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珠穆朗玛峰的斑头雁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一名登山者曾在海拔近9千米的珠穆朗玛峰顶上,亲眼看到了一只斑头雁从旁边飞过。据了解,这一高度比当时已知的动物最高飞行海拔高出了近2千米。当时,许多动物学家对这名登山者所说的情况持怀疑态度,这一事件也一直没有定论。
  不过,在2020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人工饲养的斑头雁进行研究,终于证实,斑头雁确实有在这一高海拔飞行的能力。
  比特森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院的负责人,早在十几年前,他便想通过事实来证明斑头雁到底有没有能力飞越珠穆朗玛峰。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他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比特森告诉当地媒体:“鸟类的心脏和肺的结构,使它们比哺乳动物更善于持续运动。与其他鸟类相比,斑头雁的肺大而扁平,在深呼吸上更具优势,且它们的心脏也很大,能为肌肉输送更多氧气。”
  比特森的研究团队通过训练斑头雁的幼鸟,让它们佩戴记录心率、血氧水平、体温和新陈代谢率(单位时间消耗的能量)的传感器,并在佩戴面罩的状态下,于人造大型风洞中飞行。此外,比特森团队还利用面罩调节斑头雁在风洞中飞行时呼入的氧气浓度,以此模拟低、中、高海拔环境。
  让比特森团队惊喜的是,风洞实验表明,斑头雁会通过降低新陈代谢率适应缺氧环境下的飞行。当氧气浓度处于最低水平——近似珠穆朗玛峰顶部的7%(海平面氧气浓度数值是21%)时,虽然斑头雁新陈代谢率下降,但心率和振翅频率仍保持不变。在缺氧环境下,斑头雁的心率没有增加。这就表明,即使是氧气极其稀薄的环境,仍未超过斑头雁心脏负荷阈值。除此之外,比特森团队还发现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斑头雁总能设法降低血液温度,而降温可以显著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以此来应对缺氧环境。
  唯一让比特森团队担心的是,这些人工饲养的斑头雁即便经过训练,在模拟高海拔环境下的负重飞行时间仍然很短。因此,他们担心斑头雁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是否足够支持它们飞行8小时以穿越珠穆朗玛峰,或是独立完成在中亚或南亚之间4000千米的迁徙。不过,比特森信心十足地表示:“不管怎樣,我们一定要相信斑头雁确实有飞越珠穆朗玛峰的实力和能力,也许在一年半载之后,我们就会有幸等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那时,我们会带着这些训练有素的斑头雁,让它们一展雄姿,飞越珠穆朗玛峰。”
其他文献
家居软装设计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和氛围,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进行家居软装设计中,色彩搭配对设计效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设计人员要根据家居软装设计的要求,合理搭配色彩,处理好冲突色彩,保持色彩平衡,掌握混合色彩搭配技巧,提升设计质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我是一个经常笑的人,可我不是经常开心的人  理想,是我们热爱的行李,白天埋怨它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夜里却在它的怀抱里安然入梦。你以为你触摸到了什么,又像没有,因为掌心空空。  爱丁堡、北海道、济州岛、布拉格小巷……这些都是我想去的地方,在梦里去过。阳光一出来,这些地方就都不见了。其实这些地方加起来,也都只是一个地方——我的心里。  我盯着我的影子看,看了大半生,终于,看到它生出蝴蝶的翅膀。可是有人嘲
节奏训练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强化节奏训练,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声乐的奥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有效提升声乐教学的效率。本文具体论述了节奏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在当下的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着抑郁的困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已经威胁到部分群体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所以在业余休闲时间,治愈题材的内容开始逐渐进入大家的眼帘。治愈题材在精神与心理上缓解了日渐增多的焦虑与压抑,在某种程度上释放了不良情绪与压力。
“不理解上班——我的时间非常值钱,但都被老板按批发价采购了。”  “不理解微信好友——永远不关心我说了什么,只关心我撤回了什么。”  “不理解贪吃蛇——为什么怎么吃都吃不胖,而且会变得修长。”  “不理解打游戏——明明想通过游戏逃避现实,却总要求游戏逼真。”  …………  近日,北京三里屯街头惊现一波以“不理解”为主题的广告牌,牌子上以段子口吻吐槽工作、生活中各种“不理解”的情况,引发了社会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