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视角下“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类型特征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水文化遗产”概念及内涵的分析,比较了世界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水管理系统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水文化遗产”概念理解的异同。筛选并分析1978—2019年《世界遗产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与水相关的文化遗产(含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文化景观)项目,将其保护历程归纳为“水利文物保护”“水利景观保护”“水管理遗产保护”“水文化遗产保护”4个阶段。基于《名录》中“水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对其进行分类。最后提出“水文化遗产”的价值识别和评估应构建更加科学的体系。
其他文献
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时空轨迹,探究上海郊野公园游客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6座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使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手机用户的居住地、工作地位置和节假日游憩地位置,从中分离出郊野公园游客及其当日活动的时空轨迹。第一,依据游客的居住地位置,评估郊野公园实际服务范围;第二,依据游客游园当日在公园周边活动特征,评估郊野公园与外围村镇地区发展联动状况;第三,依据游客在公园内部停留位置特征,评估公园内部功能游线设计。研究发现:郊野公园实际服务范围更多受到公园本身定位和特色的影响;郊野公园和外围村镇地区发
农业作为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作物生长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农业生产产量与农作物健康生长的直接影
我国一直以来比较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并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更是提高了农村建设和农业
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资源,对地区经济以及人类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现状的分析,逐步探讨出针对性地对应措施,高效实行水资源管理策略,保证水资源可
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乡村地区开始显现出乡村景观的无序化开发和城市化倾向,根据游客行为特征,合理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引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汉中市乡村旅游地为例,以马蜂窝UGC数据为数据样本,通过GIS时空分析技术对数据信息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处理与表达,继而分析乡村旅游游客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乡村游客出游呈现春秋旺、夏冬淡的时间特征,其兴趣点分布呈一核多点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以古村镇、历史遗址与乡村自然风光类景点为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2)空间分布对于道路的依赖性较强,使得
河心岛是粤港澳大湾区内重要的生态和自然资源承载空间,对湾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江的洲面沙、太监洲及老鸦洲3个河心岛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河心岛典型生态系统特征及关键生态问题,提出“空间分区、时序分期、结构修复、系统恢复”的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研究成果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水域生态系统的典型构成和共性特征研究具有基础理论意义,对强人工干扰下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具有现实指导价值,能够为中国其他地区岛屿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示范和借鉴。
山地自然景观中的湿地,多以小微湿地形态出现。将小微湿地与山地景观建设耦合,是山地景观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地处重庆东北的梁平区猎神村为对象,提出了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技术框架,从综合要素设计、结构设计、功能设计3个方面,进行了顺应高程梯度的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生态系统设计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建成后的猎神村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系统,小微生境类型多样,生境质量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立体景观特色明显。
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作为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是黄河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景观生态学“过程-格局-功能”研究框架,将生态结构系统、生态过程完整、生态功能稳定作为生态服务高效的目标导向,构建了“源地识别-廊道优化-节点选取-网络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网络构建途径。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对泰山区域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等模型方法,识别与优化了泰山区域的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在此
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在国家发展和基础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节水灌溉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而且对农作物的生长也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节水灌溉还节省了大量的
从景观体验的角度,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体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基于历史研究、类型学和案例比较的方法,提出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有3个阶段:布景-在场-共享。布景式的如画“景观”与在场式的体验“观景”,是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中相互交织的2条重要线索。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交互的“共享”成为滨水工业遗产新的体验方式,改变了空间认知、组织和形式的塑造。通过对景观体验演化的技术驱动、价值转换和空间特征进行剖析,为设计师在处理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方式和景观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