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言宝库的精品,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语言形态、句式、表达方法等,数千年来融化在汉语言的血液中,规范着民族的思维,影响着民族的意识,提高着民族语言的素养,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尤其是大量的成语、熟语,熔铸了深刻的政治智慧、生活经验、人生哲理,犹如璀璨的珍珠闪闪发光,以无穷的魅力活跃在民族语言中,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文化影响力。现按《论语》20篇486章的顺序采撷成语、熟语443条,以飨读者。
  一、学而篇(22条)
  学而时习之(出自第1章,后只写数字)有朋自远方来(1) 不亦乐乎(1) 犯上作乱(2) 巧言令色(3) 吾日三省吾身(4) 节用爱人(5) 爱众亲仁(6) 行有余力(6) 言而有信(7) 知过必改(8) 慎终追远(9) 温良恭俭让(10) 和为贵(12) 小大由之(12) 食无求饱(14) 居无求安(14) 敏事慎言(14) 切磋琢磨(15) 精益求精(15) 贫而乐道(15) 告往知来(15)
  二、为政篇(28条)
  为政以德(1) 北辰星拱(1) 众星拱北(1) 一言以蔽之(2) 而立之年(4) 不惑之年(4) 天命之年(4) 知命之年(4) 耳顺之年(4) 从心所欲(4)孝则无违(5) 唯疾是忧(6) 终日不违(9) 察其所安(10) 温故知新(11) 君子不器(12) 先行后言(13) 周而不比(14) 比而不周(14) 学而不思则罔(15) 思而不学则殆(15) 异端邪说(15) 知之为知之(15) 多闻阙疑(15) 多见阙疑(15)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15) 见义勇为(15) 非鬼而祭(15)
  三、八佾篇(17条)
  是可忍,孰不可忍(1) 礼奢宁俭(4) 丧易宁戚(4) 君子无争(7) 仁先礼后(8) 绘事后素(8) 杞宋无征(9) 了若指掌(11) 每事问(15) 力不同科(16) 告朔饩羊(17) 乐而不淫(20) 哀而不伤(20)成事不说(21) 既往不咎(21) 乐其可知(23) 尽善尽美(25)
  四、里仁篇(25条)
  里仁为美(1) 仁者安仁(2) 知者利仁(2) 流离颠沛(5) 心有余力不足(6) 观过知仁(7) 朝闻夕死(8) 恶衣恶食(9) 无适无莫(10) 义之与比(10) 君子怀德(11) 君子怀刑(11) 一以贯之(15) 君子喻于义(16) 小人喻于利(16) 见贤思齐(17) 反躬自省(17) 劳而不怨(18) 父母在不远游(19)游必有方(19) 约之以礼(23) 讷言敏行(24) 德不孤,必有邻(25)
  五、公冶长篇(19条)
  缧绁之罪(1) 瑚琏之器(4) 乘桴于海(7) 千乘之国(8) 束带于朝(8) 朽木不可雕(10) 朽木粪土(10) 听其言观其行(10) 敏而好学(15) 不耻下问(15) 善与人交(17) 三思而行(20) 愚不可及(21) 斐然成章(22) 不念旧恶(23) 怨是用希(23) 掠美市恩(24) 安老怀少(26) 见过自讼(27)
  六、雍也篇(33条)
  不迁怒,不贰过(3) 迁怒于人(3) 乘肥衣轻(4)肥马轻裘(4) 周贫济乏(4) 犁牛之子(6) 自牖执手(10) 一箪一瓢(11) 箪食瓢饮(11) 不改其乐(11) 处之泰然(11) 中道而废(12) 行不由径(14)宋朝之美(16) 祝鮀之佞(16) 文质彬彬(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0)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 因材施教(21) 敬而远之(22) 先难后获(22) 智者乐水(23) 仁者乐山(23) 知者动,仁者静(23) 智者乐,仁者寿(23) 从井救人(26) 博学于文(27) 约之以礼(27) 中庸之道(29) 博施济众(30) 己欲立而立人(30) 己欲达而达人(30) 能近取譬(30)
  七、述而篇(33条)
  述而不作(1) 信而好古(1) 默而识之(2) 学而不厌(2) 诲人不倦(2) 不愤不启(8) 不悱不发(8) 举一反三(8) 一隅三反(8) 用行舍藏(11) 暴虎冯河(11) 死而无悔(11) 临事而惧(11) 执鞭随蹬(12) 三月不知肉味(14)求仁得仁(15) 饮水曲肱(16) 乐在其中(16) 富贵浮云(16) 发愤忘食(19) 乐以忘忧(19) 不知老之将至(19) 生而知之(20) 怪力乱神(21) 三人行必有我师(22) 择善从之(22) 不善改之(22) 文行忠信(25) 钓而不纲(27) 弋不射宿(27) 君子坦荡荡(37) 小人长戚戚(37) 威而不猛(38)
  八、泰伯篇(18条)
