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h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判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短期看房价和通货膨胀如何演变;中长期看收入分配结构演变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否大规模出现。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经济演变扑朔迷离,跌宕起伏,以美国和欧盟为一方,中国及新兴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两大类国家都遇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发达国家遇到问题的实质是:商品的自我需求太多,而商品自我的供给太少,因而债务问题是其核心问题;新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遇到的问题是:商品的自我需求不足,而商品的自我供给太多,因而扩大内需及出口是其中心问题。因此,未来两类相关而又不同性质问题如何继续演变发展,将是判断世界及各个主要国家经济走向的关注点。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未来短、中、长期(短期2年左右、中期5年左右、长期5年以上)走向的可能性,浅谈一下思考和猜测。
  中国3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及主要问题
  决定经济发展速度最核心因素说到底是科学技术进步速度,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30多年基本原因在于其技术进步的高速度。那么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技术进步的高速度呢?基本原因是中国及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式是“引进技术方式”,其特点是,在能够保证持续、大规模投资、出口,较高素质劳动力的前提下,就能够快速、大规模地通过引进技术形成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国以其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地理及人口特征显示了快速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形成了30多年持续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形成了目前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难题。其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收入分配结构和通货膨胀问题:“引进技术方式”下的经济增长主要特征是增长高速,而产生的问题是发展极不平衡。表现为:东中西区域发展的极不平衡、城乡发展的极不平衡、投资与消费的极不平衡、进口和出口的极不平衡等现象。显然,这些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收入分配结构的极不平衡。现在,民众和政府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通货膨胀,一般观点认为,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大、输入性通胀、成本推动。影响中国未来长期通货膨胀最深刻、最基本原因是成本推动,而形成成本推动的基本原因就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现象。因此,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政府为了缓解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必将在解决民生问题、“三农”问题方面持续地、大规模地进行政府支出,这必将引起最大人群(弱势群体)的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进而形成推动通货膨胀最基本的动因。总之,中国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是引起一切宏观经济结构问题的核心因素。
  “引进技术方式”的终结问题:中国特殊的制度与“引进技术方式”结合造就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但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持续下去。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地位的同时也表明,未来“引进技术方式”的空间几乎很小了,同时发达国家一般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和最新技术转让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正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可以想象,如果未来中国不能在技术自主创新方面有较为广泛的突破,不能基本上弥补“引进技术方式”终结而下降的技术进步速度,那么经济增长将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中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最简单的来料加工,到引进、模仿、消化吸收的“干中学”过程中,的确逐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但能否形成一定规模、持续的自主创新趋势是未来能否持续发展最关键的问题。
  房地产问题:房地产迅速发展是2000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迅速发展有客观原因,又加剧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房地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二:一是经济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极大增强了国力和人们的财力,国力增强使得国家的重要资源——土地迅速升值,同时人们的财力也需要转化为固定财产;二是由于“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使得资本或投资需要寻找新出路等。另一方面,由于难以预计到房地产如此迅速发展,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出现了一定失误,使其负面影响凸显出来。房地产发展最主要负面影响是加剧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即由于中国巨大地产财富更多地分配给了东部及大中城市居民和高收入阶层,而西部、农村的广大地区并没有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因此,房地产泡沫对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许需要长期政策调整才能慢慢消化,加大了未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难度。房地产问题的明朗将是判断短期宏观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的先导指标。
  世界金融危机及出口高速增长终结问题:这个问题的直接影响就是,未来出口增长不再可能像原来那样持续高速增长了,它和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等问题是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于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进而形成持续的内需增长。这个问题另一层意义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金融经济危机一方面给中国的出口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给中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抓住有利时机提高自己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软实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挑战和机遇同时并存。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中短期走向可能性的思考与猜想
