断,同时政府和公司结成同盟,使得出租车司机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公平竞争的机制也被人为扭曲。想要恢复出租车行业的公平竞争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涉及的物业纠纷案件大量增加,其中大部分都是物业服务企业起诉业主要求支付物业费的案件。可以说,目前物业纠纷的主要矛盾焦点就是物业费问题。物业服务纠纷的起因往往是些小矛盾,但由于其特殊性,容易演变成群体性纠纷,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社区矛盾,更甚者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业服务合同 物业费纠纷 对策  一、
期刊
摘 要:税法溯及力是税法固有的缺陷,文章分析了税法溯及力在我国税收法律制度中的各种表现和特征,揭示了税法溯及力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税法溯及力缺陷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税法;溯及力;缺陷  税法溯及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狭义税法溯及力和税法解释溯及力。狭义税法溯及力是指在新税法中形式上或者实质上的对旧税法已经确立的税法效果进行追溯变更的现象。税法解释溯及力是指税法解释对税法或者是以前税法解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