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恋爱恐惧症吗

来源 :健康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uk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迪 (26岁 ,工作在北京的帅哥):我今年26岁,之前经历过多段情感,每次在确定恋爱关系的时候,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特别害怕,总是担心自己不能完全爱上对方,对方是否能全心全意地爱自己,会不会欺骗自己,会不会伤害自己,或自己会不会被拒绝等。之前因为自己受到过一些伤害,所以对情感总是处于恐惧害怕的状态中,医生我这是怎么了?希望您能帮助我。
  吴迪的简短信息反映出其有恋爱恐惧症,恋爱恐惧症是其在经历过或者看过某些事情以后对恋爱产生一种害怕,不信任的感觉。 想摆脱这习惯,却担心陷入那状态,害怕关系的确立,担心一旦确立了关系之后既往的感情就一去不返。 害怕着没有永恒,其实或许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看看下面的症状你有几个?
  恋爱恐惧症状表现:
  症状一:怕爱上别人。
  症状二:怕爱上别人后会深陷。
  症状三:怕受伤。
  症状四:害怕被拒绝。
  症状五:害怕在最爱的当下失去。
  症状六:怕恋爱失去一切。
  症状七:怕伤害别人。
  症状八:怕被约束了自己一颗爱自由的心。
  症状九:怕恋爱后,就再也回不到以前。
  症状十:怕自己爱对方比对方爱自己还多。
  症状十一:害怕因为恋爱而浪费大量业余时间。
  症状十二:害怕因为恋爱而失去以前单身时候 的自由和个人空间。
  恋爱恐惧的方式因人而异,根据恋爱进行的阶段,大致分成三类,即恋爱前恐惧(拒绝型恋爱恐惧)、恋爱中恐惧(焦虑型恋爱恐惧)及恋爱后恐惧(又称受伤型恋爱恐惧)。
  拒绝型恋爱恐惧
  症状:一旦嗅到有爱情的气味,便自然反应地退避三舍,常常害怕感情走到尽头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因此宁愿在机会来临之时却步不前。同时,此类人会由于过分关注结果而忽略恋爱过程中得到的享受。
  分析:这类人通常较为内敛、不自信和敏感。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因此,为了避免最后失败,只好选择弃权。套用一句话就是,“为了不让别人拒绝我,我就先拒绝别人。”
  不自信的他们可能在童年早期经历了不少的挫折或者打击,当每一次创造和尝试都受到成年人的打压时,儿童的他(她)就会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或者,他们在成长中经历过家庭不幸的悲剧,成人后表现在爱情上便为不自信,不信任,严重者患上了拒绝型恋爱恐惧症。
  敏感的拒绝型者,通常善于观察和感受,如果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有人因爱情而受伤害,他们会把这种情况强加于自己未发生的爱情上,并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苦情戏,自己则扮演了剧中凄美得一塌糊涂的主角。
  药方:建立自信,除了观众、主角你还可以做导演。对于能够大胆恋爱的人来说,自信是向对方坦露自己内心的勇气,也是接纳别人的心的宽容。自信者可自如地面对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不断尝试,并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做自己生活的导演,而不甘心只做那个按照别人剧本演戏的主角,或者,只作为观众。不尝试,永远没有胜算,没开始就宣告失败,你接受这样的安排吗?
