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壮乡少年的成长赞歌——论胡永红《上学谣》的创作特色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壮乡少年的成长赞歌

——论胡永红《上学谣》的创作特色



摘 要:胡永红最新创作的长篇现实主义题材儿童文学作品《上学谣》是一部壮族少年成长小说,讲述了在精准扶贫政策扶助下,失独老人培养孙子考上大学的故事。小说全篇运用全物化视角的叙述方式,将壮族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相互衔接,向读者充分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质。

关键词:儿童文学 胡永红 《上学谣》 创作特色

编剧出身的胡永红对于现实题材的儿童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关注维度,在儿童文学界可以说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作家。

其他文献
传承与转化:20世纪80年代“鲁剧”中的传统文化呈现 摘 要:在“鲁剧”的发展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时期现代思想的进入对其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呈现上,“鲁剧”一方面传承了“家庭本位”“忠信孝悌”“家国同构”等传统
期刊
试论“90后”诗歌的三个美学倾向 ——从《中国首部90后诗选》谈起 摘 要:“90后”诗人已经成为诗坛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评论界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却未能深入。作者从自己主编的《中国首部90后诗选》出发,紧扣口语化、意象化和精致化三个写作倾向,同时用
期刊
论陈维崧《满江红》词之身世之感 摘 要: 阳羡宗主陈维崧一生创作了96首《满江红》词,超过半数都创作在不惑之年以后。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其《满江红》词题材多样,风格多变,却因融入他本人的人生经验,而无不在道其身世之感,呈现出极强烈的个人特色
期刊
小说《千只鹤》中茶文化的研究 ——兼论川端康成的茶人观 摘 要:《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叙写菊治和四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的同时,描绘了日本茶道、茶人以及相关茶物。引述日本民艺大师柳宗悦的作品《茶与美》中关于茶道的观点对《千只
期刊
改宗的阴影 ——约翰·多恩诗歌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结合罗马天主教与英国国教冲突激烈的社会背景和约翰·多恩的生活经历,分析多恩诗歌对信仰动摇之心理和叛教改宗之苦的反映、对死亡恐惧的表现,探讨放弃罗马天主教信仰并改信英国国教这一转折性事件对约翰·多恩
期刊
贾平凹“改革三部曲”中人物话语蕴藉分析 摘 要: 贾平凹在改革三部曲《腊月·正月》《鸡窝洼人家》《小月前本》中通过对遭受商品经济冲击的陕南乡村及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新旧人物矛盾冲突的刻画塑造了“另类人”与“传统人”两种典型人物,利用伊格尔顿的文本意识
期刊
《红楼梦》己卯本与庚辰本成书时间考 摘 要:被新红学考证派极力推崇的“三脂本”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从己卯本与庚辰本上面所出现的大量抄写错误来看,此二本均属于“蒸锅铺本”,而“脂砚斋”就是一个类似于“蒸锅铺”的书斋明或店铺名。所谓“己卯冬月定
期刊
论《流浪地球》的空间景观及其逻辑建构 摘 要:新生代科幻作家刘慈欣通过代表作《流浪地球》构建出独特的空间叙事逻辑。作品首先依据现实中的空间记忆生产出科幻中的空间景观,再通过空间景观本身来表征社会空间的危机,最后,《流浪地球》延续科幻的思维与逻辑,
期刊
意识流影视中形式主义风格的运用 摘 要: 意识流影视作品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该类作品一般超出固有时空观,着重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其表现形式过于晦涩、无序,从而使得受众群体有限,即使半个多世纪过去,该类作品仍属小众,在当前电影市场高速发展中,
期刊
编织的“他者” ——对话理论与他者理论视域下《伤逝》的爱情悲剧 摘 要:《伤逝》是涓生关于爱情的手记,但其中涉及子君的叙述不尽可靠。涓生的独语排斥了子君的介入,使得其只成为涓生意识的附庸。子君从始至终都以异质性他者的身份卷入涓生主体性的建构中。最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