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对变色酸偶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及应用

来源 :桂林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gez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聚酰胺树脂在1.0×10-5~2.0 mol/L的弱酸至强酸介质中,静态和动态操作条件下,对变色酸偶氮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在选定条件下,树脂对该类有机物有很强的吸附能力,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偶氮胂Ⅰ18.02~20.17 mg/g,偶氮氯膦Ⅰ16.28~19.23 mg/g,偶氮胂Ⅲ22.03~23.36 mg/g,偶氮氯膦Ⅲ18.79~20.38 mg/g,对氯偶氮氯膦11.30~13.23 mg/g,偶氮氯膦mN 13.61~16.35 mg/g.吸附到树脂上的这些有机物可用NaOH溶
其他文献
中职教学教研的方法能否成功,关键点是中职课堂教学效果能否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启发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课堂的教学效果直接决定了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同时决定了中等
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建成并且投产试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于项目的活动全过程进行的系统综合的分析,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对于项目的实际产生的财务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强,在象牙塔里面的学子们也受到很多社会和人为的影响,部分群体因为个体成熟度不够,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况,使心理以及学业都受到影响。如何培养美术专业
新课程教学改革十分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成长生活体验,它也迫切要求教学的理性回归,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本文在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加
点拨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掌握得好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背景下这一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