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讲究特色,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特色作业能有效唤起学生再学习、再认识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乐意地去探知、获知,使之想学、会做、善创造。一位教师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设计了“比一比,哪一队获胜”的一组题,并按座位号将班级学生分为质数队和合数队,以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1号学生当裁判。
1.必答题。
(1)合数至少有________个约数。(质数队回答)(2)质数只有________个约数。(合数队回答)
(3)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质数队回答)(4)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合数队回答)
2.抢答题(判断正误)。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对答题。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用100以内的自然数开展练、评活动(即质数队出题,合数队回答,合数队出题质数队回答)。
这样的作业,不再枯燥。在这节课的拟题活动中,有的学生模仿拟题,即模仿例题或课后练习题拟题;有的学生改编练习题,即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改编;也有的创造性拟题,即自拟富有创意的题目,或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如,判断题: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自然数1~20中,有8个质数,12个合数()。选择题:两质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这些练习题看似平常,实则颇具挑战性,充分体现了编题者的创造意识。通过练习,可以充分拓宽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这不但能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信息,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投入学习、主动发展。
二、关注特别,让学生享有宽松的学习环境
设计作业之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书本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发展发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统一的作业,让学生同步训练,其实质是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一切,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设计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学生之个性实施训练,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从学习内容上说,教师应根据教材知识特点及学生学习需求,设计难易不同的题,引导学生选择完成。如,某学生先选择容易题,做好了还可以选择难题练习;反之,某学生可以先选择难题尝试再选择容易题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学习能力上说,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一些自认为有把握的作业,可以不必花费时间去做;尽可能选择一些没有切实把握的一题或多题努力完成。这种训练方式,打破了每题必做的陈旧做法,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学习时间上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即时完成或延时完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对于优等生来说,我们可以让他们即时完成作业;对“学困生”,教师不宜限时,要给他们温故知新或矫正性学习的时间,允许延时完成,使之有信心参与数学活动。
三、渗透特殊,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
一味地强调书面作业,把学生的学习行为限制在教材层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泯灭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学之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应打破“格式化”作业,设计生活化、实践性作业,体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一是设计生活化作业。建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生活化作业可以使数学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如,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课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买卖活动;课外,则可以征得家长的同意,开展“周末我当家”买卖活动,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陪孩子一起实践。这样,联系实际生活,选取数学素材,搭建发挥学生个性的课内外活动舞台,能让学生投入学数学、用数学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二是设计实践性作业。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根据教材知识结构,挖掘其潜在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因素而设计与实施,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时,我们可以举行“数学作品展评”活动。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美”与展示“美”的天地,引导学生完成此类“手工”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使之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
四、交给特权,让学生行使平等的学习权利
以往的教学,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则为“分数”而学。考试自然成了教师的法宝,出题、命卷也因此成为教师的“专利”,学生则长期被封闭在题海之中,师生毫无平等可言。如果引导学生开展互相拟题互相测评,让学生行使平等的学习权利,就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做法一:自主选题,独立完成。将班级学生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分成若干小组。学习一个新知识后,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自主选题,独立完成。如,笔试“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事先让小组成员各自准备2~3“自选题”,练习时,学生自选即可,练习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这种练评方式,打破了学生被动练习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做法二:协同拟卷,交换完成。这种测评方式一般在单元结束或期末进行。测评前,教师指导每个小组协作准备一份“自拟卷”,测评时,小组与小组之间互换“自拟卷”进行。这种做法,能有效改变“测评单向性、同一性”之弊端,把阶段性的紧张测评转化为经常性的趣味活动,使教、学、评得到和谐统一,使师生关系更趋平等,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改进数学作业设计,是改革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关注个体差异、突出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设计多元、多样、动态的作业,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种积极向上、民主宽松的气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仰恩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特色作业能有效唤起学生再学习、再认识的兴趣,能促进学生乐意地去探知、获知,使之想学、会做、善创造。一位教师教学“质数和合数”时,设计了“比一比,哪一队获胜”的一组题,并按座位号将班级学生分为质数队和合数队,以竞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1号学生当裁判。
