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wblj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之一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合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互助合作,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本课题主要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合作意识、学业成绩及体育技能等方面的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组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合作学习也必须先创设一种民主化、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合理组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法把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乐于参与,乐意接受的过程,真正做到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学有所好,学有所得。
  在小组的合作下,他们都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借助情景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識,也得到了欢乐,激发了兴趣。可见,只有在课前精心的组织,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的形式,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课堂上的地位、作用就能使课堂变的更具有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
  二、教师必须带着爱心去上课,并把合作的思想体现在行动上
  教师良好的感情能唤起学生感情共鸣,使师生感情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上课时天气热,老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天气较冷时老师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痛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一次上课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学生直捂着眼睛,我马上命令学生向后转,要求学生背对风站立,自己却走到学生面前顶风而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上体会到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尊师之情。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习小组合作不顺或者貌合神离,无话可说,甚至相互埋怨,导致合作学习的失败。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研究问题,正确引导。
  1.首先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交流欲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潜在优势和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并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让学生感到自我价值的体现与发展。在教学中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用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组织一些集体的小游戏、让学生到前面来发言,请学生示范。此外,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交性语言的引导和要求,让学生学会沟通。彼此之间传达知识、态度和感情,活跃小组活动的气氛,积极提建议与应答,“询问原因和提供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同或不赞同的应答,学会说服他人”“学会微笑与倾听,做会说话的人”等。教师应在语言表达上给予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运用,形成习惯。这些常见的语言和动作是组成合作的重要开端,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很容易做到,但又常常被我们教师和学生所忽略。
  2.重视学生情感意识
  情感态度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之一,积极的情感态度能促使人奋发,调整人的内在动力系统,促进人的成功。我们应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潜在的优势、特点,多用正面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到成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有进一步开展活动的可能。“教学的本质是信息交互,是认识交换,是学生人际交往”。这些都与个体的参与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就难以体现教学的本质。在《课标》中把“运动参与”作为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而且它在诸学习领域中的载体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具有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注重兴趣、习惯和意识的形成;一方面是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强调理性参与。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情感意识”上下功夫,让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并带动别人参与学习,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3.重视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是手段,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才是价值所在,它是民主精神、团队精神和力量的表现,是成功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一是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到自己的成功与小组分不开,小组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具有荣辱与共之感;二是要把合作精神渗透到整个学校体育中,课间操、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应是教学的延伸与验证,这样,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意识和行为习惯、团队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才能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发展。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它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锻炼,同时合作学习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功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与人相处、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品质,健康地发展,才是我们体育教师育人的宗旨,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职高教学改革中的课程改革,具体而言,即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改革。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创新教学方法、建立监控体系、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等六个方面,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职高;计算机教学;改革  职业高中不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环,职业高中不同与普通高中。主要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因而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强烈的自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才有语文教育成功的可能。自学兴趣实际上是一种求知欲,这种兴趣要靠教学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激发,还可以运用已知探求未知,再次課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讨论,要讨论发言必须课前作准备。这些都可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  (二)加强学
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品质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任务,是社会主义中国廉政建设的内在需要,是各高校培养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强力推动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在当前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中,教学评价实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教学评价的改革亦是大势所趋。教学评价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保证教学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才能为教学目标与教学需求的进一步明晰提供决策引导,从而推动教学改革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体育教学评价现状及改革趋势。  关键词:体育
摘 要:科学的教学方式是加强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佳手段。作为知识丰富的初中物理课程,如果将探究式教学法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除了可以很好地获得课程知识的学习外,还能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明确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概念后,积极探索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初中物理;教学  传统的教学法比较枯燥、乏味,无法激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外籍教师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性而导致了我国高校外籍教
出发去河口湖那天是大年初九,在异国他乡过节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尤其对于习惯了依照农历过传统节日的中国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已不再使用农历,传统节日的名字还在,可时令未到,意境往往大不相同,端午天还未暖,七夕依旧大汗淋漓,而中秋节则无月可赏。公历一月一日,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可以放一天假的“阳历年”,距离那个需要扫房、烫头、办年货、买新衣、走亲访友、大吃大喝的“年”还早着呢。日本的 “正月”从“阳历年
期刊
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曾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教育。”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处于
管道是石油化工装置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用于连接各种设备和相关的系统设施,同时也是保证各类流体安全输送的重要保障。在管道的实际运行和工作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
摘 要: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数学“体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获得对数学事实和经验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它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完完全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