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a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景德镇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通过对其民俗体育的调查,查找它在目前的传承中遇到了困境,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景德镇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德镇;民俗体育;发展现状;对策
  1.景德镇民俗体育存在的沃土
  景德镇自古是以农耕为主,种田种地经营山林,后来逐渐形成“摘叶为茗,伐褚为纸,坯土为器”,“富则为商,巧则为工”,茶瓷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独特经济格局,生产形式也从单农耕逐步转向半农耕、务工和经商,而且由于茶瓷生产的发展和经营贸易的扩大,从事陶业手工业、运输业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从事陶业的人员主要集中于景德镇东河流域和南河沿岸。从事运输的人员则是昌江、东河、北河、南河、西河沿岸的业船者和古驿道、浙徽赣大道、徽饶古道的陆路运输者,他们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周而复始地承担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瓷、茶产品运输的进进出出,构成一幅“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繁华画图,记录着“车轮吱吱车夫泪,霜随烈日形神枯”的不尽辛酸。
  2.景德镇民俗体育的分类及形式
  2.1节庆类
  2.1.1舞龙
  景德镇市浮梁县的龙灯制做比较讲究,常见的有纸龙、绸龙和草龙。西乡三龙一带主要扎草龙,一般用一节或多节连接而成,上扬香火,乡土气息特浓。而浮北、浮东一带,古代主要扎纸龙,龙头以竹留扎成骨架.再棚上彩纸,装扮成马脸、鹿角,两须宛如飘带。龙身由许多节竹篓组成.一般年份为十二节.闰年则为十三节,最后面用放扎成一条龙尾巴,外敷白纸,龙鳞有用金箔或银箔剪贴,也有用彩笔绘制的。身内有灯座,插蜡烛.下有柄,人持柄而舞。如今也有的在龙身上敷盖红、黄金丝绒,更显出豪华气派。舞龙时一人持龙头.其他人持龙身龙尾,还有一人持彩球引龙,称为“龙戏珠”。在欢乐的锣鼓声中.巨龙左右翻卷.蜿蜒腾挪,忽而腾空,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如破浪人海.再加上旁观者的喝彩声.锣鼓声、鞭炮声、舞龙人的吆喝声,热烈奔故,显示出一种翻江倒海的磅磅气势。北乡桃墅、港口、勒功、江村、兴田、城门—带舞龙闹元宵,在村中穿街走巷,龙灯到了谁家门口,谁家就会放鞭炮迎接,小孩子则跟在舞龙队伍后面奔跑.其热闹程度,绝不逊色于除夕之夜。
  2.1.2青狮白象灯
  青狮白象灯是一组民间灯彩,它把狮球灯、大狮灯、白象灯、马灯、门牌灯、花瓶灯等多种灯彩汇拢在一起表演。这种灯彩起源于瑶里乡长明村的谢家园,最初仅为瑶里、金竹山等地,也是以蔑为架外敷彩纸,内装灯架,下安持柄。该灯狮象配音麦演,另有马灯、门牌灯、花钵灯等参与组合。每年初一出灯,正月十开收灯焚化。表演时,狮子张弛间隔、起伏分明;大象则以高大身躯和各种昂头、甩鼻、晃鼻等动作表现出对大狮、小狮的爱护亲昵,体现了其灯发祥地瑶里长明村谢家园“大象护狮”山形水势的风水原意。
  2.1.3珍珠灯板凳灯
  “珍珠板凳灯”是兴田乡潭口村祭祀天地及祖先的灯彩。有着整套严肃、庄重的活动仪式。珍珠竹由整棵毛竹做成,竹丫上吊满香火,顶端安挂写着“五谷丰登”四个字的长方形灯笼,舞动起来,如同颗颗珍珠在夜空中闪烁.故名 “板凳灯”(又名朝天凳),由三十六张扳登七十二盏灯组成,表演时,板凳灯围绕“珍珠灯”表演,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别具特色。“珍珠板凳灯”只准在本村表演,不准出村表演.而且每年只準表演三个晚上,始于正月十三,止于正月十五,无论从表演形式或表演内容都形成了自已特有的风格特点。现如今浮梁珍珠灯、浮梁青狮白象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1.4舞狮
  浮梁舞狮,大都从正月初一开始。舞狮者天亮前就要到村外等侯。吃过早饭,即身背豪陶菩萨,挑着狮子锣鼓等一应道具,到村中祠堂内下马,首先将豪陶菩萨供奉起来,再做好各种舞狮准备。村内男丁在早饭前到祠堂门前接族老拜年.早饭后又接地地母娘娘、弥陀菩萨和祖宗拜年,接着又接豪陶菩萨拜年。然后在宗堂内看跳“起马狮”表演。
  2.2景德镇瓷业类