1.必答题。
(1)合数至少有________个约数。(质数队回答)(2)质数只有________个约数。(合数队回答)
(3)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质数队回答)(4)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合数队回答)
2.抢答题(判断正误)。
(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在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3.对答题。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用100以内的自然数开展练、评活动(即质数队出题,合数队回答,合数队出题质数队回答)。
这样的作业,不再枯燥。在这节课的拟题活动中,有的学生模仿拟题,即模仿例题或课后练习题拟题;有的学生改编练习题,即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改编;也有的创造性拟题,即自拟富有创意的题目,或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如,判断题: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自然数1~20中,有8个质数,12个合数()。选择题:两质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质数,D.合数)。这些练习题看似平常,实则颇具挑战性,充分体现了编题者的创造意识。通过练习,可以充分拓宽学生的思维,加深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解。这不但能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信息,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投入学习、主动发展。
二、关注特别,让学生享有宽松的学习环境
设计作业之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书本知识、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发展发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统一的作业,让学生同步训练,其实质是以一把尺子评价一切,以一个标准衡量一切,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设计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学生之个性实施训练,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从学习内容上说,教师应根据教材知识特点及学生学习需求,设计难易不同的题,引导学生选择完成。如,某学生先选择容易题,做好了还可以选择难题练习;反之,某学生可以先选择难题尝试再选择容易题完成。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学习能力上说,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其认知水平:一些自认为有把握的作业,可以不必花费时间去做;尽可能选择一些没有切实把握的一题或多题努力完成。这种训练方式,打破了每题必做的陈旧做法,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从学习时间上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即时完成或延时完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对于优等生来说,我们可以让他们即时完成作业;对“学困生”,教师不宜限时,要给他们温故知新或矫正性学习的时间,允许延时完成,使之有信心参与数学活动。
三、渗透特殊,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
一味地强调书面作业,把学生的学习行为限制在教材层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泯灭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学之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应打破“格式化”作业,设计生活化、实践性作业,体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一是设计生活化作业。建构主义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生活化作业可以使数学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如,学习“元、角、分的认识”时,课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买卖活动;课外,则可以征得家长的同意,开展“周末我当家”买卖活动,让家长利用周末时间陪孩子一起实践。这样,联系实际生活,选取数学素材,搭建发挥学生个性的课内外活动舞台,能让学生投入学数学、用数学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二是设计实践性作业。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根据教材知识结构,挖掘其潜在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因素而设计与实施,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时,我们可以举行“数学作品展评”活动。这样的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美”与展示“美”的天地,引导学生完成此类“手工”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使之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
四、交给特权,让学生行使平等的学习权利
以往的教学,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则为“分数”而学。考试自然成了教师的法宝,出题、命卷也因此成为教师的“专利”,学生则长期被封闭在题海之中,师生毫无平等可言。如果引导学生开展互相拟题互相测评,让学生行使平等的学习权利,就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做法一:自主选题,独立完成。将班级学生按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分成若干小组。学习一个新知识后,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自主选题,独立完成。如,笔试“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事先让小组成员各自准备2~3“自选题”,练习时,学生自选即可,练习后,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这种练评方式,打破了学生被动练习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做法二:协同拟卷,交换完成。这种测评方式一般在单元结束或期末进行。测评前,教师指导每个小组协作准备一份“自拟卷”,测评时,小组与小组之间互换“自拟卷”进行。这种做法,能有效改变“测评单向性、同一性”之弊端,把阶段性的紧张测评转化为经常性的趣味活动,使教、学、评得到和谐统一,使师生关系更趋平等,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改进数学作业设计,是改革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关注个体差异、突出个性发展的前提下,设计多元、多样、动态的作业,才能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种积极向上、民主宽松的气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仰恩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