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下经蝶窦入路切除鞍区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治疗体会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共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24々 62岁,平均43.0岁.病程2-11年,平均5.6年.症状与体征:视力下降、视野缺损16例,头痛8例,复视1例,闭经、泌乳6例,指端肥大症2例.2.影像学检查:患者均行CT及MRI检查,肿瘤中心位于鞍区,向前、后或外侧方生长.肿瘤直径约3.4~5.8 cm;向前颅窝底部生长6例,向侧方海绵窦生长10例,向斜坡方向生长5例.3.内分泌学检查:无功能性腺瘤13例,血催乳素升高6例;血生长激素升高2例。

其他文献
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合并于其他疾病,如Chiari畸形、颅底凹陷、脊髓肿瘤、脊髓栓系、脊髓创伤后粘连、脊柱侧弯畸形以及脊髓蛛网膜炎等,但是SM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相关理论学说较为繁多,这就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多元化和多样化[1-3].自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采用脊髓空洞-胸腔分流术
期刊
全国各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外科医师: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和北京市王忠诚医学基金会设立的“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今年评选具体奖项有:“终身荣誉奖”(奖金2万元)1名,“成就奖”(每名奖金5万元)2名,“青年奖”5名(每名奖金5千元)。评选条件见附件。请全国各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医师积极推荐和申报2012年度“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年度奖”。
期刊
目的 总结12例小儿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例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患儿的临床表现、显微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2例囊肿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全切7例,次全切5例.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短期内均有改善.随访4个月至6年,除1例单侧下肢肌力Ⅳ级外,其余均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是治疗椎管内肠源性囊肿惟一有效方法,全切或
我院于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采取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29例,男24例,女5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9.93±11.90)岁.所有患者都经过头CT或头MRI确认新发梗死面积大于同侧半球的2/3.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有手术禁忌的患者不被纳入.根据家属同意手
期刊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ICP)监测在国内外均被列入颅脑创伤的治疗指南,并作为较高级别的推荐意见[1-2],但我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尚不普及.为探索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指导意义并进一步推广该技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 1年10月,对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实施ICP监测来指导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49例未行ICP监测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
期刊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近年来,颅骨修补术中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越来越广泛.山西省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5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阐释“液-液平面”征象在鞍区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性病变266例,进行MRI影像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本组266例中,垂体腺瘤209例(48例伴液平面形成,其中1个液平面24例,2个液平面9例,3个及以上液平面15例);颅咽管瘤35例;Rathke囊肿19例;垂体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1例.液平面发生率在囊性垂体腺瘤中为54.5% (48/88),明显比颅咽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技术在分期手术时,采用经蝶窦和开颅联合入路治疗垂体腺瘤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采用分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32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肿瘤残存患者20例,复发患者12例.分期手术中至少有一次为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术后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全切17例(53%),次全切4例(13%),大部切除7例(22%),部分切除4例(13%
鞍区位于颅底的中央,结构复杂,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好发部位。该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大,且周围有许多复杂重要结构,如果误伤颈内动脉、视神经、下丘脑或脑干等,均会引起不良后果。本实验在成人尸头标本上,利用手术显微镜通过不同视角对鞍区的血管、神经及其他重要结构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测量,旨在为鞍区显微手术提供详尽的解剖学依据。
期刊
目的 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创伤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及细胞移植后免疫反应情况.方法 采取大鼠脊髓半横断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后损伤局部直接注射移植细胞,设三组: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骨髓源间充质细胞移植组、PBS液对照组;利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评价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2和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CD3+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