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外四章)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35948306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语,不动,像一块石头,堆在僻静处。
  雨来了,雨就是思念的泪。风来了,风就是不变的誓言。而纸钱,烧了一把又一把,那些都是秘密。
  逝去的亲人,一定在天空的某个位置,在期待,也在呼唤。运转的星辰为证,那么多的沉吟和诗篇,都是草木的命脉。
  被唤醒,被抵达,也被记忆。
  梦中的某些地方,开辟了路。天的高度,更高了。海的深度,更深了。
  而我孤身一人,站在路旁,等一个回答。
  油菜花开
  年年开,年年都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诉不完的情。
  一片金黄,蕴涵了春天的表白。
  那些都是私藏的金子,都是黄色的火把,都是整齐的尖叫,没有什么能阻挡,那是进化的脚步,那是最完美的呈现。
  我的镜子呢,镜子里曾频频出现的孤独,都是虚幻之物。此刻是天地之间的生活,多么真实,万物都袒露彼此的诚意。
  还有蜜蜂,还有蝴蝶,还有那个跑得欢快的孩子。它们都是春天最动人的细节。
  油菜花开的时刻,它们动作一致,融为一起,赋予万物更新的命题。
  雨水
  落下来的云都是细碎的。正如雨水。
  在地上又集合在一起,排好了队,去需要去的地方。比如大地骨髓的部分。
  生长和拔节可以相提并论,它们都属于躁动,即使是按部就班的,遵从了某种秩序。
  凌晨三点就开始了,在夜里,雨水和湿润的空气擦出了火花。
  或者吟唱,或者从容,或者逃离的影子。
  石匠
  终日与石头为伍。凿出了佛,香火不断。凿出墓碑,某些特定的时日,同样受人敬仰和膜拜。
  石匠的心多么执着,他凿出的每一块石头可以为证。即使碎为石子,也有着一颗远走他乡的心。
  叮当叮当,节奏单一,但每一下都小心翼翼。生怕一锥子下去,让横成了撇,让竖成了捺。
  风雨无阻,仿佛唯有风雨,更能陶醉于风雨。
  坐卧之间,石匠自己也是沉默寡言的诗人。他是在场者,他自己也就成了云朵里的神仙。
  农具
  渐渐变老或已经老去的,基本被闲置起来。它们年轻时的锋芒已经风光不再,它们已经正式退休。
  田野里的生长,仿佛冲锋号,唯有农具,打破了土地的孤独。
  每个季节,每个不同的时刻,每个农具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披星戴月的,即使单调的动作,也是亲善的舞步。
  没有秘密,却能一口说出庄稼的秘密。农历中的节气,都是弦外之音,唯有农具描绘得绘声绘色。
  没有无辜,农具如今在西厢房里,堆积在一起,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听到它们的窃窃私语。
  “该开镰了”“该锄草了”“该播种了”。
  作者簡介:可风,本名李彦兵,系河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平县作协副主席。作品多次入选《中国年度散文诗》,出版散文诗集《纸中穿行》《风,或者黑》《行吟》,诗集《自言自语》。2015年被河北省委宣传部评为“燕赵文化之星”。
  (责任编辑 徐文)
其他文献
娘的外家在一个叫蒙圩的镇上。镇很小,只有一条不是很长巷子,叫圩一点不为过。镇上有十来户人家,都没有田地,一直以来都是靠做小买卖为生。  解放前,山里的土匪到镇上洗劫时,外婆和舅舅被杀害了。还未成年的娘从此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的责任,挑起了抚养年幼的表哥和照顾年迈的外公的担子。当年娘为了一家三口的生计,除了在镇上和外公一起卖牛仔饼外,还经常跑到镇外几里的荒地开荒种菜賣……  娘二十二岁才出嫁到离开
期刊
春风吹罢琼花开  琼花开了,似雪一般,开在和煦的春风里。  起初,是一朵,静静的,半遮半掩地躲藏在绿叶后,趁人不注意时,便悄悄露出半边脸来,有意无意地,只让人瞧见她淡白色的裙摆。待你转身离开,她才慢悠悠地出来,文静中带着几分灵动,素雅中又带着几分羞赧,如玉如月。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得睹琼花之芳容。其花形硕大且圆润,大如玉盆,圆若瓷盘,八朵五瓣小花一起,手牵手围成个圈,密匝匝的,环绕着中间那一颗颗
