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传说》,名人八卦可以这样说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vena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喜剧讲述鲍勃·迪伦、希特勒等名人轶事,笑过之后让人沉思
  1993年8月的一天,鲍勃·迪伦去英国拜访朋友戴夫·斯图尔特——一个和他同时期的老摇滚歌手。他忘了地址,全凭感觉误入到水管工人戴夫的家中。于是将错就错,和这个陌生的“戴夫”待了一下午,两人喝茶、看电视、听唱片。
  这是今年1月中旬开播的英国迷你剧《都市传说》第一集所讲的故事,迪伦和戴夫几乎没有交流,但仅有的几个回合的一问一答,已将迪伦的高冷范儿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戴夫第一眼看到迪伦时自然是惊呆了:
  “你是……鲍勃吗?”
  “我无法回答你的任何问题。你不可能问出我之前没被问过的问题,我也从来没有真正回答过任何问题。”
  而在得知戴夫和女友安吉还未结婚时,迪伦又亲自助攻:“我不想炫耀,但我见到一个好女人,你应该跟她结婚,而不是让她一直做无名女孩。”《无名女孩》是美国摇滚歌手比利·李·莱利一首歌曲的名字,也是安吉最喜欢的一首歌。
  结尾处是安吉的欢呼声——戴夫求婚成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会催人泪下,但剧中的迪伦就像现实中的他那样,让观众毫无提防地卷入到他的思想中去,也陷入到这似有似无的传说中去。
  人潮拥挤的都市,向来是不缺故事的,尤其是名人轶事。英国天空电视台(sky arts)制作的《都市传说》正是为那些名人编织故事,除迪伦外,剧中还有荒诞派戏剧大师塞缪尔·贝克特、大独裁者希特勒、电影巨星加里·格兰特、拳王阿里等7位名人,每集仅有短短20多分钟,情节有真亦有假。就像电视台拍摄这部剧的初衷:我们只想提供一些有趣、幽默的故事,这些故事甚至是模棱两可的——它们可能发生过,也可能只是传说。
  但很显然,《都市传说》并不仅仅是讲述名人八卦。和很多英剧一样,它就像一壶香醇的英式下午茶,值得一遍又一遍细细回味。
  第一集基本上完全依靠迪伦个人的魅力直击观众的心灵,其后的塞缪尔·贝克特之《等待安德烈》则不同,讲述一个剧作家帮助建筑工人的孩子寻找梦想,并最终实现梦想的温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贝克特的伟大作品——《等待戈多》首演之后,也就是1953年。这部戏刚一上演就引起争议,也许是为躲避舆论的轰炸,贝克特到巴黎东北买了一块地盖房子。他雇用的包工头一天到晚换着花样偷懒:天气不好没法工作,羊群盯着没法工作,甚至潮汐运动都能影响到工作。
  就是这个把偷懒变成哲学的包工头有个巨型儿子,名叫安德烈。因为身形过于高大,无法坐进校车上学,再加上受同学的嘲笑,他宁愿待在父亲的工地上干活也不去学校。为了不耽误房子的工期,贝克特担任起了安德烈的私人司机。
  一个肢体巨大、脑壳呆笨的孩子,一个智慧非凡的哲人,这种碰撞本身就很有意思。贝克特日复一日地在车里等待安德烈,春夏秋冬,白驹过隙,这对忘年交在喝酒、抽烟、聊天中互相成就了对方。在贝克特“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的鼓励下,安德烈走出乡村,但并未去读书,而是最终成了一名职业摔跤手。结局看似完美,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也更巧妙地与贝克特的“虚无荒诞”意识相呼应——贝克特信仰的是知识,而安德烈最终的用武之地是在摔跤场。
  至于第三集《大艺术家》,则将视角放在希特勒年轻时期,当时希特勒的暴躁易怒和自负任性就已经暴露出來了。他在维也纳学习艺术,总是喜怒无常,对自己的绘画能力盲目自信,在饭桌上直言“瞧不起梵高”,奚落弗洛伊德。之后卻流落街头,同时遭受抑郁症的痛苦。希特勒无奈地放弃艺术追求,再加上周遭环境的影响,一步步形成了一种畸形的价值观,最终走上独裁之路。
  之后几集,讲加里·格兰特和心理医生一起喝迷幻剂穿越,拳王阿里救下跳楼黑人,等等,都将镜头定格在名人的某个重要时段,讲述一个与之相关的有些荒诞的故事,引人发笑,但又不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搞笑上,而是笑过后,让你沉思。
  该剧的导演本·帕尔默,曾导过青春喜剧片《中间人》,犯罪戏剧《阳光岛怪探》等,大都是典型的英国式幽默,含蓄而内敛。
  要在这部剧中真正读懂帕尔默的幽默,没点对欧美文化历史的知识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剧中嵌入了一个又一个冷冷的文化梗,让短短的20分钟百转千回。以每一集的名字为例,《敲开戴夫的门》影射的是迪伦的名曲《敲开天堂之门》;《大艺术家》则暗含了卓别林电影《大独裁者》的讽刺意味。在剧中,这类梗更是比比皆是:贝克特说自己应该炸了West End——其实指的是伦敦西区,主流剧院聚集地(他本人对主流剧场循规蹈矩的做法深为不满),他的打字机上贴着“先跳舞,再思考”(Dance first,Think later.),也是他自己说的话;当海关安检员问迪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时,他回答说“从无名之地到无名之地”,“无名之地”是他的歌词中经常出现的意向……
  这些隐藏的知识点,像是接头暗号,能接上头的,便引为同类,大家一起乐此不疲地挖掘着、讨论着——而这也是看高智商英剧的乐趣之一。
  剧中的故事终会一一完结,然而形形色色的名人传说远没有结束,它依然在世界某处发生着。就在今年4月1日愚人节那天下午,迪伦在斯德哥尔摩一家旅馆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没有宏大的典礼和仪式,只是按照迪伦个人意愿举办的一个小型宴会,据现场的瑞典文学院成员描述,“迪伦情绪高涨,喝了香槟……相当多的时间花在仔细赏鉴金质奖章上。”这是真的发生在迪伦身上的事,还是又一段“都市传说”?答案在风中飘。