  本人认为,把握中国经济中短期走向可通过以下三个因素做出猜测:
  通货膨胀走向:中国的通货膨胀一直以来有鲜明的自身特征,其主要原因总是与农产品相关的价格首先上涨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引进技术方式”下经济增长必然引起宏观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而农业生产力总是处于整个生产力的最低端,其产品、收入增长也是最低的,宏观经济增长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和政策力量都将进行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调整(补贴农产品),进而引起整个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而带动CPI的上涨。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结果,而货币供给、输入性通胀只是次要原因。同时,本次通货膨胀与房地产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形成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地扩大密切相关,据此判断,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通货膨胀都将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上,如果能够稳定维持CPI在5%-6%左右就算宏观调控比较成功,如果房价进一步上涨不排除通货膨胀出现恶化的可能。因此,稳定通货膨胀的关键是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房地产走向:过去一段时期,房价的迅速上涨严重地影响了本来就已经长期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通货膨胀持续上涨。就目前情况看,政府控制房价上涨的决心越来越坚定,当然,政府也有担心的方面,即如果房价暴跌,也将严重影响诸多相关产业的稳定增长,进而严重影响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可能影响已购房者的心理稳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短期看宏观经济走向可以从房价的走向来判断,房价稳定、房价缓慢下降是最为理想的结果,如果房价暴跌将使得宏观经济走向不容乐观。房地产问题将是影响中短期宏观经济走向最敏感的问题。   世界金融危机及出口高速增长终结问题: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主要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而出口增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不可能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增长的主要因素,没有金融危机出口下降可能推迟些到来,但迟早是会来的。同时中国“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也注定了出口不可能是影响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从另一方面相对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无形地提升了中国经济的软实力。因此,这个因素对中国经济的中短期走向虽然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如果考虑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其负面影响就很小了。
  最好结果是,GPI保持稳定(5%-6%上下),房价缓慢下降,如此中国经济仍将可稳定在一个较高增长水平上(8%-9%)。当然,最坏的情况是,通货膨胀持续上升,房价大幅下跌,将使得经济增长出现较大下降或大幅波动,其中,房价走向最为敏感和关键!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也许最有可能,因此,除非通货膨胀和房价波动出现极端情况,宏观经济中短期走向仍可能是比较乐观的。
  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中长期走向可能性的思考与猜想
  把握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向可依据分析以下两个因素做出猜测:
  收入分配结构的演变: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引进技术方式”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差距一直是在扩大的,过去由于“引进技术方式”及出口高速增长这个问题还可以维持,但未来要保持持续增长就必须重视和逐步解决这个问题,进而解决长期以来内需不足的现象,这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解决或缓解这个问题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镇化、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进行。在实际演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所有有关政策的经济含义和影响是:国家通过大量财政支出和各种政策措施去补贴农业、落后地区及弱势人群,这显然是必要的,但其负面影响将必然提高最低端人群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成本,这将是引起长期通货膨胀的最基本因素。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将面临既要不断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又要防止其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是一个典型的“两难问题”。因此,未来收入分配结构改善与通货膨胀演变的关系能否正常和稳定是判断宏观经济走向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引进技术方式”终结与技术自主创新发展的演变:技术进步速度最终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可以预料,在“引进技术方式”逐步终结的情况下,中国保持可持续增长等一切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取决于中国技术自主创新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变和效果。“引进技术方式”下经济高速增长依靠的是国外技术和资本、出口的高速增长,而同时必须付出大量的廉价劳动、产品和利润,这实际上是形成收入分配结构问题最根本原因。随着30多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具备相当的技术创新基础,中国经济、人口规模巨大,只要保持长期社会稳定,实现技术自主创新大规模发展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发达国家遇到前所未有经济危机,以及国内大量经济问题积累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中长期经济、社会的稳定,是最终形成大规模技术自主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从中长期看,如果能够逐步展开大规模的技术自主创新,则表明中国经济新一轮良性发展的开始,也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真正成功!否则将出现一系列不利的后果。
  总的来说,判断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短期看房价和通货膨胀如何演变;中长期看收入分配结构演变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否大规模出现。未来5年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极为关键的时期,如能平安度过则意味着经济转型基本成功!