期刊
叮当、叮当、叮当……我一开门,不二正在和一个乒乓球玩得欢。你看它,呈匍匐姿势,两只前爪缩回,小下巴颏儿附在前爪中间,臀部下垂,尾巴左右摇摆,滴溜溜的眼神随着乒乓球转悠,转悠,宛如乒乓球锦标赛上的选手。它伸出左爪子使劲儿地拍打球身,球一跃而跑,撞在对面的墙上,又弹了回来,此时此刻,它迅速、准确地用右爪子轻轻地把球搂在怀里,娴熟而技巧。随后,又是重复着快乐的运动。小猫越玩越带劲儿,看小猫认真的表情,好
期刊
桑之遐想  小学的后门旁有一棵挺拔的桑树,约莫是当时身高的缘故,记忆中的桑树高大得不可思议。很少有人愿意费力仰起头打量它巨伞般的宽阔树冠,似乎个个都只喜欢阳光穿过它茂密的枝叶在地上投下的片片光斑与婆娑的树影。  但在每年春天的时候,桑树都会迎来不同往常的热闹。  不知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的科学课,内容涉及蚕的养殖,开学初下发的科学学具袋里居然配有一小袋蚕卵。多少同学对此跃跃欲试,眼巴巴地等着老师赶紧
期刊
嘉峪关,南依祁连雪峰,北凭黑山险阻,处西域前沿,扼丝绸咽喉,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据说在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征西大将军冯胜,修建关防,建立此城,历时一百六十八年。而他率二十余万将众,凯旋时,等待他的却是贬谪和死亡。  如今的嘉峪关,人头攒动,接踵而至。数百年前,走出嘉峪关便为出关,出关即为出国。浩浩驼队,穿越黄沙,抵达西域,数月、数年归来时,再返回此关,会有一种荣光,归心似箭。手抚着
期刊
吃了元宵节的汤圆,年就远了,孩子们又要去外地读书,一走就是半年,这让我心里有点酸酸的。于是,我想趁孩子们离家前再做些好吃的,也算安慰下自己吧。  做什么美食呢?我心里盘算了一下,炖排骨、椒盐虾、炒肉丸等等,这些菜在假期里轮番做过,实在翻不出什么新花样,于是就去问孩子们。女儿说:“妈,只要是你做的菜,我都爱吃。”说完,抬头给了我一个温暖的笑脸,又把头埋进正在看的《苏东坡传》里了。  “妈妈,那就做一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而又悲苦的故事。  时光倒流,思绪飘飞,那年,我任教小学四年级,班里有个女孩叫许晴,瘦瘦小小,有些内向自卑,偶尔不完成作业,成绩较差,有时我让她请家长来校面谈,她总是支支吾吾,说家长没空。  临近期末,已是寒冬,有暖阳,也有寒冷。许晴连续三天不来学校上学,我担心她出了什么事,加上没有她家庭电话,我决定去家访,班里一位男同学认识她家,于是自告奋勇带我去她家。  夕阳已下,落日的余晖照在小
期刊
我们是谁?我们是浩瀚夜空里的一颗星,虽然渺小普通,却一样可以穿透黑暗,俯瞰大地。  ——题记  “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这是张嘉佳说的,是对每一个人说的。  讲故事的人咀嚼著岁月的苦涩,搅拌着流动的时光,典当了记忆的匣子,把最真挚的情感输送给干瘪的文字,于是横平竖直里有了冷暖的人情,一撇一捺间画出了人生的模样。看故事的人,手捧着温婉的月色,调动起所有的情绪,随着故事的起伏,或欢笑或感叹或泪目,
期刊
一  刘学渊博学多才,不但会写文章,并且还是一位专业心理医生。方圆几百里的父老乡亲们,凡遇上了疑难杂事,心里不顺畅的,都纷纷登门求他排忧解惑。  二〇〇九年初夏的一天上午,刘学渊正在家中用电脑忙着修改一篇抒情散文,忽然手机铃声响起,他急忙接起,原来是有朋友推荐,让他抓紧时间到莱州市三元镇王家埠村,户主叫王立秋的人家出诊,他们的儿子因为婚姻不顺,心理上出现了点问题,老两口怕而儿子排斥就医,因此需要心
期刊
有一次,我给学生讲课,说到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事迹。他在读书求学期间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之后继续读书,这就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为了省出时间,他睡觉甚至不脱衣服,困了就躺在床上睡一会儿,醒来又接着学习。  此时,有同学问我:“老师,您怎么知道?”我说:“老师也是在书上看到的。”她说:“那您也没有试过。”话音刚落,
期刊