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生态型”语文课堂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会发现,体验快乐
  人的情绪倾向表明,被动接受事物时会让人觉得很枯燥乏味,缺乏参与的乐趣,但是若是主动发现事物,则会积极参与到愉快的体验中。小学生生性活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鼓励学生自主发现新的知识点。
  在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一文时,学生要学习“油、蚯蚓、每、直”等生词,如果学生能了解一些关于形声字的知识,便会更容易地记忆这些生词。教师并未直接给学生讲述关于形声字的知识,而是给学生一些卡片,让其自行拼合。有学生发现“油”去掉三点水后成为“由”,读音和“油”一模一样。还有学生发现“蚯蚓”去掉虫字旁后成为“丘、引”,读音也和“蚯蚓”一模一样。当学生发现了这一点时,显得十分喜悦,此时教师又给“每”和“直”添加上了木字旁和单人旁,让学生猜测变化后的字读音是什么,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尝试猜测。有学生提出“每”加上“木”必然读音也和“每”一样,可能解释成一种树木的名字,学生联想到了“梅花”的“梅”。还有学生想到“值”可能指的是一种人,于是便联系生活,想起了班级里的“值日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猜测生字的语义,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到汉字声旁形旁的特点,尝试根据汉字声旁揣测字音,根据形旁揣测字义。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造字规律,有系统地学习生字生词。
  二、主动探究,发展思维
  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很难通过分析理解知识点,于是就试图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进行学习。殊不知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倦。其实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萌芽阶段,教师要利用好这个阶段,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点,令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阅读《金蝉脱壳》一文时,有学生将“蝉”的读音读错,读成了平舌音。教师并未直接指导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探索。教师提出:“其实‘蚕’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大家不如查字典、翻阅书籍,自己区分一下‘蚕’和‘蝉’的区别吧。”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探究中,并主动思考。学生通过翻查字典了解了“蚕”和“蝉”的区别,还背诵了与之有关的古诗和典故。学生诵读了和“蚕”有关的诗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了解了和“蝉”有关的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学生还尝试讲述了与该成语有关的小故事。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通过自主探究区分了“蝉”和“蚕”两个字的读音区别,而且還拓展学习,了解了与之有关的知识。再回过头来阅读课文,学生也更有积极性了。还有学生尝试以文本为范例进行仿写,以“蚕”为主题进行创作,在文章中写了自己尝试养蚕,并观察蚕如何结茧,如何破茧而出,身体发生了哪些不寻常的变化。学生不仅思维得到发展,创作能力得到进步,而且还促使学生尝试将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令学生尝试从生活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在主动探究知识点的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会更多,接触到的生活范围也会扩大,这也是生态型课堂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自己探究得到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巩固学到的内容,懂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自由表达,流露情感
  构筑多元互动的对话,让学生在没有压抑感、紧张感的环境下畅所欲言,积极投入到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这样能让学生在交流中自然流露情感和价值观,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反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
  在学习《嫦娥奔月》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尝试说说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觉,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对嫦娥的同情。如有学生提出:“我觉得嫦娥真的很了不起,在那种情况下还能做出果断的选择,但是这样也太可怜了,她永远离开人间。”教师趁机对学生加以引导:“如果让大家续编故事的话,大家有什么办法能让嫦娥重新回到人间呢,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主意吧。”这个问题令学生产生了丰富的联想,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开始改编。如有学生将神笔马良的故事与之结合在一起,提出:“马良得知了嫦娥的故事后,觉得要帮助嫦娥,于是就用自己的神笔开始画桥。他画了一座很长的桥,一直从地上画到天上,于是嫦娥就顺利地回到了人间。”还有学生在故事中展现了更大的创意,表示:“科学家得知了嫦娥的故事后,也为她感到伤心。于是就有工人帮忙将光缆铺到了月宫里,这样嫦娥就能和家人通过计算机视频聊天了。她还在网上认识了很多好朋友,从此再也不寂寞,快乐地生活着。”在交流中,学生表达了对嫦娥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善恶观。自由表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表达情感的过程,同时还是学生体现自我价值、发挥潜力的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果林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广州蓄能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与现状,对西门子公司SNEC H1局域网的通讯原理和通讯程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今后的系统改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监控系统网络
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探索以强制性手段保障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效机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作为一项重要强制性能源政策,已被纳入国家能源局2011年工作计划。然而配额制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笔者自觉成为了学生课堂学习与探究的伙伴,积极和谐地融入学生课堂学习的各种活动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引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充分发挥,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都尽情张扬,让课堂精彩纷呈。  一、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理应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伙伴及发表独特见解的自由。由于语
期刊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意思是说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关键在于方法是否适合。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难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提升,这个问题的症结点正是在于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不得法”。实际上,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但现代的素质教育模式又发展艰难。因此,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应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一次彻底的审视。  一、树立符合现代教育的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育,两者有
期刊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汉字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艺术的基础和载体。由此可见,正确书写汉字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然成为传授汉字的前沿阵地。为此,“新课标
期刊
在当今十分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小企业势单力薄,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以不断取得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自身和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以知识创造为目标,构建或加入技术创新网络,通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技巧,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收获丰富的知识,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注重阅读量的准备,让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接触更加多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爱读  良好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阅
期刊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以来将近二十年,促进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的完善,为工程项目招投标市场有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部门权责不统一等问题,投标方通过横向合谋牟取较大利益的趋势越演越烈,阻碍了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叙述拍卖中的合谋、工程领域的合谋以及合谋行为
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就是听说读写,就是学生在自我认知积累中的自我发现。多样化表达,能唤醒学生主动表达语言的渴望,能使得他们在主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  一、听读语篇,找出精彩  听和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得认知与感悟的重要渠道。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好听读训练,能使得学生在主动研读文本语篇中获得更多的丰富感知。精彩的语段,需要学生认真聆听,方能听出言外
期刊
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技能,还能让学生养成主动了解课本内容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但是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地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教学效果。因此,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的词汇、说话、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一、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有关现状  1.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