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鸡场管理技术要点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春季后,要注重做好鸡群的管理工作,提高饲料利用率,认真构建科学合理的消毒模式,加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为鸡群營造一个舒适整洁的生长环境,保证鸡群生长良好。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春季鸡场管理的技术要点,希望通过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春季;鸡养殖;鸡场管理;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41
  0 引言
  进入春季后,温度逐渐回升,气候逐渐变暖,多种致病源进入繁殖高峰期。如果此时没有做好养殖场的卫生管理饲养管理,导致鸡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加重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再加上春季气候多变,应激因素较多,很容易造成鸡群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因此,需要养殖场制定综合性的养殖管理方案,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1 育雏准备
  1.1卫生消毒
  春季在雏鸡培育前应该做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对鸡舍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扫,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清扫到位,不留死角。对鸡舍冲洗通常会使用高压水枪装置,冲洗完毕后,将各个通风口和窗户打开,利用自然通风,排出鸡舍内的湿气,加快圈舍干燥。饮水槽、食槽以及其他饲养管理用具,可以使用百毒砂浸泡消毒,然后放置在阳光下暴晒2~3d。在雏鸡进入前,应该对破损的鸡舍、窗户、通风口修整,用石灰乳粉刷墙壁。养鸡场环境消毒结束后,将各项饲养用具放入鸡舍中,然后密闭鸡舍,选择使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由于冬春季节外界温度较低,气温容易突变,熏蒸消毒时要增加鸡舍内的湿度,熏蒸时间控制为48h内,结束后将所有通风口打开,及时将内部有毒有害气体排出。
  1.2垫料铺设
  雏鸡进入育雏舍前2~3d,在鸡舍地面铺上柔软疏松的垫草,保证垫草疏松多孔。在雏鸡养殖中要及时将硬化板结的垫料清理出来,进行堆肥处理。垫料在进入鸡舍前,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然后放置在阳光上充分暴晒,最后将消毒好的垫料放置在鸡舍中,厚度控制为15~20cm,注意垫料不能切得过于细碎[1]。
  1.3预热
  春季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是外界温度相对较低,对于第1次养殖雏鸡的养殖户,在雏鸡进入育雏舍之前进行预热十分必要。雏鸡进入育雏舍前2~3d,将炉子点燃,或者将升温设备开启,一段时间后检查鸡舍内的温度是否达标,在育雏期间要保证夜间和白天的温度一致,不能忽高忽低。此外,还应该对整个鸡舍的密闭性检查,查看窗户是否存在泄漏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现应该及时消除。
  2 保持适宜温度
  雏鸡进入鸡舍后,应该保障鸡舍内的温度适宜。进入鸡舍3d内,鸡舍温度控制为35~34℃,4~7d后逐步下降到33℃,第2、3、4、5周,温度分别控制为30~18、28~26、26~24、24~21℃,当温度下降为21~23℃后,温度不再变化。冬春季节,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较大,应该重点做好夜间的保温工作,不应该过早停暖,为鸡舍营造一个平稳的温度环境。在温度调整时一定要结合外界的气温变化和鸡群的实际生产情况,确定综合的调整目标,同时还应该进入鸡舍中,亲身体会密切观察,掌握整个居群的生长情况,排泄情况,饮水情况,以便对鸡舍内的环境做出精确调整,减少温度造成的危害,保证鸡群生长发育一致,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流行。
  3 维持合理湿度
  春季育雏阶段鸡舍内的湿度应该根据雏鸡的不同日龄综合调控,10日龄以内的雏鸡相对湿度控制为70%,30日龄以内的雏鸡相对湿度控制为65%,生长到45日龄后,相对湿度控制为60%,60日龄控制为50%~55%[2]。合理的温度和湿度,能有效降低致病源的繁殖生长,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4 通风换气
  冬春季节,外界气温较低,养殖场封闭养殖,为确保鸡舍内空气质量达标,应该采用小通风的方式,将有毒有害气体快速排干净。此外,随着外界温度不断提升,鸡舍内的温度也会显著提高,当温度超过鸡群的适应能力后,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同时还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应该停止小通风,将鸡舍内的通风系统开启,采用过度通风的模式,逐步过渡到大通风。过度通风主要会开启负压通风系统,逐步加大鸡舍内的通风量,对空气流向和风速做出调控,保证有持续不间断的清新空气进入鸡群。对于采用开放式养殖的机场,应该保证通风面覆盖范围较广,避免因为局部风力过大导致鸡舍温度忽高忽低,这是引发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的主要诱因。
  5 给予合理光照
  光照强度对雏鸡的采食活动、饮水、繁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春季育雏阶段应该保证合理的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满足鸡生长发育所需。通常7日龄以内的雏鸡光照时间为24~23h,14日龄的雏鸡每天光照时间为18h,21日龄每天光照时间为16h。28~56日龄的雏鸡,每天光照时间为15~12h。64~126日龄的雏鸡每天光照时间为8~9h。128日龄的雏鸡光照时间增加到14~16h,最多不能超过17h[3]。
  6 严格卫生消毒
  春季是多种呼吸道疾病传播流行高发期,为防范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流行,应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要选择敏感高效的消毒剂,药物稀释要合理,药液使用要足够。在消毒前,应将鸡舍内的粪便、尿液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及时清理干净,消毒液应该与消毒面有足够的接触时间。适当提高消毒液的温度和鸡舍的温度,更好地发挥消毒液的消毒作用。进入春季后,彻底清理养殖场周围的各种杂草废弃物,铲除昆虫鼠类的柄息场所,做到防疫工作的无死角。养殖场环境可以使用0.5%敌百虫或0.2%敌敌畏溶液进行灭虫灭鼠处理,同时还应该在养殖场中定期投放灭鼠药物。北方地区春季干旱少雨,鸡舍干燥,粉尘较多,因此应该定期做好带鸡消毒工作,增加鸡舍内的湿度,吸附尘埃,减少致病原传播途径。
