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族舞蹈的风格特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各个民族中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地域文化和生活的气息的舞蹈、舞蹈其风格各异。这些舞蹈都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气息。维吾尔族舞蹈是民族民间舞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所特有的舞蹈民族文化代表了其本民族的艺术色彩,本论文通过对《古扎丽古丽》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维族舞蹈体态、节奏、动律、腰功及旋转等风格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作品分析了解当代文化作品的创作中,继而认知当代维族舞蹈表演风格传承发展及创新的重要性。
  【关键词】维族舞蹈; 风格特征;《古扎丽古丽》
  一、维吾尔族简介
  维吾尔族聚居在我国的天山以南,千百年来他们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开拓出无数肥沃的绿洲和河谷。民族文化艺术也伴随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其中歌舞艺术则是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娇艳多姿的花朵,绽放在团山的南北疆。歌舞是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们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人们喜庆佳节、亲人欢聚是皆以歌舞助兴。故有歌舞之乡、歌舞海洋之称。从维吾尔族的聚居地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维吾尔族独特的地域环境、自然环境与经济,因而形成了独特的维吾尔族舞蹈其内容丰富多样,具有独特魅力,并且维吾尔族舞蹈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身体部位动作与眼神的传情达意。其主要的动律特征是上身扭摆、脚下的点踏。
  二、维吾尔族舞蹈种类
  维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多样、绚丽缤纷、种类繁多。新疆艺术学院曾经将其为7类或6类,但是在我们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不能这么死板的限制住,其实维吾尔族舞蹈普遍接受的分类一般包含了“夏地亚纳、道具舞蹈(盘子、碗等)以及赛乃姆、纳孜尔库姆、萨玛、多朗等等,每一个舞蹈种类都有不同的地域风格和表现形式,比如包含古扎丽古丽的赛乃姆来说,就11个比较有地域特色的种类进行分析例如:哈密赛乃姆、和田(玉田)赛乃姆、库尔勒赛乃姆(楼兰古城、罗布泊人)、朱拉赛乃姆(多郎木卡姆的伴奏)、伊犁赛乃姆、喀什赛乃姆等等。这些维族舞蹈种类对应的是每一个地区的赛乃姆,从舞蹈结构、诗词和音乐上面都可以看出舞蹈种类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征。首先,我们知道维吾尔族舞蹈中每个地区的舞蹈种类及结构并不相同;其次,维吾尔族舞蹈伴奏音乐的节奏、旋律等也有所不同;再者,维吾尔族舞蹈中所采用的诗词也有所不同(例如:有些赛乃姆采用的是民间的形式、有些则是十二木卡姆里的诗词、还有的歌词则用名人的诗词);而维吾尔族各个地区的服饰也各具特色(例如:服饰、和田的高帽子、库车的耳环、靴子等,连头上带的纱巾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讲究);另外,不同地区的赛乃姆的伴奏乐器也不同。这些不同地域舞蹈的风格特点的形成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因此,我们了解到每一个“赛乃姆”在舞蹈的细节上都有各自所特有的风格特点。
  三、群舞《古扎丽古丽》作品分析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就简单的对《古扎丽古丽》舞蹈进行简单的分析与介绍,并就《古扎丽古丽》舞蹈来进行维族舞蹈的风格特色解析。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古扎丽古丽》的相关介绍。《古扎丽古丽》,如果要严格算起来的话,是属于赛乃姆系列的。它是一个群体舞蹈,背景音乐是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改编的,主要的特点是身体的每个部位,从头、肩、腰、臂再到脚趾等每个部位都有动作,而且都有其特色,并且全身配合起来。还能在节奏上做很好的把握。我们看到在这个群体舞蹈里,表演者分为了两拨,但是两拨人都以不同的形式却以相同的表演节奏进行表演,特别是在直腰、挺胸等具有鲜明维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鲜明的风格特征。特别是维族舞蹈中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以及移颈、翻腕、动作的大小等方面的装饰性动作等方面进行了足够的点缀,维族舞蹈整体形成了豪放细腻、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那么,具体的维族舞蹈风格特色与《古扎丽古丽》的特色,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解析吧。
  (一)显著的地域风情