  焦虑型恋爱恐惧
  有人会想,已经沉浸在恋爱喜悦中的人,还谈什么恋爱恐惧?但是我们也许都留意到,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即使在热恋当中,亦会时刻计算着付出和得失之间的差距。有这种心态的人,总是要求别人按照他的逻辑来为他不断付出,自己却在私底下小心计算着所得,一旦偏离自己的轨迹,就诚惶诚恐,焦虑不安。
  症状:这种人通常患得患失,对彼此的爱情关系缺乏信心。因此,他们对自己伴侣的一举一动有超越常理的高标准,并有明确的感情大纲。相恋的过程中,这种人通常体察毫发,一旦对方行为不在“大纲”之内,就抓狂起来。
  分析:这类人的内心深处因极度缺乏安全感而表现出焦虑。在恋爱中,他们时刻计算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才算爱,怎样做就是忽视我,都有清晰的评判尺度。这种对待爱情的态度,时常让人们觉得他们是高傲的公主或王子,实质上,他们的自尊是那么虚弱,需要追求者不断献殷勤和卑躬屈膝才能使他获得支撑自我的安全感。在他们看来,一旦对方为自己的付出(包括感情和行为)减少,他们对自己内在的价值判断就会发生紊乱,结果是他们觉得自己在对方面前变得越来越“廉价”。相反,伴侣无止境的付出却能使他们自尊心倍增,他们是爱情上典型的“守财奴”。
  在局外人看来,这种人身处亲密关系之中,但事实上,那种怕被抛弃、怕不能被肯定的焦虑感却始终使他们难以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必须从别人的付出与肯定中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事实上,只付出不计较收获的人基本属于稀有动物。
  药方:想爱情获成功,必须学会往“情感账户”中存款。
  每个在恋爱中的人都非常关注对方是否真正关心和爱自己,在他(她)心里,其实已有一个衡量的指标,比如你在某件事情上的反应,如果让他满意,他就会给你加分,否则就会扣除分。我们把这个加减分的机制称为“情感账户”,如果加分,就认为一方往账户里存款,如果扣分,就是提款。可以这样理解,焦虑型恋爱恐惧的人,基本上是一个只提款不存款的人。当他们每要求对方做一件事,就等于他们往对方的感情账户中提款。在整个恋爱的过程中,他们就是这样不断提款,却极少往情感帐户中存款,使自己在对方的感情账户中不断透支。但是,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账户允许你只取钱不存款,就算你持有的是透支额度再高的信用卡,银行始终有一天会向你提出还款要求的。
  
  受伤型恋爱恐惧
  有些人经过一次或者几次爱情挫败后,就会把伤痛时刻铭记于心,在日后的生活中,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便不敢再次投入恋爱,更不愿意付出真情。我们因此将这一类型的恋爱恐惧症称为受伤型恐惧症。
  症状:对爱情感到悲观失望,感觉人不可信任。他们可能常作“恋爱军师状”,但在爱情的色彩中,他们看到的却是乌云密布,而不是天蓝水绿。他们会煞有介事地告诉身边的人,爱情带给人的种种苦难,并以自己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经典例子苦口婆心地告诫对方,要像远离毒品那样远离爱情。或者他们只是感情的边缘客,把游戏人生作为逃避自我的方式。   分析:没有人的躯体上是完全没有伤疤的,但不是所有人都会把这块伤疤作为过往岁月的唯一印记,只有受伤型恋爱恐惧的患者如此。他们在经历一次或者几次失败之后,就把此间的经验推广普及,当每一次爱情机会来临时,他们都不会忘记选择与另一场恋爱擦肩而过。更有甚者,他们不但否定自己的恋爱,还用同样的方式否定身边的人的恋爱,并作将心比己状。在他们看来,自己一次失败就等于自己永恒的伤痛,亦应该成为别人的爱情的忠诚告诫。
  经此失败后,这种人将会朝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视异性为洪水野兽,一旦遇上避之则吉。另一部分人从此弃爱忘情,或爱情中不敢全部投入精力,不停的试探对方,直到对方离去才后悔莫及来真心的,可大多数为时已晚,毕竟不是很多人都懂得心理学。
  药方:被击倒不是失败,放弃尝试才是最大的失败。
  如果在第一次没有获得冠军的时候就黯然离场,100米跨栏12点9秒纪录的创造者便不可能是刘翔。每个人做每一件事,在成功之前必然会或多或少地遭遇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你能坚持下来,并且再接再厉。恋爱的道理也是一样,成功之前有一个不断尝试——甚至可以说是“试错”的过程。这次的“错”也许就为下一次的“对”作铺垫,可是,如果只把这一“错”看作永远的错,那么这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为了一棵枯树,放弃了整片森林。
  恋爱恐惧症的显现,其实都可以在事实生活或者影视里找到索引,它们有的单独出现,也有的交错在彼此里,夹杂着露出端倪。比如《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有介于拒绝型和焦虑型的共同特征,因黯然自己的身世,所以内敛而不自信,为了掩盖,就显现出孤傲来,惧怕伤害,也极度敏感和脆弱,点滴的细节,都伤神伤心,活生生累出一副病身子来。
  用身体写作的木子美,就是典型的第3类症候群。仿佛不屑于寻常的爱情,取而代之,只有用性爱去感受自己的价值和存在(以生理宣泄来获得安慰和安全)。为了保持这种安全感,她唯有不断地追逐性爱,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即不安全感——缺乏感情基础的性爱——更大的不安全感,以所谓的情感距离和态度,来掩盖不敢投入的真相,而事实上这样的人生,有多苍白和无助,冷暖自知。
