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应战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29118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大学最近给出了它应对人文学科面临挑战的战斗方案——The Teaching of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at Harvard College:Mapping the Future(《哈佛人文学科教学:展望未来》)。
  但看完后,我感觉这是一次改良,而不是一场革命。目前人文学科专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由于求职困难,本科生越来越少。然而,哈佛在整个方案中都绅士般兜圈子,扯东扯西,冲淡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切。
  它一开始列举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仅把求职困难隐藏在5个挑战中的第四个,不是最先也不是最后,最容易被忽略。请看这5个挑战,即人们对人文学科的5个诘难——
  经济上的诘难。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日益明显,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应对如今世界各种现实的挑战,但人文知识对此没有实在的贡献。纳税人白花了钱。
  文化和社会的诘难。人文学科对社会老是批判的态度,没有建设性的功能,说的话老百姓也不懂。
  科学的诘难。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社会科学的建模方法相比,人文学科比较“软”,永远只是“相对真理”,永远“只是一个解释”。
  职业的诘难。研究指出,一个大学的某个系要存在,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比如要能吸引研究经费,毕业生要能看到挣很多钱的前景。而人文学科在这些方面都得了0分。于是,学生们都用脚投票,离开人文学科。
  技术的诘难。人文学科需要啃很多巨著,而伴随新媒体成长的90后们不仅不读纸质书,他们根本就不读书。
  坦白地说,看完这5条,我觉得只有第四条比较“硬”,其他的还是比较“软”。第二条、第三条是从来都存在的,至少几百年了。第五条有些扯,90后喜欢读书的人并不少,他们用Kindle仍在阅读书,喜欢啃巨著的人也不少。第一条说得比较实际,但还可通过课程调整来应对。真正要革人文学科命的还是毕业生难找工作,由于找不到工作,学生只有读别的学科了。也许哈佛低不下高贵的贵族的头,不愿意承认“找不到工作”这个太世俗的理由,于是他们就绕圈子找了其他的貌似高雅的文化、科学、技术等理由来虚掩。
  哈佛最后提出了5条解决方案,但对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仍旧躲躲闪闪。
  我们应该继续展示我们卓越的本科教学能力,当然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应阻止并逆转人文专业学生的流失,主要工作应放在一年级同学。大学新生上人文学院的还是很多的,他们主要是发自内心的兴趣,而不是为了挣钱。但3个学期以后,队伍就慢慢散了,他们纷纷跑到其他社会学科去了。
  在本科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批判的、综合的和注重学科互动(interdisciplinary)的传统。
  要扩大正在进行的注重人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主要是社会科学学科)或者其他院系的互动。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模仿社会科学,但我们的学生确实持续地表达了要积极地为社会做贡献的意愿,那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就需要考虑这点。
  我们必须强调人文学科同样能带学生走上职业的康庄大道,帮助他们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这可以通过直接的人文教育和毕业后进入职业硕士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等)的方式。
  第一条有点空喊口号给自己壮胆,意思是我们不能没有本科生。第二条有些机会主义,新生好骗呀?能骗多长时间?第三条是保全自己的颜面,不愿掉价。第四条才是真正要采取的步骤,却说的那个绕,那个费劲:要做出改变,又怕被看作掉价,怕被说是学别人。第五条是要达到的真正效果,但也不敢挺直腰板说:来我这读吧,保你有个好工作;却曲里拐弯地说,从我们这毕业能找到工作,或者毕业去读职业硕士也能找到好工作。不管怎么样,这贵族的面子还得硬撑着。
  这样的改良,纯洁的人文原教旨主义者肯定会反对。从最初时,人文学科就以“不实用”为它的最大价值。也许哈佛的解决方案如此云里雾里是避免刺激这些人。
  学生恐怕对这个改良也不感冒。其实,结论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在这里没有体现,但在方案中间部分说得很明白:充分注重课程的均衡性,学生可以学透人文专业,同时可以毕业后申请法学院、商学院或者医学院。说得直白些,就是不光学人文专业,还要学其他“实用”学科。
  学生会吃这一套吗?人文学科中加了些实用内容就来读?那为什么不直接读其他社会科学,空闲时读读人文?
  哈佛人文学科拼命要护住自己的命根:留住本科生。所以出了这个改良方案,但恐怕难以如愿。要是局外人来做方案,可能就简单了,没有自己的本科生怎么了,你们给全校同学开课不就行了,全校的学生都是你的学生了。很多很多学生还是对人文学科有兴趣,只不过不愿意选它为主修专业而已。哈佛公开课讲幸福呀、正义呀,不都挤爆棚了吗?
