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阐释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必然性,着重分析了实现社会化的具体维度。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必然性;实现维度
在社会新形势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顺应大学生成长的需求,也是解决理论和实践内容相矛盾的主要手段。因此,下文着重分析了如何实现社会化的维度。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
(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依据教育社会化的背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而加强学生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奠定基础和前提。
(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大学时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在大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价值目标,并且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融入社会,结合社会的情况下才能够把握住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学生在从多方面提升的情况下,才能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着重关注该矛盾为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社会实践相吻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基础。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须以社会现实为抓手,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果。
二、实现社会化的维度
(一)内容社会化
在剖析内容社会化维度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着重包括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世界的意识和思想,学生的人生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应该以符合社会需求为基础,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对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证和统一。在大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上多元化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实现内容的社会化。
(二)教育方式和手段的社会化
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社会的资源信息,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教学展现出健康良好的知识,着重关注教学上的网络引导工作,在网络上展示现代先进人物形象,为大学生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示范性作用。同时,须运用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教育中来,并且进行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以提升社会政治思想教育为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减少了学生和社会实际之间存在的距离,使学生充分地面对现实,并且能够理解现实。
(三)教育主体社会化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清楚自身的价值,把自己和社会进行融合。在掌握和了解社会热点和重点的情况下,实现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学生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社会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要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就必须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相关信息,为学生更快地接受信息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四)教育力量社会化
通常情況下,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能够通过一定方式传播和发展社会文明,使学生充分体会社会文明精神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状况下,并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向社会,而是应该突破学校的束缚和局限,在学校中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入亲情教育,防止出现片面教育的问题。有的家长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的责任推到学校身上。因此,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使教育力量呈现出社会化的现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提升适应社会能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使实践和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结合。须着重从内容社会化、教育方式手段社会化、教育主体社会化和教育力量社会化四方面着手。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准备。
参考文献:
[1]吴籽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浅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152-153.
[2]蔡暄,蔡桂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背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44-46.
[3]李德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5,(05):171-172.
[4]王占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25-2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必然性;实现维度
在社会新形势的背景下,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顺应大学生成长的需求,也是解决理论和实践内容相矛盾的主要手段。因此,下文着重分析了如何实现社会化的维度。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
(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依据教育社会化的背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能力。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进而加强学生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奠定基础和前提。
(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大学时期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了基础。在大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理想和价值目标,并且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融入社会,结合社会的情况下才能够把握住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学生在从多方面提升的情况下,才能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基础。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际的脱节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着重关注该矛盾为基础,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社会实践相吻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为基础。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须以社会现实为抓手,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效果。
二、实现社会化的维度
(一)内容社会化
在剖析内容社会化维度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着重包括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世界的意识和思想,学生的人生观念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应该以符合社会需求为基础,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对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进行一定程度的辩证和统一。在大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上多元化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实现的途径和方法,进而实现内容的社会化。
(二)教育方式和手段的社会化
在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社会的资源信息,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比如网络教学展现出健康良好的知识,着重关注教学上的网络引导工作,在网络上展示现代先进人物形象,为大学生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示范性作用。同时,须运用社会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劳动教育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教育中来,并且进行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以提升社会政治思想教育为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减少了学生和社会实际之间存在的距离,使学生充分地面对现实,并且能够理解现实。
(三)教育主体社会化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清楚自身的价值,把自己和社会进行融合。在掌握和了解社会热点和重点的情况下,实现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帮助学生顺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社会和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想要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就必须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相关信息,为学生更快地接受信息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基础。
(四)教育力量社会化
通常情況下,学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能够通过一定方式传播和发展社会文明,使学生充分体会社会文明精神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状况下,并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向社会,而是应该突破学校的束缚和局限,在学校中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同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入亲情教育,防止出现片面教育的问题。有的家长并没有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的责任推到学校身上。因此,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使教育力量呈现出社会化的现象。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学生提升适应社会能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使实践和理论知识能够进行有效结合。须着重从内容社会化、教育方式手段社会化、教育主体社会化和教育力量社会化四方面着手。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准备。
参考文献:
[1]吴籽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浅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2):152-153.
[2]蔡暄,蔡桂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培养探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背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44-46.
[3]李德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5,(05):171-172.
[4]王占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