  7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范多种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最有效措施,兽医应该结合地方疫病流行特点和养殖场的疫病流行趋势,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疫苗免疫程序并保证养殖户科学执行。每次免疫接种前应该做好抗体水平监测,保障免疫的科学性,预防多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流行。
  8 结束语
  进入春季后,由于日照小时数逐渐增长,不管是开放式鸡舍还是封闭化的鸡舍,都应该做好养殖场的卫生管理、饲养管理和抗应激管理,做好鸡舍防寒保暖、通风换气,给予鸡群合理的光照,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多种传染性疫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高防控效果,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韩文格.鸡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科学种养,2017(12):41-43.
  [2]李智奇.育雏鸡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8,39(4):29,31.
  [3]陈丽慧.育成鸡场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8,39(3):33,35.
  作者简介:曹海红(1973-),女,河北张家口人,本科,畜牧师,研究方向:农业畜牧养殖、鸡病诊疗等。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人均GDP不足200美元。当时既缺少资金又缺少技术,拥有的就是第一人口大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欠开发情况下廉价的土地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根据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1],中国的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相对于其他国家丰裕,相对价格低,中国进行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应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而发挥比较优势。正是基于对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量的迅速扩张,畜牧业环保问题日益凸显,据统计:目前,我县肉鸡年饲养能力达 1000万只,年产新鲜鸡粪约8万吨,全县只有1个利用畜禽粪便加工生产有
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分级教学、建立开放实验室、推行项目教学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式等多种措施以提高非计算机
摘要:免疫接种是控制动物传染病,特别是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疫苗接种,使家畜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坚强、持久的免疫力,是目前我国防控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手段。疫苗接种成功与否、抗体高低均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功与否的关键。免疫失败可能造成疫病的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猪;疫苗;免疫效果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
Study of Interaction Cross Section for <sup>11</sup>Li Induced Reaction via QMD Model¥ZhangXiaodongandGeLingxiaoRecently,studiesofthe?..
期刊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我国就已经进入农耕时代,在几千年的今天,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处于领先状态,是一个农业大 国,而且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畜牧业能够增加农民的
鉴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的矛盾开始逐步凸显。企业在致力于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各方利益所产生的侵犯也变得愈来愈多,这就和社会对
<正>Multi-electron process in highly charged ions colliding with atoms has been an active area since 1980s. Ion-Atom collision study is important not only to un
提高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力求教学内容实用、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在教学中实现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进一步促使畜牧业的发展,然而在养殖中,家禽自身具备较强特异性,与家畜有明显不同之处。针对这一特点,在养殖中要首先明确家禽的生理特点,结合其特点采取针对性饲养管理措施,才可以更好地优化最终饲养效果,做好疾病综合防控,优化相关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因而,该文对家禽的生理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以此提出了饲养管理措施,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家禽养殖;生理特点;饲养管理;分析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