其他文献
经过从福特到通用的历练,再从法拉利中国销售总监到英菲尼迪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可谓跨国汽车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他成功地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英菲尼迪风暴”,每年100%以上的加速度让业界为之惊叹。吕征宇的使命是,用五年的时间,把英菲尼迪带入中国的第一豪华车阵营。  注定的汽车情缘  英菲尼迪,这个充满活力的当代豪华车品牌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当我们瞩目非凡的英菲尼迪的时候,一位汽车界的精英为人乐
期刊
省级党政领导靳格局,将成为未来10年影响中国一方乃至全局走向的政坛新力量。  随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闭幕,中国政治生态已进入“迎接十八大”的重要时段。地方四级党委换届中,层级最高也最受关注的省级党委换届,在全会后即全面展开,直至明年上半年收尾,从而为下半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奠定地方人事的重要基础。由此,新一届地方省级党政领导格局将逐渐浮出水面,此次换届产生的党政“一把手”,有望进入十八大的候选中央
期刊
通过电子水尺自动测量城市道路、下立交桥积水的高度,通过翻斗式雨量筒测量降雨量,借助于太阳能供电板解决供电问题,相关数据通过中国电信CDMA 3G网络发送到远程管理平台上,再转发至水务局、防汛办、应急指挥中心以及交通部门等。  这套“道路/下立交桥积水自动监测系统”,是日前在2011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电信展示的诸多“智慧城市”新应用之一。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下称“上海电信”)现场工作人员介
期刊
如果说在汽车产销快速增长的初期,政府关注的重点是汽车产业自身的话,那么在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充分竞争的局面形成之后,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大众汽车消费正深刻地改变社会  在中国,目前汽车产品的产销涉及的范畴相对狭窄,而大众消费所带来的问题则要复杂得多。从一定意义上说,汽车消费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  汽车是一个集零件数以万计、年产销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万万计为一身,百年不衰的产品,在世界上几乎是绝无仅
期刊
中国反垄断法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默默悬挂了三年之后,出人意料地落到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头上。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11月9日中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接受央视独家专访表示,今年上半年该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展开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期刊
根据现代公司法律制度,有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律主体地位的法人,应当以自身财产独立承担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法律责任,公司股东对此不承担责任,这是法人制度的基本精神。从法律上看,有限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至少在理论上股东是公司的最终所有者。而有限责任制的介入则将股东投资风险限制在其出资额范围内。而公司的债权人作为公司重要外部利害关系人,无
期刊
中国經济“硬着陆”风险增  今年内地經济运行前三季度逐季下行,尽管仍有9%之多,但发展速度已經放缓,且有加速下滑迹象。近日外电再发文章指未来中国經济有五成可能“硬着陆”,果真如此,将伤害本已十分脆弱的全球經济。  中国国情特殊,国际性“硬着陆”指标并非完全适用。經济学界有意见认为,中国若年均GDP增长低于8%,通胀率持续高于5%,则算是“硬着陆”。  尽管中国官方在公开场合一向否认“硬着陆”出现的
期刊
“要采取一揽子计划,通盘考虑之后在一个时点上一次性公布,明确表示在这个时点之前是历史遗留问题,在这个时点之后一定会按照现实问题来处理,该拆的就拆,该炸的就炸,毫不含糊。”  《中国经贸聚焦》:目前正在修订中的土地管理法对小产权房问题有没有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蔡继明:土地管理法修改草案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很多学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甚至包括民主党派)建议农地农有、宅基地私有,且不说这次土地管理法
期刊
如此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的小产权房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纷纷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小产权房,地方政府为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如何把事做成  在深圳宝安区沙井镇做了七八年小产权房销售代理的邹春成对《中国经贸聚焦》记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钱权交易,“开发商要拿地建房,就得去跟村委谈。他们之间的合作模式一般是:村委出地不出钱,在项目中占一定的股份,或者是大家谈好,开发商建多少幢楼是给村
期刊
颇受市場瞩目的中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高层人事变动终于尘埃落定。  10月29日,官方新华社发布国务院任免消息:任命尚福林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主席;任命郭树清为中国证券监管管理委员会主席;任命项俊波为中国保险监管管理委员会主席。同时免去刘明康的中国银监会主席职务;免去尚福林的中国证监会主席职务;免去吴定富的中国保监会主席职务。  其中,最为公众所关心的莫过于证监会之变。现时郭树清要接管的中国证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