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故障录波回放的智能变电站保护测试技术研究

来源 :电气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n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进一步改良优化,继电保护智能化、标准化的思路应运而生.随着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和统一,智能变电站保护在测试方法和通信形式上较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大量检测工作需要在工厂内进行,而继电保护常规检测方法无法满足工厂化大规模检测需求,这给智能变电站保护测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现有的智能变电站保护检测技术,分析采用故障录波文件回放的检测实验较常规动/静模检测实验的优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不同录波装置的录波文件解析流程.此外,为了满足不同类型智能变电站保护装置采用故障录波文件回放进行检测的需求,研究了三种同步回放技术并分析其具体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配电网系统工单接派方式存在人工操作工作量大、派发工单延时率高、工单流转系统多等问题,开发供电指挥服务智能辅助系统,实现抢修和非抢修工单的派发流转.该辅助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适用性强,扩展性好,提升了现有供电指挥中心坐席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完善了工作流程,简化了繁杂的后期业务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供电服务,对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为对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局部放电缺陷进行识别与诊断,本文提出一种基于1.5维能量谱与粒子群优化极限学习机(PSO-ELM)的局部放电缺陷诊断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局部放电引起的GIL异常振动信号的1.5维能量谱,得到不同类型放电情况的能量波动特征;其次,构建PSO-ELM模型,以1.5维能量谱作为特征量对GIL局部放电故障进行识别与诊断;最后,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验证该方法的优越性,为GIL在输配电系统中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电力负荷属于具有时间序列特性的数据,依据数据固有的规律性和波动性特征,修补由于各种因素而缺失的负荷数据,可为电力系统研究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提出基于密度的含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BSCAN)二次聚类的方法;其次,提出针对配电网负荷数据的负荷属性相似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负荷记录综合相似度;然后,依据DBSCAN二次聚类方法的负荷类别结果和所得负荷记录综合相似度,匹配相似度最大的数据类别,并依据该类别的记录信息对所缺失数据进行修补;最后,采用算例分析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