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东川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调查思考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拓展,金融产品范围逐步拓宽,服务方式更加快捷。这是笔者近期通过对东川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情况的调查后得到的结论。
  
  一、基本情况
  
  东川区辖内7镇1乡,144个自然村,总人口31余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万余人,城镇人口8万余人,东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辖内涉及12个经营社,目前,全区拥有金融机构及其营业网点45个,金融服务覆盖城乡,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4大类9个品种。截止3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3亿元,比年初增加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3.9亿元,比年初增加3.6亿元;其中涉农信贷产品发放1829笔,贷款8069万元。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开展情况
  
  (一)完善金融组织,逐步构架支农大格局
  近年来,东川区农发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信用联社等支农金融机构围绕粮油生产、畜禽水果养殖、面条加工、农田水利和劳务经济等,积极培育和发展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拓展金融产品,开辟支农新领域
  各金融机构上级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尽量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助推器。
  一是大额支农信贷产品。农发行发放粮油贷款2970万元加工企业发展;发放贷款8000万元,支持坝塘水库,解决了周围万亩农田的灌溉及人畜饮水。通过金融支持,目前已建立地市级农头企业19户,打造出了“金桂”、“无名”等一批享誉知名农产品。
  二是小额支农信贷产品。各涉农金融机构重点创新了“农户”贷款、互助联保贷款等金融新产品。信用社以“及时雨”小额信用贷款、累计对1129户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9905万元资金支持;农村信用社共对东川区辖农户及城镇人口累计发金碧惠农卡21027张卡,对金碧惠农卡授信工作由碧谷信用社先行开展,对72户村民做了入户调查,今年3月底,授信143万元。今年发展组合类创新了“公司+农户”贷款2笔,金额1000万元的金融新产品。
  40岁的铜都镇绿茂村老街沙坝村民王某,是远近闻名的畜禽养殖大户,也是信用社的老客户。2009年末,他初建养殖厂,周转资金出现困难,到信用社贷款40万元;2011年2月,因生产规模扩大,新增养殖基地,成立了“昆明鸿顺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他又持贷款卡到信用社申请300万元的贷款。经过前期充分调查,信贷员对王金明的情况十分熟悉,对他以组合类“公司+农户”的形式签字放款。如今,养殖规模已从最初的几亩扩大到了14亩,现有4.6万只产蛋鸡,每天至少生产4.2万枚鸡蛋。还成为东川区“地市级龙头企业”。
  农业银行以农户联保贷款为载体,重点对“农户”信贷产品的支持,累计贷款882笔1371万元;发放惠农信用卡累计507户,支农贷款1367多万元。邮储银行面向农村发放小额贷款累计177多万元,支持特色养殖业、种植业发展。
  三是开展扶贫信贷产品。与政府部门联合开办贴息贷款业务。经东川区政府扶贫办与东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委托贷款协议书,对借款户入户调查工作由各乡镇工作站组织工作人员落实。从2006年到2010年,连续5年累计对八个乡镇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300万元,支持近1033名农户养殖羊、猪、水果、水利、公路等。
  四是经营劳务经济信贷产品。为了给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技能培训,农发行投放贷款I亿元支持职教中心校区建设,解决了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难题。
  五是开办理财产品。2010年至2011年一季度,共计办理“保险+信贷”70.8万元;投资理财保险861万元;理财产品销售3275万元。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农信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竞争,制约金融服务的发展
  东川是一个欠发达的贫困县,全辖人口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万人,占总人口的76.12%。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网点的大举撇军导致支农供给体系残缺不全,乡镇出现农信社一枝独秀的局面,农信社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营业网点,长期以来,一直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和创新意识严重弱化,缺乏竞争机制势必弱化县城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内动力。
  
  (二)出于风险考虑以及商业银行盈利的本性,弱势农户群体难以得到有效金融支持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出台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政策支持,但金融作为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政策层面上缺少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困苦”是当前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形成了收人差距巨大、社会结构层次十分明显,处于最底层的则是我国农村居民中为温饱所困扰的弱势群体。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弱势的农户群体与有限的归还能力难以获得有效金融的支持。
  