  维族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我们就群舞《古扎丽古丽》里面也可以看出,首先舞者无论从服饰上还是从妆容上都带有很明显的维吾尔族所特有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以及整个舞蹈的音乐搭配,确实完完全全的体现出了强烈的维族特色,而且《古扎丽古丽》本身也作为维族经典舞蹈而存在,两者本身就是互相紧密联系的。
  (二)独特的体态与律动特色
  维族舞蹈着重强调体态、节奏、动律、腰功与旋转。维族舞蹈体态要求挺胸抬头、立腰拔背、高傲而不浮夸。和各个民族舞蹈一样具有舞蹈审美要求和身体舒服的情感宣泄。维族舞蹈第一人康巴尔汗的规范要求促成了维族舞蹈体态要求的规范化。另一方面,维族舞蹈稍微肢体动作加上从眉眼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也是对舞蹈体态要求的更进一步完善,如加入对头、肩、劲、腕、腰、小腿、脚的小肢体舞蹈动作。为此凸显出维族舞蹈的基本体态风格。群舞《古扎丽古丽》这个作品,舞者身姿从头到脚有有细致的表现,从体态上,身体姿态挺拔、膝部微颤而不窜,眼神羞魅,都沿用了传统维族舞蹈的体态特征。这种表演风格使用“赛乃姆”的表演风格特点。赛乃姆注重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尤其是“三步一抬”为主,脚下平稳,无上下起伏有微颤。 其实在整个《古扎丽古丽》里面,舞蹈的具体过程我们进行了总结,发现其不仅表演上面特色明显,而且整个流程也是流畅非常:首先,膝部会有连续性的微颤动作,或者在变幻动作前有微颤的行为,让整个形体动作看起来更加的柔美而自然;其次,舞蹈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表演人员会相继进行快速的旋转、各种姿态结合以及戛然而止的行为,利用这些不懂形式的舞蹈切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维族经典舞蹈。再者,背景音乐的伴奏也是独具特色,虽然节奏比较缓慢,但是在符点节奏和弱拍处经常进行强奏的艺术处理,用来进行突出古扎丽古丽本身的风韵与民族特色。我们还看到,舞蹈里不仅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动作,而且表演者的眼神也极为传神,特别是动脖、弹指头以及翻腕子等动作,也让舞蹈本身趣味十足,也展现出极为欢快的神情和气氛来。而且我们看到舞蹈跳到最后,其他人员都在进行排列站位,而最前面一位则开始独舞,并且以更加热烈欢快的形式进行舞蹈的表演。   (三)音乐与节奏的独特的处理
  “赛乃姆”的音乐曲调比较优美、节奏鲜明。在演唱时,歌曲可以增减,主要是因为“赛乃姆”的音乐是由数量不同的歌曲所组成,,一般歌曲的顺序不能够颠倒,音乐必须与节奏紧密配合在一起,并与舞者的情绪的起伏相适应。比如《古扎丽古丽》就是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背景音乐。在里面,除了有很多的民族乐器伴奏之外,还有手鼓的乐器的使用,乃至在各个音节上面的处理,无一不表现了《古扎丽古丽》其强烈的民族特色。而且其中所用的手鼓,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喜欢的器之一,并誉为乐队中的“灵魂”。在《古扎丽古丽》整个舞蹈里,我们发现其中的手鼓在很多重要音节和舞蹈动作的衔接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 旋转之中的美感
  旋转是维吾尔族舞蹈中主要的技艺之一,旋转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维吾尔族舞蹈作品《古扎丽古丽》中几乎都会出现一些旋转的动作,而且形式比较多样。最为显著的是戛然而止、多姿、快速的旋转特点。旋转既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技与艺巧妙结合的表演手段。维吾尔族舞蹈巧妙的运用了旋转这一技巧,几乎所有的维吾尔族舞蹈中都会发现。旋转在维吾尔族舞蹈的起到重要作用,一般在舞蹈的高潮部分快速旋转烘托作品。
  四、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古扎丽古丽》舞蹈作品中,突出了对传统维族舞蹈在身体部位的运用,以及细节部分的应用。传统维族舞蹈的传承,不仅仅是依靠语言文字,也以人体动作,以及创编作品进行文化保存,在特定环境中,在群众见直接进行的,在典型的环境中,通过长辈以及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舞姿、神情、心理又加入自己独有的舞蹈编创演出艺术风格,一代代传承留存下来的。从事舞蹈工作的人都舞蹈工作的人都需要“模仿”舞蹈文化艺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练习“人体文化”得以继承。在民间舞蹈的创作与创新中融入了新的元素,为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增添了活力,注入了新的血液。
  五、结语
  维族舞蹈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将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现在元素有机的结合,这无疑是对舞蹈编导能力的一种考验。本论文通过对维族舞蹈《古扎丽古丽》代表来探索当下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金星维族舞蹈风格浅谈与分析,并尝试将其融入当代文化作品的创作之中,这种有机结合不仅是对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元素的丰富,也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继而推动维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孙龙奎.维族舞蹈生成一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2).
