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英语课堂有效生成的纽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happy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实践证明,适量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组织教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聆听、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习得的发展。可以说,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现状分析、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以及课堂提问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方面入手,分析和探讨有效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 有效性 实施建议
  “课堂提问,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有询问形式或询问功能的句子或教学内容。”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促进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既可以顺利组织教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可以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增加学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意识到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但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导致课堂提问这种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长期的课堂观察和听课发現,教师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课堂提问内容把握不准,如:有些老师课堂提问的问题设计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问题设计过难,学生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不愿意开口回答;有些老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没有注意学生基础的个体差异性,造成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不愿意参与课堂活动。(2)课堂提问方式缺乏技巧,如:有的老师习惯了在提问前先点名,明确了回答问题的对象,从而使其他学生缺乏参与的意识;有些教师在提问后,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自己作答,打消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还有一些老师急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者打断学生的回答进行纠错……这些课堂提问内容或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往往会造成英语课堂的“冷场”,使得课堂提问缺乏其实际运用的功能。 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
  1.以服务教学目标为课堂提问的出发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行为,理所当然地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 案例1】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3 It was there (Part A)
  本课通过双胞胎姐妹苏海和苏阳寻找照相机和胶卷为话题,引入一般过去时的基本概念。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对一般过去时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老师对同学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Can you fill in the form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利用表格概括文本的主要信息是阅读教学常用的教学策略。学生们通过仔细阅读,对课文中的一些细节性信息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来完成表格。在学生们完成表格之后,老师不是简单校正对错就弃之不顾,而是对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能力要求: Would you please retell the text according to the form?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得表格具有了双重功能。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书面作业能力,更考验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点was/were的用法进行了第一次巩固。老师在课堂提问上的精心设计,诱导其朝着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向生成并对其进行二次利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课堂提问的切入点,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语言教师彭尼认为,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在当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提问更是要着眼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英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这一规律,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力。
  【案例2】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Unit 5 It’s nice.(Story time)
  在Free talk 环节,执教老师首先与学生就“Who is he / she?Is he / she your friend?Who is your fiend?进行热身交谈。在了解了学生情况之后,老师进而向学生们提问:Can you guess who Miss Yan’s friend is?《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具有交际意义的实践活动。老师在询问了多名学生的朋友情况之后,自然而然地将话题过渡到谈论自己的朋友上,既是水到渠成、合情合理,又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朋友是谁感到很好奇,所以他们愿意踊跃举手发言。尽管他们当中有人Mr/Miss 的用法分不清,也有人 将...is your friend说成...is my friend。但是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这就是对老师所提出问题的肯定。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老师不能苛求他们的语法、句式有多完美,但是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不断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励他们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这就是沈峰老师所提倡的“自然、自在、自如”的教学主张。
  3.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课堂提问的总目标,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案例3】英语绘本课 A hungry little snake
  在读故事、回答问题的环节中,老师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at country is the little snake from?学生们几乎都知道答案是Japan。老师继续提问:How do you know the snake is from Japan?绝大部分学生回答:Because the writer is from Japan.(这本绘本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绘本作家宫西达也)这时候老师又提了一个问题:Is there any other reason that supports your idea? 学生们沉默了一阵,有人再次举起了手。“Because the little hungry snake eats a triangle rice ball.此时,其他学生开始恍然大悟,a triangle rice ball是地道的日本传统食物。
  教学过程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将知识展现给学生,而且是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思考状态展现给学生。 这样,学生就不只在学知识,也是在学思维。没有有效的思维过程,也就没有学习深入的过程。老师在不断发问的过程,其实正是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
  三、小学英语课堂提問的实施建议:
  1.课堂提问应该尽量表述清楚,避免引起歧义
  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的表述应该严密、清晰,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避免学生理解时产生模棱两可的异义。 清晰的表述能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学生回答的准确性。