  (三)农民金融意识落后造成信贷创新产品供需矛盾
  如东川农行创新推出以农户联保方式的“惠农卡”支农贷款,只需三户以上非直系亲属的农户签署贷款联保协议,农行即可给予每户农户授信3000元至50000元的贷款额度,无需抵押;贷款期限内农户有钱随时可还本付息;贷款利率上浮30%,在同档次的基础上比当地农信社少上浮10%;惠农卡每年每张卡只收手续费5元,比其他银行卡优惠50%。由于农民对担保责任的顾虑,多数农民不愿与他人组成联保小组,且农民中符合担保条件的人不多,大量的支农贷款供给得不到相应的需求,造成了金融产品创新供需矛盾,一定程度匕挫伤金融机构创新积极肚。
  
  (四)农村信用社网点在解决各类惠农补贴、直补、低保的发放上还有不足
  信用联社2010年累计代理发放城市低保13,115户,人数26,087人,金额2,101万元;代理发放农村低保17,714户,人数24,762人,金额5,549万元;惠农直补资金累计发放68,031户,金额1,210万元。由于种种因素,排队现象十分严重,极易发生社会稳定问题。为此,2009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东川支行就此向地方政府递交了专题报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建议由地方金融办牵头协调解决。
  
  四、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农村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建全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分支机构功能,建立起以农信社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并存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形成支农合力,有力支持农村建设。
  
  (二)调整商业银行经营策略
  要制定农户贷款利率补贴政策,调动农民和金融机构双向贷款积极性。特别是商业银行要注意发挥基层行靠近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农村信用社要发挥地处农村、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在防范风险条件下,简化贷款手续,加强对“三农”的信贷支持。
  
  (三)加强农村征信宣传
  积极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户信用意识,必须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强开展征信宣传活动,才能让征信等金融知识深入农村千家万户,也才能真正建立和完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发挥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功能做好对农户进行授信的工作,积极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人民银行内审转型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内部控制评价就成为现实工作面临的课题。内部控制评价是根据适当的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各级机构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执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风险防控能力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和综合评价的活动。近年来,基层行在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机制上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逐步提高,但内部控制评价是一门新学问,涉及面广、内容多、技
采访杨国平,是件很轻松的事情。这个年龄可以当作我父亲的男人,任采访中,并没有因为年龄上的差距面对我有一丝的轻视,有的只是长辈的和蔼,谈话中显露出的睿智和坦诚,更表明他
期刊
青岛开发区位于胶州湾西海岸,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兴建,规划面积20.02平方公里。1992年,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现全区(包括黄岛区)总面积274.1平方
期刊
期刊
期刊
@@
2018年,我到柏林自由大学访学,由于担心快5岁的儿子在国内的生活,我带着他一起到了德国.当我带着孩子还有三个大箱子,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到达柏林泰格尔机场后,大学帮我联系
期刊
近几年来,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腐败定性为“全球性威胁”。  惩治腐败,自然必须先揪出腐败分子。在经济发达国家,查找腐败分子多半是靠政府制订的相关制度。比如美国,查找腐败分子的蛛丝马迹是采取官员申报财产,再由OGE(美国道德办公室)对联邦行政官员进行财产审核。这样一来,在“接受阳光的监督下”,腐败分子是很容易现形。  在中国,反腐败的脚步可以说从来就没有停歇过,惩治
民主集中制是党委根本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执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在党委内部努力形成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防止和克服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执行民主集中制,首先要使班子成员各方面的意见得以充分发表,然后对其中科学的、符合实际要求的,通过集中形成统一的意志,作为共同的行动准则和集体
音响是一个集合了多学科同时存在显著艺术成分的综合技术,在现代舞台中,音响作为一项关键要素,设备的调试作为有效的应用手段,一直被视为是专业舞台音响系统的核心.在整个舞
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呈蓬勃发展之势,对有效配置金融资源,改善对中小企业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0年末,云南省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127家,贷款余额为40.92亿元,贷款余额居全国第13位。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华坪县支行课题组通过对华坪县3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调查,对县(区)级小额贷款公司接人人民银行服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必要性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