  没有自己的本科生,还可以招研究生呀,那些不用讨生活的人,愿意思考形而上的人还是有的。此外,也可以给社会上的人开课呀,想在工作之余听听课的人也不少。其实,不光人文学科,整个大学都面临着改革。一位美国大学老师曾在本刊发表文章,说现在美国大学里的很多学生是社会上已工作的人,而传统的全日制年轻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少,这些学生还有可能休学去工作甚至旅游几年再回来。
  哈佛的这个方案不全是为哈佛制定的,任何时候,哈佛人文学科应该不缺本科生(虽然可能会减少),毕竟它处在大学的金字塔顶,无论如何也会有“一小撮”死心塌地非要读人文学科的人,他们一定会去哈佛等最高学府。哈佛收他们就够教的了。作为领头羊,他考虑的是所有大学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真正的危机是那些二三流大学。但目前看这个方案恐难如愿。
其他文献
每个成功的奥特曼背后都有一只默默挨打的小怪兽,每个美丽的校园里都有一群流浪的小动物。当你漫步校园,也许就被这些小家伙冷不丁地萌了一把。比起残酷的社会,大学是美好而自由的。这些小动物们也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把校园当初自己的家,和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甚至还会“共同学习”。    说起校园动物界的大腕,不得不提的是北大学术猫。此猫酷似加菲猫,身形肥硕,显著特征是身后只有一截长不过5厘米的断尾。因经常与学生一
祖辈投资,外婆最积极  很多研究发现,外婆最疼爱孩子,其次是外公,再次是奶奶,而爷爷则通常排名最后。早在1980年代,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者,约克大学的利特菲尔德(C. H. Littlefield)和西安大略大学的拉什顿(J. P. Rushton)对丧子家庭的调查就发现:当孩子夭折之后,老人之中最伤心难过的是外婆,其次是外公和奶奶,悲痛程度最轻的是爷爷。普通人都知道“爱之愈深,痛之欲切”的道理,这
摘要:从归档只归发文条件不成立、归档只归发文不能自圆其说以及结论不同的原因等方面看,《回应》一文只归档发文的构想仅仅考虑了避免馆藏档案重复的问题,而并未考虑到机关单位档案的实际利用问题。因此,其构想是不成立的。  关键词:归档 档案发文 收文    李兴利同志的《试论只归发文》(以下简称《李文》)一文发表后,笔者撰写了《归档不宜只归发文——与李兴利同志探讨》一文,认为“提出归档只归发文的构想,
如果只看165万报考者和10%的增长率这样的数字,考研是让人不寒而栗的。  前几日在家收拾旧物,我偶然看到了自己小学六年级时的作文簿,里面有一篇命题作文《十年后的我》,我写着:十年后的我还在大学读研究生,像居里夫人一样在艰苦简陋的环境里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研究。我不禁哑然失笑,真的是十年后了,我真的要读研究生了,而且是去美丽的厦门大学。  我房间墙壁上写的是厦大,书桌台上写的还是厦大,我就差把凤凰花
劈者,砍也。劈柴、劈人、劈空、劈石开山、分钗劈凤、劈头盖脑……该字很猛,有雷霆万钧霹雳之势。劈酒源于1990年代初,在香港电影的粤语台词中它隆重登场,给我的青年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痕。对于安庆这个三流的沿江城市,一个“劈”字恰如其分地宣示了:我很穷,但我很文艺。    清朝和民国时期,安庆一直是安徽首府。出过桐城派,出过美女大乔和小乔、女画家潘玉良、演员严凤英,出过程长庚、陈独秀、邓石如、朱光潜、赵
Q:你是哪年参加工作的?做的是什么?   A:我是2007年以实习生身份正式工作的,那时候我上大四,周一到周五在伟达(中国)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上班。经过一年的全职实习,毕业后就顺理成章地转正了。上学的时候我就比较喜欢“公关”这个行业,于是就在网上搜,哪几家公关公司在国际上最知名,然后带着简历就去了伟达的前台。  Q:刚入职的时候自己是什么状态还能想起来嘛?   A:能,一辈子也忘不了。刚入职,我
顶级的以色列大学或许很难进,但是在这个国家可以和哈佛、普林斯顿和耶鲁相媲美的是国防军的精英部门。如果离开部队后你想申请加入某个机构,那多半要向未来的雇主讲述你在国防军精英部门所经历的筛选过程,以及你已经拥有的各项技能和相关的经验。    以色列经济奇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兴企业的综合,甚至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2008年,以色列人均创业投资是
每年新学年开始时总有那么几件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比如社团招新,比如评三好学生,比如发奖学金。奖学金,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既是一笔可以维持好几个月生活的资金,又是一个在保研、找工作时都可以给简历增光添彩的荣誉,怎么看都是需要尽全力去争取的玩意儿。  每个学校,或者每个学院都会设立各种类别的奖学金,除了统一的校级奖学金,每个学院还会有社会各界或成功校友赞助的“XXX奖学金”,看上去名目繁多。刚升入大二
调查主题:发展“瓶颈期”的高校学生公益性组织该何去何从    调查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2010级艺术设计系  杜知睿 张旭婷 张纯秋子    调查形式:个案访谈、文献查阅    调查摘要:简要介绍目前处于发展“瓶颈期”的学生公益组织;随后将其所面临的问题分为“学生公益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期突出问题”两部分具体阐述,找出本质问题所在,最后将针对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指出突破自身瓶颈的途
大龙是睦野画舍的创办人之一,曾经到黄油青年会议分享过自己开画室的故事。后来我一直想学画,就跟着我们公司实习生、也是大龙的女朋友去他的两个画室逛游了一下子。大龙的画室挺有趣我想采访他,但据说他内敛低调比较爱从事幕后工作,为此我还跟我们的实习生走了个后门。于是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溜进南锣附近净土胡同里的睦野画舍,跟大龙猛聊了一气,听他讲画室里的那些事儿。  问:你是怎么寻思要开个画室的?  答: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