  【案例4】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 (Story time)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执教老师在与学生探讨完:What makes the street messy and dirty?并得出结论:Rubbish makes the street messy and dirty.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Is it right? 学生们一脸茫然不知如何作答。老师只好继续诱导“Yes or no?”.此时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Yes”.上课的老师很尴尬,其实老师的本意应该是问学生在街上乱丢垃圾这种行为是否正确。但是由于教师表述得不是很清楚,学生极有可能将老师的问题理解成了常用课堂用语Is he right?(指刚才回答What makes the street messy and dirty?这个问题的学生)。如果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能够加以预测,将问题表述得更加清楚(如Is it right to litter on the street?),那么这个教学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课堂提问应该捕捉动态生成,合理加以利用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常常带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应该灵活地捕捉那些偶然发生的、对目标达成有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
  【案例5】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8 Let’s go to the park
  在课前热身阶段,老师给学生看了一个英文的动画短片,短片中出现了大象、猴子、老虎等动物。看完以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Where can you see these animals?”显而易见这个问题设计的本意是导入新单词zoo,确实也有很多学生举手发言回答“In the zoo”。本来这个问题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但是当其他学生把手都放下以后,还有一个学生一直把手高高地举着。这时候老师没有视而不见、故意略过他,而是请他起来回答。这个学生很大声的回答“In the cinema”,这个突如其来的回答一时间让老师觉得很意外。但是老师很快反应过来,说道:“Yes,we can see them in the cinema,too.” 这样,老师就紧接着学生的回答新授了本课中的另外一个新单词cinema。细想一下,在电影院里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动物,于情于理都是讲得通的。这个学生的回答让这个单词的出现变得水到渠成。教师及时捕捉并巧妙利用了课堂上的这一生成性教学资源,既尊重了学生,充分肯定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让课堂教学达到了预设之外的精彩效果。
  3.课堂提问应该兼顾全体学生,实现机会均等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要,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需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来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对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进行知识性提问和简单的理解性提问,考查他们对知识的识记和对所学材料的掌握;对学习能力中等及偏上的学生应用性的提问,考查他们将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进行运用的能力;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分析性和综合性的提问,考查他们能否将已学内容内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进行思考、展开对话,一步步缩小师生间或生生间的信息沟,完成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的探索,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结束语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课堂提问的方式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组织教学,而且能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能够促成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语言习得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使全体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1] 贺梦依.提问策略与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 J ].中国外语,2009( 2 ) : 70
  [2] Penny U r.语言教学教程: 实践与理论 [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3]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 [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目前,商用植酸酶在其特性方面明显不同,使得进行直接比较非常困难。最近市场上推出的多种新产品仅增加了这种多样性,而且增加了需要对供应产品进行鉴别的终端用户的挑战。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1-0020-02  虽然植酸酶按照标准剂量添加后其在磷(Phosphorus,P)的释放上的主要区别与每种植酸酶公布的营养基质有关,但在较高添加水平或超剂
摘 要:在过去的20年中,为了维护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大量的研究都在关注抗生素替代方案(alternatives)的开发。研究最广泛的替代方案包括益生素、益生菌、酸化剂、植物提取物和疾病预防性添加剂(neutraceuticals),如铜和锌。由于这些添加剂已经在上一个综述中作了充分的论述,因此本文将关注非常规的抗生素替代方案。本文将讨论抗菌肽、粘土矿物、卵黄抗体、精油、桉树油-中链脂肪酸、稀土元
【摘要】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为例,以情景创设为主要形式,从生活情境、童话情境、游戏情境三个角度,谈一谈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景创设的价值。关注儿童当下生活,指向儿童未来生活,凸显课程的情感价值,提升课程的实践价值,扩大课程的外延价值。从而充分体现本课程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性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情境创设 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课程在理念上有了重大的突破。2017年
【摘要】小学数学中有许多经典题型,如“工程问题”“追及问题”“相遇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这些典型问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度和变通能力,所以在各级各类试卷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非但如此,此类题目总是以不同的“面貌”出现,虽然无非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但是,经过一定的“易容术”后,极具迷惑性。因此,如何让学生多长个“心眼”,迅速辨识其本质,显得十分
上期摘要:上一期主要介绍了AGPs替代方案中的卵黄抗体和植物精油的作用等。  关键词:抗菌肽;粘土矿物;卵黄抗体;精油;桉树油-中链脂肪酸;稀土元素;基因重组酶  中图分类号:S816.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7-0048-03  5 桉树油-中链脂肪酸  桉树油是从桉树叶中提高的,桉树属于桃金娘科(Myrtaceae),能在全球范围内种植。在人上发现,桉树
2017年11月20日上午8时,由布谷联盟主办,辅音国际、天地经纬共同承办的中国农牧营销年会暨第一届现代农业合作社先锋论坛在美丽的蓉城——成都星宸皇家金煦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合作经济学会秘书长陈建华先生、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朱小惠女士、中农促动福委会长席春玲女士、安庆市农委主任程春生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养猪专家、营销专家、精英代表以及行业媒体600余人出席了本次盛会(图1)。  本届年会以“合纵连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1-0012-02  1 绪论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猪群中。这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因其存在人畜共患的风险而威胁着公共健康。猪群能够成为潜在流行毒株的贮库,如2009 H1N1病毒。  笔者已构建出传统繁育场的异质种群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真实的猪群统计学与传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12-0007-01  在过去12个月的各种会议中,肠道健康及其微生物菌群是最热门的议题。有机会可以更好地理解肠道健康、微生物菌群和猪健康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且可以为未来进一步精心调控猪营养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考虑到有关肠道微生物菌群能影响人类健康的发现是最近医学领域五大突破之一,也许它的发展并不令人惊讶。测定
5 重要性较小或有可能传播给人类的其他原虫  5.1 贾第鞭毛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duodenalis),也叫做蓝伯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和肠贾第虫(Giardia intestinalis),可能是世界各地最常見的人和家畜的肠道寄生虫。它是一个物种群,根据基因分析有7个基因集合体,它们的成员在形态学上不能区别,集合体A和B可感染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其他的主要是
当猪出现腹泻等症状时,在使用与“水”相关的治疗方法时,为了消除脱水症状,可在饮水中加入电解质补液和药物等。本文在重新整理饮水与疾病之间关系的同时,并提出治疗方案中应该注意的重点。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5-0005-04  1 前言  在猪的饲养管理中,“水”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正确地供应饮水,与采食量的提高和猪体温的调节有直接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