  2.2.1景德镇瓷业习俗大致和各地的相似,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正月十五是元宵节。道教称作上元节,是上元天官降凡赐福之日。景德镇元宵花灯节庆活动的特色是各帮各业赛富赛美,各自瓷业组织龙灯队,游街欢庆。龙灯也各有特点,如苏湖会馆的“绣龙”,南昌会馆的“板凳龙”,英草(包装)业的“草龙”等,还有用瓷器扎成的“瓷凤凰”、“瓷鹤”等。节庆活动既显示了行帮行会的团结,又营造了全城的欢乐气氛。
  2.2.2 在端午节期间,瓷业工人有端午节的“福利”,每逢端午节休息三天,端午节这天窑户老板有“雄黄酒”供应,所谓“雄黄酒”即一桌品类相对稳定的酒席。同时在昌江河上的赛龙舟,昌江本来就是景德镇瓷业生产商贸的运输动脉,平时就船只众多,非常热闹,到端午赛龙舟,其欢乐咱闹的场景可以想见。
  2.2.3中秋节夜晚,明月当空,昌江河畔,行行巨烛,照得天地、水边一片通红,这就是镇上的传统风俗烧“太平窑”。“太平窑”是一种类似圆筒的象征窑。它用一只只烧瓷器时用作垫底的圆瓷渣饼搭成,窑高介于一丈多和三尺之间。相传是太平天国期间,太平军解救水深火热的景德镇人民,并一起欢庆中秋佳节而得来的。此后为纪念这一盛况,并寄托美好的向往,就一语双关地把它称为“太平窑”。烧太平窑,取材方便,渣饼遍地皆是,河边更多。烧太平窑庆节,形式新颖别致、规模富于气势,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技术特点,是瓷工们节日欢庆形式的创举,体现出景德镇民俗体育的地域特色。
  2.2.4清督陶官唐英的《陶冶图编次》一书,其中就有一幅关于感恩风火仙师的图文“祀神酬愿”,“风火仙师,迄今屡著灵异,窑民奉祀维谨酬献无虚日”。因此与风火仙师相关的景德镇民俗体育活动有三个:瓷业生产初的“暖窑神”、生产完成后的“祀神酬愿”和20年一次的“开禁迎神”。
  2.3宗教类   从明末开始,至清末民国时期,在景德镇瓷业中逐步形成了以地域划分的“会馆”组织和以行业为划分的“窑社”组织,这两种帮派的形式相互融合,演变成了景德镇社会上的三大行派(都帮、徽帮和杂帮)。各帮有各自的会馆,并且每个会馆都奉有不同的神灵,例如,福建会馆奉有天后娘娘,抚州会馆奉有关帝,湖北会馆奉有真武大帝,但是在解放后,因为有封建迷信色彩,宗教类民俗体育活动划入“破四旧”额范畴,逐步消失群众的视野。
  2.3.1“做会”是各会馆的瓷俗宗教节日,也是祀神日。“做会”是这个行帮的重要宗教活动。在景德镇的三大行帮依据从业特点、帮内人员数量在自己的会馆或者借别的会馆,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仪式拜祭神灵,然后摆酒设宴,请戏班演戏酬神。此类瓷业宗教活动,不仅是酬神、祀神,借做会名义号召本帮会员,联络感情,重要的是向社会彰显本帮势力,向社会扩大影响,制造声势等多种意图。
  2.3.2“开光出巡”据记载,“1946年旧历五月十三日,游街的、看热闹的挤得水泄不通,游行队伍,先头队伍约二里多长已经到陈家街,后面还在杉树巷没有动身,巡游开路的是16名铳手,沿路放着土铳,铳声震天,紧接着各种彩旗招展,鼓乐喧天,抬阁、高跷、杂耍相互交杂,洪掌魁舞的乌狮子,挤眉弄眼,摇头摆尾,时而搔痒,时而舔毛,抖毛、打滚、抢球等更是精彩,很多观众被吸引着随伍前行,关帝神像由16人抬着走在队伍中列,随后又是一群抬阁、彩龙和鼓乐……。
  3.景德镇体育民俗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景德镇的民俗文化的政策经历了三个时期,首先是“五四时期把传统文化看作是现代化的阻碍和对立面,认为全要予以破除”,其次在“文革时期的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和立四新”,最后到“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控制逐渐趋于缓和”的演化路径。
  3.1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导致景德镇宗教民俗体育项目逐步消失。景德镇的瓷业解放前是按照帮会划分的,分别供奉各种庙宇曾有43座,其中有龍王庙、那吒庙、泗王庙、汪王庙、天后宫、华光神、许真君等,以庙宇围绕的宗教民俗体育活动众多。解放后将所有瓷业整合成为十大国有瓷厂,旧的风俗、习惯、文化全部破除,并且随着工业现代化的逐步提升,瓷业生产烧制不需要神灵的庇护,一些民俗体育项目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现代瓷业人员都不知道“祀神酬愿”、“开光出巡”。建国以后,景德镇瓷业神祭祀活动因其封建落后性而自然中断。直至 2004 年,时值景德镇置镇千年之大庆之际,“瓷业三圣”祭祀活动被作为景德镇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到恢复,并在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期间向公众隆重推出。