  战战兢兢(3) 如临深渊(3) 如履薄冰(3) 临渊履薄(3)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4)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 犯而不校(5) 托六尺之孤(6) 寄百里之命(6) 大节不夺(6) 任重道远(7) 弘毅励志(7)死而后已(7) 笃信好学(14) 死守善道(1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4)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17) 人才难得(20)
  九、子罕篇(35条)
  斯文在兹(5) 叩其两端(8) 空空如也(8) 凤鸟不至(9) 河不出图(9) 喟然而叹(11) 仰之弥高(11) 钻之弥坚(11) 循循善诱(11) 博文约礼(11)卓尔不群(11) 欲罢不能(11) 待价而沽(13) 韫椟待价(13) 韫椟未酤(13) 善贾而沽(13) 何陋之有(14) 各得其所(15) 逝者如斯(17) 不舍昼夜(17)川流不息(17) 功亏一篑(19) 积少成多(19) 苗而不秀(22) 秀而不实(22) 后生可畏(23) 年富力强(23) 过勿惮改(25) 匹夫不可夺志(26) 衣蔽蕴袍(27) 不忮不求(27) 岁寒知松柏(28) 知者不惑(29) 仁者不忧(29) 勇者不惧(29)
  十、乡党篇(11条)
  待人接物(1) 侃侃而谈(1) 屏息静气(1) 适可而止(1) 食不厌精(2) 脍不厌细(2) 割不正不食(2) 席不正,不坐(3) 食不语,寝不言(3) 厩焚问人(4) 迅雷风烈(6)
  十一、先进篇(12条)
  三复斯言(6) 不得其死(13) 一仍旧贯(14) 言必有中(14) 登堂入室(15) 过犹不及(16) 为富不仁(17) 鸣鼓攻之(17) 理屈词穷(25) 一日之长(26) 春风沂水(26) 为国以礼(26)
  十二、颜渊篇(24条)
  克己复礼(1) 天下归仁(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内省不疚(4)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5) 四海之内皆兄弟(5) 浸润之谮(6) 肤受之愬(6) 足食足兵(7) 必不得已(7) 无信不立(7) 驷不及舌(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8) 虎豹无文,鞟同犬羊(8) 爱之欲其生(10) 恶之欲其死(10) 片言折狱(12) 成人之美(16) 草偃风从(19) 风行草偃(19) 察言观色(20) 一朝之忿(21) 举直措枉(22) 以文会友(24)
  十三、子路篇(20条)
  名正言顺(3) 手足无措(3) 以身作则(6) 鲁卫之政(7) 胜残去杀(11) 一言兴邦(15) 一言丧邦(15) 近悦远来(16) 欲速则不达(17) 父为子隐(18) 子为父隐(18) 居恭执敬(19) 行己有耻(20)斗筲之人(20) 言必信行必果(20) 君子和而不同(23)小人同而不和(23) 泰而不骄(26) 刚毅木讷(27) 切切偲偲(28)
  十四、宪问篇(31条)
  危言危行(3) 仁者有勇(4) 爱劳忠诲(7) 舐犊情深(7) 贫而无怨(10) 富而无骄(10) 见利思义(12) 见危授命(12) 谲而不正(15) 正而不谲(15) 一匡天下(15) 匹夫匹妇(17) 大言不惭(20)其言不怍(20)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6) 思不出位(26) 言过其行(27) 言过其实(27) 栖栖惶惶(32)骥称其德(33) 以德报怨(34) 以直报德(34) 以德报德(34) 怨天尤人(35) 下学上达(35) 循序渐进(35) 知其不可而为之(38) 硁硁之愚(39) 深厉浅揭(39) 修己以敬(42) 修己安人(42)
  十五、卫灵公篇(34条)
  君子固穷(2) 小人穷斯滥(2) 一以贯之(3) 无为而治(5) 子张书绅(6) 正直如矢(7) 知人知言(8) 志士仁人(9) 杀身成仁(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2) 责己宽人(15)言不及义(17) 好行小惠(17) 义以为质(18) 礼以行之(18) 反求诸己(21) 矜而不争(22) 群而不党(22) 因人废言(23) 因言举人(2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4) 推己及人(24) 巧言乱德(27) 小不忍则乱大谋(27) 众好必察(28) 道不远人(29) 君子谋道不谋食(32) 君子忧道不忧贫(32) 当仁不让(36)有教无类(39) 道不同不相为谋(40) 辞达而已(41)
  十六、季氏篇(24条)
