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一种流行的状态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fan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的管理经验,很多来自治理黄河。在与水奋斗的过程中,总结出很多宝贵的道理。单独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治水,得把众人组织起来,而世界上最自然、最庞大、最优秀、最灵活、最有效的组织,便是天地。
  法天地的组织,需仿效天地自然的运作。中国人想出太极拳式管理法,一切顺乎自然,并不应有什么压力。
  令人不解的是,现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式管理之后,深觉压力强大而支撑不住,这时候为什么不会想一下,我们原本是一个相当悠闲的民族,几乎没有压力的存在,难道没有一些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吗?
  古老的埃及帝国经过长期的执着,终致僵化而衰亡。而古老的中华民族,却能够在兴衰交替、循环往复中,周而复始地生存下去。西方学者的“不连续”观念,显然被中国人的“绵绵不绝”的“连续”观念所否定。
  我们的管理经验源自大禹治水,一直延续到清末,仍然以治水为主要施政项目。治水的第一个要领,即为“推、拖、拉”。
  太极拳的原理,和大禹用疏导方法治水相同。推、拖、拉之中,全身气血畅通,随时可以照顾各方的需要。
  治水的第二个要领,在“人力的运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敢进入,不过是一种专心投入的表示,并非在明哲保身。
  孙子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善战的将领,要在兵势运用上力求占得优势,不可苛求兵员比例的多寡和素质的强弱,老是指责部属的缺失。
  中国式管理不强调“能力本位”,就是“不责于人”的表现。“做的不好便换人”,有什么好处?明智的老板,能让部属不觉得没有面子,不至引起反弹和反感。
  择人任事的要领,也不外乎推、拖、拉的运用。看人说话,因人而异,逐渐形成兵法中的“权谋派”,孙子、吴子都是代表人物。
  治水何必要权谋?对水要诈有什么用?把治水的工程做的美观些,诗人看起来更富有“艺术”的感觉,那才是我们所要做的。
  太极是什么?是“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国人所熟悉的黄河,变化很大,这种自然地流行,充分表现在太极图中的“反S线”,一会儿向上,一会儿往下,在一往一反之中,呈现弹性的双轨路径。太极拳所表现的精神,正好如此。中国人的性格,也是忽前忽后、忽上忽下,不一定。
  中国式管理,便是呵护中国人性要求的管理。它所依据的是太极思想,而其方法,主要也在于推、拖、拉的太极拳法。
  太极思想没有错,太极拳法没有运动伤害,推、拖、有道理,中国式管理必然行得通,可惜百姓日用而不知,大多数人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行之日久,年久失修,做出了很多偏差措施,令人深以为憾!
  太极思想的要旨,在人为“本来就这样”,首先心理上要保持“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以“怎么样都好”的心情,用头脑仔细想想,然后“看情势”办事。这种自然流行的方式,不产生什么心理压力,才会自得其乐地“顺势行事”,以求身安心乐。
  “论关系、讲交情、看情势”是太极思想在管理上的运用,只要一切做到“合理”的地步,有什么不好!怕谈关系、怕讲交情、不看情势的人,恐怕是自己心有不正,或者艺有未精吧。
  只要确实掌握“用推、拖、拉来圆满达成任务”,摒弃“以退、拖、拉来推卸责任,满足自己的私欲”,中国式管理,便没有什么值得非议之处。
其他文献
宋代皇家画院经常以诗为题考核画师,有一次考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是诉诸视觉的,而“香”则属于嗅觉,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香气表现出来,自然有绝大的困难。很多画师都画上骑马者在花丛中经过,而夺魁者仅画上一奔马,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使人感到春风拂面,花香袭人,诗句的意境呼之欲出。清人沈宗骞《芥舟学画编》记载宋代画院另一次考核,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很多画师都直接画出酒家的楼阁,
期刊
有无相生,无极生太极    记者:道家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那么无极门是道家的—个分支还是自成体系呢?  刘荣庭:过去,道教是根在哪里就叫做什么派,例如华山派、崂山派、武当派,这些既是老子传下来的东西。又是各自独立的门户。无极门产生于我家乡的一座山叫医巫闾山。宋元时期,道教老祖化名大龙真人,先后三度张三丰于辽西医巫闾山。第三次,才告以真实身份,并立下无极门二十字联谱,撰联于阁山大朝阳三