  3.2现代化交通运输形式的改变,促使水路船帮和神灵崇拜活动的消亡。旧时瓷器的原料、材料和成品运输是依赖水路输送,民国时期,景德镇船帮的数量甚至达到了十多个,包括都昌、鄱阳、乐平、余干、南昌、广昌、浮梁、祁门、抚州等地船帮,船只数量也达 3000 多个,还在景德镇麻石弄成立了船帮客商联合会,协调处理各方的利益。景德镇运输行帮的另外一个重要代表是瓷器贸易的商帮,据《中国经济年鉴》记录:民国二十五年前,景德镇的瓷商有天津帮、福建帮、湖北帮等 26 个瓷帮,瓷庄 26家。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昌江水运的优势被公路、铁路和空运所取代。对于景德镇瓷业和城市发展而言,昌江复归于一种地理景观,而不再具有特殊的瓷业运输功能。水运的衰落意味着承载信仰主体的船帮也退出了历史的视野,主体的消失决定了人们对神灵信仰的淡漠乃至消亡。
  3.3随着新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模式发生了改变。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模式是长者对新人的言传身教,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劳动力流入城市,并且上世纪末至今是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有些地方撤乡并镇,景德镇的民俗体育活动出现了断层和断节,能够进行民俗表演的都是年纪不小的人员,现如今仅存浮梁珍珠灯、浮梁青狮白象、乐平的板凳灯,并且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保护名单。
  4.景德镇民俗体育发展对策
  4.1政府对民俗体育文化要加以重视
  政府的重视是对景德镇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景德镇是千年手工业城市,如今政府打造旅游都市,对城市加以改造修复,给世人提供古瓷矿遗址、古窑址、古窑、古作坊、古街道、古民居、古县衙等蕴含丰富陶瓷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但是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不够,与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底蕴不相符。民俗体育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都属于民族文化的精神财富。它是当地世代民众的生活模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体现之一。
  4.2探索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学校是体育传播与发展的最好途径,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在的许多年轻人对景德镇民俗体育认识有偏差、不太感兴趣,往往是因为当初他们在学校里没有接受过这方面教育,没有真正意识到本民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像北欧,要求15岁以前的学生必须掌握一项本国非物质传统文化,这样的话一生都会了解和掌握本国的非物质传统文化。加大民俗体育的培训,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学校将景德镇优秀民俗文化内容放进课堂,教授学生,既是对景德镇优秀民俗传统文化的直接继承,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3对景德镇民俗体育进行数字化保护
  景德镇民俗体育逐步在消亡,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是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摄影资料和文字描述对民俗体育项目的人文背景、活动形式、文化内涵进行数字化处理,把现存的民俗体育进行3D技术或VR技术的保存在数字化图书馆和陶瓷博物馆中,另外建立专门的网站、民间艺人博客、民间艺术资源数据库等便于群众参观学习。
  参考文献
  [1] 周大亮、周应宝.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发展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第7卷第30期:163-164.