其他文献
从1988年到2018年,他用30年诠释了如何将梦想融入现实  对普通中国人来说,今天的马云几乎可以用“独一无二”来形容——他如日中天的事业、中国企业家中罕见的国际影响力、“洗脑包”一样的口才和金句。还有带着淡淡口音却简洁有力的英文。  男性为人处世的标准,西方叫绅士,东方称君子。对中西文化都有涉猎的马云,似乎也打通了行事之道的“任督二脉”。《环球人物》记者在各种场合见到的他都是相似的:简单的着装
2015年12月21日下午,《环球人物》记者一走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就听到林志玲的声音:“AI(人工智能)复始,万物更新,科大讯飞发布会马上就要开始,请将手机调至静音……”记者心想:“难道林志玲也来参加发布会了?不对呀,她来了也不会干这个活啊!”再仔细一听,声音原来是由科大讯飞公司合成的,几乎真假难辨。  好戏还在后头。此次发布会的重头产品——“讯飞DingDong音箱”当天的表现堪称惊艳。一位工
他在博鳌告诉本刊,一是要有时间表,二是要仔细研究  如果要问谁是今年博鳌论坛上最忙的经济学家,那当属李稻葵了。在3月22日至26日的会程中,《环球人物》记者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中国和亚洲经济、金砖国家合作到美国经济,李稻葵在论坛上的发言常被媒体拿来当做新闻标题。论坛后,他被记者围追堵截更是家常便饭。对于今年中国经济走势、房价和股市等问题,李稻葵向《环球人物》记者进行了解读。“你们可能太悲观了一
今年中秋,周思妤是在哈尔滨一个小镇上度过的,这是台湾长大的她到过的“最北的地方”。  经过一段乡间小路时,周思妤看到地上有许多黑色小球,她以为是野果,打算捡起几个看看。想到它们都躺在路中间,又觉得不太对劲儿。同行的《环球人物》记者赶忙提醒:这些“小球”其实是羊的排泄物。周思妤听完一脸惊讶,不好意思地笑了。  行走在大陆,方方面面的新鲜感始终环绕着她,这也是当初吸引她来大陆的原因之一。2015年,为
酷暑让日本的街道出现了不同以往的风景,许多西装革履的白领男性撑起了黑色的遮阳伞,这可是当下日本登上热搜词排行榜的“日伞男子”。为了抵消遮阳伞的“伪娘”感,竟然有遮阳伞公司将伞柄设计成武士刀的刀柄模样,或者制造出与男性西装相搭配的条纹伞,还有国际奢侈品牌推出了可折叠放入公文包的男性遮陽伞。多家百货公司也增设了男性遮阳伞专柜。如今,就连日本的地方政府也开始支持“日伞男子”们。比如位于日本首都圈内的埼玉
吴南生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50号文件,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22年生于广东汕头,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厂东省委常委、省委书记,深圳市委第书记、革委会主任等职,筹办了广东省3个经济特区。2018年4月10日在广州逝世。  在距离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还有8个月的时候,吴南生去世了。  今天,深圳博物馆三层的改革开放史
每年3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浪漫的法国就变成了诗歌的海洋,街头巷尾处处可见人们三五成群地朗诵诗歌。有的在街边咖啡馆围坐读诗,有的在自家邀请好友办诗歌沙龙,当然也有在剧院舞台上举办的“高大上”诗朗诵。这是法国特有的“诗人之春”。它仿照音乐节的模式,每年选定一个主题,人们可以根据主题阅读、朗诵诗歌,或是进行诗歌创作竞赛。今年的主题是:歌颂伟大的20世纪。这是因为20世纪法国出现了克洛岱尔﹑阿波利奈尔、达尔
195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从事影视行业近30年,曾任东阳市广电局副局长,1992年创业。2005年创立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成立华策影视集团,现任总裁。2017年12月8日,赵依芳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在北京中国大饭店的大堂里,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风风火火地走了过来,从发型、妆容到配饰都在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她从事的产业与文化相关。在红色与金色背景的映衬下
找个奇山秀水、远离尘嚣的地方,每日读书耕种、畅游山水,抛开尘世烦恼,如清风般逍遥自在,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在中国古神话中,东海蓬莱仙岛上正是如此光景——岛上筑有金玉琉璃的宫阙台观,遍地珠树华食与神芝仙草,仙人神态怡然,在烟波浩渺的海洋上空自在飞翔。  这样的画面,也被留在许多传世的画作之中。在中国画史上,仙境题材是极有特色的一个类别。今年7月,“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展,
白宫谁当家?经济是关键。每次大选,美国总统候选人的经济政策都备受关注。1992年,比尔?克林顿凭着他所描绘的美妙经济前景,把声望较高的老布什拉下了马;2000年,小布什喊出响亮的“减税”口号,险胜实力不弱的戈尔;2008年,奥巴马高举“变革”大旗,发誓要给美国经济带来“希望”,顺利入主白宫。  2017年1月20日,身家数十亿美元的房地产商兼脱口秀明星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國总统,拉开了一台“政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