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che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案介绍rn患者曾某,男,68岁,住院号:0051559.于1999年5月17日以剑突下及胸骨后隐痛不适40d为主诉入院.患者2年前曾撞伤胸部,入院体查局部压痛不明显,心率78次/分,律整,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SM3/6级柔和杂音,术前心脏彩超提示前纵隔有一4.5cm×2.7cm×3.0cm椭球形的回声肿块,压迫右室流出道.MRI提示前纵隔、心包内右室流出道前方有一3.5cm×3.5cm×3cm实质性占位性包块,右室流出道受压变窄.术前诊断为前纵隔肿瘤,手术在全麻下进行,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术中发现心包内肺动脉根部、右室流出道的前壁有一大小为3.5cm×3.5cm×4.0cm的半球状紫蓝色的肿瘤,质地中等,有海绵状感,表面结节状,包膜完整,穿刺有鲜红血液从针孔喷出,肿瘤根部为2.0cm×2.0cm,以无损伤血管钳在其根部缓慢钳夹后,肿瘤即明显萎缩.术中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给予姑息性大部分切除,残端以带垫片Prolene线两边平行缝合,再作褥式缝合.在残留的血管瘤内注射平阳霉素8mg(加4mL生理盐水稀释).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心脏杂音消失,3个月复查MRI见海绵状血管瘤明显缩小,原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好.病理诊断为心脏海绵状血管瘤.
其他文献
目的:从生物分子学方面探讨养胃散的治疗机理,观察用药后胃肠粘膜中前列腺素(PG)、生长抑素(SS)、胃动素(MTL)的变化规律.方法:SD大白鼠为实验动物,消炎痛损伤胃粘膜后,再给
期刊
期刊
作者用咖啡因加麻黄碱补充剂结合健康饮食和经常锻练,促进超重者体重下降。在这项研究中,167例患者随机接受咖啡因和麻黄碱(每日各90、192mg)或安慰剂,共6个月。患者可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