期刊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独特的诗性智慧成为不朽之作,传诵千古。作为鹳雀楼的实体,有几人能见,有几人能登,有几人能知,楼之享有大名和王之涣的这首诗是分不开的。  据《清一统志》,旧楼在山西蒲州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蒲州今山西永济),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沈括《梦溪笔谈》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世事沧桑,河道变迁,尽管当年的鹳雀楼已淹没于黄河中游,今目的鹳雀楼已
期刊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关羽《风雨竹》  在山东有文圣“孔子”而在河东古代名人灿若繁星的天穹中,有一颗耀眼的星宿,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被后世封为“大帝”、尊称为“武圣”的关公。孔子与关公被后人并称为“山东山西两圣人”。  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生于公元一六0年,卒于公元二一九年,为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人。关公从幼年开始,便喜读《左氏春秋》等儒家经典,其人
期刊
荷上的露水、草间的鸣虫,是有着诡异的神奇作用的药引子;半夏、乌头,本有毒性,可一经独到的炮制,却即成疗病的秘药……中国人对药草的理解,像高山与清风;中国人与药草的关系,像鱼儿与水。历经数千年锤炼的中药,在西方人眼里是“玄虚”,而在中国文化中却是“玄妙”。老子云:“玄而又玄,众妙之门”。  “厚朴”是一味中药。中医药书称其因“木质朴而皮厚”得名。但这看似简单的药名却实在不简单。厚,是淳厚的厚;朴,是
期刊
养生,是当今国人普遍的追求;养德,即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也是社会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养生与养德古已有之,重温古贤在养生与养德方面的教诲与实践,在今天不无意义。  所谓养生,又称养身,乃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之道。这方面古人积累经验多矣。《管子·形势解》说:“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庄子·达生》云:“人之所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险也”;《战国策·齐策四》曰:“晚食以
期刊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了“无为而治”这一核心主张;但它长期被人们看作消极避世,或者对失败者的抚慰。其实,“无为而治”的精髓是合理、健康、积极的,它在管理、引领、协调社会方面,至今闪烁着智慧之光。  不扰民。圣人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给老百姓营造宽松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民众各司其职,相安无事。“天下多忌讳,而民弭贫。”如果政令烦苛,人民就会疲惫、贫穷。上世纪极左路线时,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期刊
茶叶与鸦片战争  茶饮进入英王室    1662年英国皇室为新婚的国王查理二世和他的王妃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欧洲宫廷婚礼。在这场豪华的婚宴上,凯瑟琳公主婉拒了宾客奉上的各种名酒,举起一杯红色的汁液向全场致意。这个举动引起了法国皇后的好奇,出于妒忌,她一定要搞清楚这杯红色的液体到底是什么?  于是皇后派出了特工潜入英国皇宫,看到了凯瑟琳公主向查理国王介绍这种红色汁液是由一种来自中国的植物
期刊
成长在圣人故乡的鲁商,得天独厚地受到孔子思想精华的熏陶,形成独特的鲁商精神。  有一个德国企业家朋友,对我于西方文化的理解很是吃惊,我反过来将他一军,问他了解多少中国文化,他说知道孔子。我问知道孔子什么。他说“everything should be inits place”。我说你指的是“礼”,但只是“礼”的一部分,regulation,order,即规则和秩序,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礼”
期刊
编辑推荐:  稻盛和夫是哲学家,但他首先是实业家、实践家,他的哲学都是来自于他的人生成长所感及经营企业过程中所思,他的人生哲学从根本上说是生动的实践哲学,本书结合他的成长经历讲述他的哲学,非常生动有趣。曹岫云老师作为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最信赖的中国学生,作为中国传播推广稻盛和夫哲学的第一人,对于稻盛和夫及其哲学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亲自撷取的稻盛和夫的60个哲理故事,寓哲理于故事,以故事说哲理,追本溯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