  陈力就列(1)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1) 虎兕出柙(1) 不患寡而患不均(1) 不患贫而患不安(1) 既来之,则安之(1) 分崩离析(1) 祸起萧墙(1) 天下有道(2) 益者三友(4) 直谅多闻(4) 损者三友(4)益者三乐(5) 损者三乐(5) 君子三戒(7) 血气方刚(7) 君子三畏(8) 生而知之(9) 学而知之(9)困而学之(9) 君子九思(10) 见得思义(10) 过庭之训(13) 不学诗,无以言(13)
  十七、阳货篇(23条)
  时不我与(1) 怀宝迷邦(1) 性相近,习相远(2)割鸡焉用牛刀(4) 莞尔而笑(4) 恭则不侮(6) 宽则得众(6) 磨而不磷(7) 涅而不缁(7) 兴观群怨(9) 面墙而立(10) 色厉内荏(12) 穿窬之盗(12)道听途说(14) 患得患失(15) 无言之教(19) 礼崩乐坏(21) 食旨不甘(21) 闻乐不乐(21) 居处不安(21) 心安理得(21) 饱食终日(22) 无所用心(22)
  十八、微子篇(10条)
  比干谏死(1) 直道事人(2) 父母之邦(2) 枉道事人(2) 往者不可谏(5) 来者犹可追(5) 无人问津(6) 四体不勤(7) 五谷不分(7) 无可无不可(8)
  十九 子张篇(17条)
  见危知命(1) 见得思义(1) 祭敬丧哀(1) 执德信道(2) 博学笃志(6) 切问近思(6) 学以致道(7) 文过饰非(8) 学而优则仕(13) 丧致哀止(14)人皆仰之(21) 文武之道(22) 学无常师(22) 万仞宫墙(23) 得其门而入(23) 自不量力(24)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25)
  二十、尧曰篇(8条)
  允执其中(1) 天下归心(1) 存亡绝继(1) 惠而不费(2) 泰而不骄(2) 威而不猛(2) 不教而诛(2) 望而生畏(2)
  [作者通联:江汉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陈家义人类社会随着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出现而产生的剥削现象,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它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剥削现象曾
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庞世德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三角洲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使该地区出现了农村城市化的端倪,为
1.选材既要看技术更要重心理:在雅典奥运会前王皓6次战胜柳承敏,大家普遍看好王皓,但在比赛中柳承敏轻装上阵, 放得开,敢于冒险,敢于发挥,积极主动,而王皓显得气势不足, 打法
坚持两手抓促进企业发展黄国权肇庆外运企业集团公司是以外贸运输为主、综合经营的多元化企业,现在职工435人,其中党员94人.多年来,我公司坚持“两手抓”,正确行使两种职权,承担两个责任
期刊
每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无论在身体结构还是技术结构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训练计划的安排和训练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从生物力学角度看,决定跑速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步长和步
作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立体的认识。  首先,从书面表达与交流的本原来看。表达与交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文字的出现使人类的表达与交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极大地满足了个体的精神需要及实用需求。可见,书面表达与交流的本真是满足人类深层的精神释放欲望和实用需要。  其次,从写作的本原来看。什么是写作?有的人说它是一种“能力”
小麦粉漂白剂可使用的品种有多种,而国内以过氧化二苯甲酰的使用量较大。文章对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主要成分的BPO小麦粉漂白剂的漂白机理、生产原理、生产工艺及应用问题,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