  [2]李季莲.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中的舞蹈艺术[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3).
  [3]刘学杰.乐舞新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1).
  [4]隆萌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刘白维.略谈民族舞蹈[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6).
  [6]马东红.试论中国民间舞的规格与风格[J].长治学院学报,2005,(8).
其他文献
摘要:绿色施工管理是土建工程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需要全面落实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因此,土建工程施工企业要增强土建工程绿色施工理念,促使有效的资源能得到优质化的配置,从而提高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促进土建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建施工管理及绿色施工展开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绿色施工;  1 土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期刊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小学生倾听音乐,感知音乐之美,在倾听中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净化自我的心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学生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倾听音乐的旋律、节拍、速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世界中自由徜徉。  【关键词】小学音乐;倾听;培养  音乐是从听开始的,不是学生认为的从唱开始。听,是基础,是领会,是音乐学习的基石。但小学生活泼好动,课堂纪律较
期刊
【摘要】音乐和舞蹈是两种密不可分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能够将音乐形式具化成肢体动作,音乐能够赋予舞蹈更深刻的情感,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将音乐教学同舞蹈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舞蹈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舞蹈;作用  音乐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加强对音乐教学的关注程度。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艺术形式,舞蹈可以在很多方面对音乐产
期刊
摘要:在大部分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是影响土建工程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如果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由于温度较低,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施工工艺,有效的减少低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本文将对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冬季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方法以及养护措施,促进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水平的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对比了我市音乐教师与全省小学教学的差距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学;差距  初冬乍寒的合肥,2015年度安徽省第八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完满结束。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探究氛围。不论是歌唱教学的方式还是欣赏教学的意义,身势律动的应用还是教学环节的开展,评委和老师在课上和课下都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比赛的整个过程不仅是教师评比的过程也是观摩老师学
期刊
【摘要】图形谱是用最直观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即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表现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的长短和音的强弱等,从简短、浅显的素材入手,将较难掌握的节奏、旋律,根据不同的歌曲内容或意境,设计成一种“框架式”的音乐,使音响得以外化,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积累审美经验。  【关键词】音乐意境;审美;音乐欣赏  图形谱是用最直观最简单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即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表现旋
期刊
【摘要】结合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体现素质教育的观点,提高高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从而对高中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探讨。本文首先说明推进高中音乐中民族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再详细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学的具体建议,提高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族音乐;教学内容;审美观;有效性  一、积极推进高中音乐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期刊
摘要:低碳经济已经在我国各行业各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思想地位,而建筑工程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需要在此基础上行加大力度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并在政府的管理和帮助下,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各种节能手段和措施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  引言: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节能减排发展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整体的技能减排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进行节能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的音乐作品大多是做横向发展的,即使是有不同的乐器演奏部分或作品(如江南丝竹的作品等等),也一般以齐奏的方式出现,这些传统音乐作品呈现出线行思维,看重旋律的起伏和发展,而技巧上加花变奏,极尽所能。直到近现代,作曲中的和声、对位、复调等多声部技法才被广泛运用起来,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等。而本文将着重阐述,笔者在现代民族乐器作品中的对于多声思维创作的发现和理解。  【关键词】中国音乐
期刊
【摘要】“又见”顾名思义“又看见”,是一种历史的重现。《又见平遥》是又见团队致力创新打造与“印象”系列并行的一个品牌尝试,由室外实景演出走向室内情境体验,《又见平遥》这个故事是王潮歌导演对平遥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一个因血脉羁绊而生的情义故事,展现了平遥文化中重德行、重情义、重根祖血脉之文化传统。该剧的成功出演拉动平遥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衍生出很多相关产品拉动投资与就业。为山西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