  受伤型恋爱恐惧的极端人物,要数《东邪西毒》里的独孤求败,因着感情的伤分裂了人格,无法面对自己被否定的结局,自我认可的方式除了追逐武功极限,也只落得个终身找人比试来获得肯定的悲剧。而一生频繁更换伴侣的海明威,也难逃忧郁和焦虑的纠缠,最终以一颗子弹,结束他的人生。
  无论事实有多少种演绎,也都只是恋爱,任何事物的结果都有对半比率,爱情也不例外,它不会因为那个恋爱的人是你, 而单单就让你赢得最完美的爱情,不是幸福,可能就是伤痛,概率对每个人都公平。重要的是,你如何去争取那个幸福的比率,一味地放大苦痛,从来就是自欺。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也对你微笑,而爱情也没有真理,只要你敢于幻想。
  
  心理治疗
  A认识治疗法:医生必须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指出其恐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认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惧,首先就必须要先知己。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概率。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作“个人定位法”。
  B系统脱敏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治疗恐惧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由医生设定“阶梯”性恐惧值,并让患者依此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和场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症状完全消失。这种方法较为缓和,容易为患者接受。缺点是治疗时间长,效果产生慢。
  C暴露疗法:这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令其无法逃避,从而刺激其内心出现极度的反应。经过刺激后,患者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恐惧对象的伤害,从而建立对恐惧对象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病情治愈速度快。缺点是患者必须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否则会令患者过度恐惧而出现昏厥。因此,在进行暴露疗法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和配备一定抢救设备。
  D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惧怕的异性或事物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进行治疗。
  E情景治疗: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的场景,不断重温发生症状的情节,让你敢于面对这种场面,从而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催眠疗法
  通过催眠个案进入其潜意识,了解其发病的原因,进而从个案的潜意识中清除其内在恐惧根源的一种深度的心理治疗,强大有效。
  药物治疗
  一般中重度患者先用药物控制焦虑或惊恐发作,再用行为疗法消除对恐惧对象的回避。
其他文献
王德龙简介:辽宁省台安县人,现住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北京东海画院院长、中国炎黄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北京东方欣正书画院副院长
专家档案:陈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CETTIC认证心理咨询师、作家、广西电视台影视频道《相亲相爱》节目、广西新闻广播电台《心理问答》节目特邀的心理咨询师、广西钦州音乐电
我国的博物馆主要有以下特点行业增长慢,规模小,支出经费较少,收入少。大众文化背景下,要求博物馆从功能主导转向功能和市场相结合;讲解人员应该重新定位自己角色;展览手段“
高等师范作为培养教师的阵地,其音乐艺术教育在培养合格教师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高师音乐艺术教育相对薄弱,在教材、教法与教具上都落后于其他学科,以至于许多学生在后来的
昨天我心情很难受,因为我最爱的外婆离开我5年时间了,我是她从小带大的,所以,我心里一直放不下她。我这几年其实都是心情很压抑的。我怎么才可以不那么痛苦呢?
心理暗示,这其实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中,都经常存在的,只是往往被我们忽视的事情。今天,陈一就和大家说说心理暗示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关
我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恐惧往往是缺乏安全感,那我们该如何去建立安全感?陈一你之所以有恐惧感,一方面来自现实,包括:现实的环境、物品、人群、特定的情节等;另一是来自你的内心感受
我今年刚毕业工作,但是在和同事交往沟通不怎么和谐,是不是大学毕业生都会遇到这么一种过渡期,心里很沉闷!希望借助你们栏目给我一些心理上的指导或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