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报告“一国两制”涉港澳论述解读与香港新发展

来源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大报告涉港澳论述对“一国两制”进行了权威确认和法理内涵的完整阐释,将“一国两制”与民族复兴紧密关联。二十大报告在延续中央既往港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理解和定位“一国两制”的三个关键词,即伟大创举、最佳制度安排和长期坚持,圆满解决了“一国两制”的政治正确身份、制度综合绩效和新生命周期问题。在涉港澳论述的具体政策上,二十大报告展示了严密的法理逻辑和理论叙事路线,按照制度体系、发展体系与涉外体系三个层次展开,统筹制度安全与创新发展,兼顾内外协调与战略机动性,为港澳的国际地位巩固及融入式发展提供了完整而清晰的政策指南。香港新发展取决于贤能政治体系的制度建构与人才培养,以适应“爱国者治港”对政府管治体系与能力的更高要求。香港的贤能管治及其新发展,还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时代的港式贡献,为“一国两制”与民族复兴事业继续发挥制度杠杆作用。
其他文献
<正>患者,女,21岁,务工人员,于2017年2月21日以"咳嗽、胸闷2月余,加重伴气急3d,口唇肢端青紫"入院。现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夜间加重,伴胸闷、气促,无咳痰、咯血、胸痛,自服"感冒药"后无明显好转。3d前咳嗽及胸闷加重,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就诊补液(具体不详)无明显好转。当日呕吐加剧,伴呼吸急促、大汗、乏力,至当地上级医
期刊
香港国安法为其规定的四项罪行,即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和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设立了分级罪则,为四项完整罪行的定罪量刑订立指引。然而,对四项罪行的不完整罪行及从犯罪行,香港国安法并未订立分级罪则,存在立法空白。本文从香港国安法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的立法目的出发,分析在普通法下应如何理解香港国安法的完整罪行、不完整罪行和从犯罪行的量刑规定,并在参考国
期刊
核心素养是艺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基于素养本位,开展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实践,用“大概念”组织课堂教学,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每一课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以“欢乐的村寨”单元整体教学为例,围绕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单元整体规划”“单元素养目标”“单元教学评价”“单元过程设计”四个环节进行阐述,探索基于素养本位的小学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实践。
期刊
文章通过聚焦音感的连续性目标、模块化内容、层进式教学活动设计,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实现一致性,以期破解长期以来学生音感能力难以持续形成的现状。
期刊
围绕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诉求,为学生建构音乐单元的系统化学习模式,进行音乐单元教育资源的整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思维品质,推进对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启蒙。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界定教学目标,重构内容结构,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期刊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策略,深入推进大单元教学,各个学科都在积极探索、深入实践。本文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视域探索音乐大单元教学的意义与实施策略,旨在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系统化地学习音乐,真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期刊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我们必须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对现有的音乐教材内容进行活化,细化教学的目标,灵活处理当前的教学方法,从而优化音乐设计,实施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借助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来实现教学质量提升,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培养。本文从小学音乐学习中落实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具体思维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可以给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一些启发
会议
<正>原始非洲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其与其他国家音乐文化相融合时,又产生了更多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但随着流行音乐发展,原始的非洲音乐慢慢被人们遗忘。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运用“支架体验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只由教师进行单向解说讲授的传统方式,把音乐分段分析,创造对应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成为课堂主角,感受体验学习音乐作品不同的段落支架,在实践中体验音乐魅力。
期刊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现象,如何实现党建引领城中村的有效治理是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广州市白云区清湖村为例,从构建以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为领导的城中村领导体系、创新“户组制”最小治理单元延伸网格治理触角、推行“三问”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建立“村企联盟”共建共治共享机制、用“绣花”功夫建设文化生活环境等五个方面入手,可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新时代党建引领城中村治理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坚
期刊
语气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特有的词类,具体用法丰富多样。方言语气词用法则更为丰富,研究方言语气词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其性质和特点,而且可以透视该方言所承载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本文立足于兴和方言的实际,主要运用田野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维度对这一方言中的48个语气词详细地进行了分类描写,通过这样的探讨试图客观反映兴和方言语气词的面貌,弥补当地方言研究的不足。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