  [2] 许明思,王国凡.社会转型视域下徽州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功能嬗变[J].中国学校体育2014,第一卷第9期:7-10.
  [3] 高灼荣,汪光胜.安徽皖江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第14卷第0期(4):114-117.
  [4] 高 亮,麻晨俊,王力伟.南京民俗体育的特征、分类及其传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15,第29卷第1期(4):163-164.
  作者简介
  曹曦东(1974 -)男,江西都昌人,硕士,景德镇学院副教授 体育人文研究。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景德镇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研究》(TY1524)、景德镇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景德镇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景德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中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重要因素。与逼着学生去学习相比,学生主动去学,有兴趣动力去学会使学习更加有效率。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活动当中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本文对初中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概述,根据这些问题总结出一些解决办法,供大家作个参考,共同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情境教学;情感教育  
期刊
摘 要: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微课在课堂的应用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微课的不断创新,其在各类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得到长足发展。微课在文化课教学中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关键词:微课;中职;数学教学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技术和思政课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学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成为制约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各项信息化教学能力,并探究了“互联网 + ”时代下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能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呈现和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的教育制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的高校很多都运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效率,带动学生的就学兴趣。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进入授课内容,把相关的教学知识给学生合理的引入教学课堂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思考,并且可以对学校教学任务有一个合理的完成。本文对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高效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进行深
期刊
摘 要:随着管球化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和其他各国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茶叶作为我国最早一批被国外所熟知的商品,在国际上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方便和各国友人交流是我国传统商品的魅力,同时也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在国际间的影响,茶叶商业英语的诞生就变的顺理成章。本文通过对茶叶商业专业英语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茶叶商业专业的教学情况,探究茶叶商业英语发展的方向及趋势。  关键词:茶叶商业英语
期刊
摘 要:目前在体育训练中经常会需要去捡球的工作,这不仅增加了人力,还费时,对体育训练也有一些影响,目前的球体回收装置只是通过人工手动捡球的方式工作的,因此使用非常不便,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劳动,并且捡球的速度不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体育教育训练的球体回收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对球体自动夹取,以此来回收球体更加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为教师提供
期刊
摘 要:在语言学界,长期以来,对会话幽默的研究仅限于句法学和修辞学角度。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语用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言语幽默研究开始从语用学角度切入。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选取Grice的合作原则,对《艾伦秀》的幽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解释其幽默的产生机制,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语用学理论在言语幽默的实际应用,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国的脱口秀文化。  关键词:合作原则;言语
期刊
摘 要: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职业中学里的师生关系正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面对日益规范化的中国企业和00后极其个性化的职高学生,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面对校园的规则文化和部分学生唯我独尊的意识,班主任应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社会的“无极限”发展和学生的“急速成长”心情,教育者应弘扬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围绕学生的成才目标,教师如何去创造一个真正规范的和谐的班级团队,最终让这批所谓的“边缘
期刊
摘 要:气象数据测量工作中,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是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的重要基础资料,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地面观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面观测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自动遥测气象站得到了广泛应用,将人工与自动气象站结合起来,进行观测。在气象自动化观测中,新技术应用比较多,使得气象传感器探测的精度
期刊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数学解题,即是学生理解了数学概念,定理等,对于数学知识未必熟练掌握,也不一定能具有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推理能力等。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巩固只有在相应的数学情境中才能体现,学生必须处理相应的问题,将数学知识和能力内化,才能真正掌握。在学生解题的同时,增加对数学的思考,可以更好的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当然这里的解题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模仿和记忆,通过学生的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